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学段四 7.2《秦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学段四 7.2《秦腔》(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8 12:3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2)秦腔
Ⅰ 语言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秦腔,是陕西人天天都得吃的“米面”。不用板头过门,也不描眉化妆,神一清、气一定,那秦声就会从胸腔里冲出来,吼声如雷滚。华阴县泉店村几位华阴老腔传人________的癫狂演唱、光脚赤膊的泥土装扮、如入无人之境的尽情挥洒,硬是把观众唱得热血沸腾。这如吼如歌的声音就是来自三秦大地深处最为震撼的声音,苍凉而遒劲,嘶哑而雄浑,高亢而低沉。陕西男人的粗犷豪放,陕西男人的豪迈豁达,就像这秦岭和高原的一根根筋骨,伟岸而高大。而女声唱腔,让我感受到了秦腔的另外一种魅力。当柔美的声音在她们心底里飘出来时,我感到了清泉滴脆的声音、云雀唱诗的声音,缠绵中饱含着苍凉,哀怨中满含着甜蜜。那个民族大义前________的陕西女子,那个国难当头时坚守爱情的陕西新娘,尽显陕西女子的贤良、坚韧和博大。那些脚沾黄土、身沾帝王之气,而又饱蘸民间文化养料的文化人,无形中有了一种大气和灵气。或相貌堂堂、________,或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提起陕西,个个都是活字典。一脸的虔诚,一脸的自豪。个个写得一手好文章不算,还个个会唱秦腔和民歌,个个摆得一手好字和好画,对陕西的文化历史也个个________。这就奇了,一方平凡的水土,(    ),这方水土就不平凡,就伟大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痛快淋漓  忍辱负重  器宇轩昂  如获至宝
B.痛快淋漓  委曲求全  衣冠楚楚  如数家珍
C.酣畅淋漓  忍辱负重  器宇轩昂  如数家珍
D.酣畅淋漓  委曲求全  衣冠楚楚  如获至宝
答案 C
解析 痛快淋漓:形容非常痛快。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器宇轩昂:形容人的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含贬义)。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最珍贵的东西。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柔美的声音从她们心底里飘出来时,我感到了清泉滴脆的声音、云雀唱诗的声音。
B.当柔美的声音从她们心底里飘出来时,我听到了清泉滴脆的声音、云雀唱诗的声音。
C.当柔美的声音在她们心底里飘出来时,我听到了清泉滴脆的声音、云雀唱诗的声音。
D.当柔美的声音在她们心底里飘出来时,我悟到了清泉滴脆的声音、云雀唱诗的声音。
答案 B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声音”应为“听到”,而不是“悟到”“感到”,排除A、D两项;二是声音应“从”心底里飘出来,而不是“在”心底里飘出来,排除C、D两项。故选B。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么多不平凡的全才能够被培养出来
B.能够对这么多不平凡的全才进行培养
C.能够把不平凡的这么多全才培养出来
D.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不平凡的全才
答案 D
解析 根据陈述主语一致的原则可知,补写句子的主语是“一方平凡的水土”,排除A项;B项表述啰嗦;C项是“把”字句,表述也不够简洁。分析可知,“一方平凡的水土,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不平凡的全才”最为简练、准确。故选D。
4.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用一句话给“秦腔”下定义,不超过80个字。
秦腔,别称“梆子腔”,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现已发现的秦腔传统剧目有三千多种,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各种神话及民间传说,其中包括《春秋笔》《和氏璧》《玉虎坠》《紫霞宫》《麟骨床》《长坂坡》《卖华山》《临潼山》《斩单童》《取洛阳》《三娘救子》《柜中缘》《反延安》《破洪州》《三上殿》《献西川》等代表性剧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秦腔是起源于陕西、甘肃一带,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取材于历史故事、各种神话及民间传说的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成形,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秦腔所演的剧目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剧目超过1万本。秦腔作为陕西传统文艺的典型代表,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当今社会,你认为秦腔能冲出潼关,走向更大的舞台吗?请为它写一段宣传推介词,不少于5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秦腔是根植于土地的旋律。它如泣如诉、撕心扯肺,像一杯烈酒,让人沉醉;它朴实粗犷、细腻深刻,如一泓幽潭,以情动人。听,那是黄河的怒吼,那是长江的呻吟,那是泰山的悲鸣,一扬眉,一信手,一低头,秦腔把炎黄儿女的卓卓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6.下面画线的句子若改成“人们渐渐感觉到了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也深深地懂得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而占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其表达效果不如原文,为什么?
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磙子碌碡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愣”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的痛苦的妊娠,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于此,你不渐渐感觉到了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吗?不深深地懂得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而占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原文使用反问语气,能够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文章的感染力,表明结论确定无疑;
②原文运用第二人称,既与上文中的“你”相照应,又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Ⅱ 审美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为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样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样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儿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作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和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斩劲了:非常给力
B.气韵弥漫:韵味充满(作品)
C.乡党:志同道合的同乡
D.哗然: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A项“太斩劲了”出现在第三段,联系上文“美得很”和观众对中年汉子、白毛老汉的唱腔的反应,“太斩劲了”应该表达极度赞美的意思。故选项解释正确。B项词语所在的句子是说,作者认为《白鹿原》应该在整个叙述文字里都有老腔的气韵,选项将“气韵弥漫”解释为“韵味充满(作品)”是正确的。C项“乡党”出现在文章的第八段“我”看他们演出时,此前作者只在关中看过一次他们表演老腔,谈不上“志同道合”,所以该选项的解释错误。“乡党”在此处应该是“老乡、乡亲”的意思。D项观众“哗然”的原因是主持人夺过演奏者的乐器,自己参与到表演中去,这种行为让人惊讶,而观众们“顿时沸腾起来”,是赞扬的态度。所以把“哗然”解释为“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是正确的。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是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
B.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板凳发出的响声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
C.朋友为小说《白鹿原》没有写老腔的笔墨而感到遗憾,作者对此深有同感。
D.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从乡野唱到音乐厅,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项根据文章第一段的意思,作者“生出神秘感”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并没有听说过老腔;老腔和老腔演员得到了作曲家赵季平的赞赏。选项提到的是次要原因和表面原因。B项由文章第三段“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可知,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凳是演出的最高潮,“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并不是“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C项由第五段最后两句可知,该选项正确。D项文章最后一段开头说老腔“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样唱着”,并不能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属于无中生有。选项说“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变或然为必然。
3.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赵季平:著名作曲家与老腔演员很熟悉,并给予老腔高度的评价,写出了老腔的艺术价值。
濮存昕:节目主持人出人意外地走到台前击凳高吼,融入表演,突出了老腔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观众:观众在看老腔表演过程中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表现了老腔演出带给观众的精神享受。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所要描述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的艺术手法。在本文中,主要是通过写他人观看老腔表演的反应来表现老腔的艺术影响力和震撼力。可从与两次演出有关的重要人物中选择两例进行分析。
4.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要点一:文章题目中的“白鹿原”,巧妙借用小说《白鹿原》的书名,暗指关中大地,点明了老腔生长的土壤。
要点二:作者为小说《白鹿原》中没有写到老腔而感到遗憾,以“白鹿原”为题有弥补之意,也暗含了对老腔的敬意。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标题的分析。抓住标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白鹿原”“老腔”分析其含义。老腔是关中地区一种独特的剧种。《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关中地区。所以,白鹿原是关中大地的象征,是老腔产生的深厚土壤。《白鹿原》中没有写老腔是作者的遗憾,后来的话剧版本中有了老腔的表演,这让作者释怀。“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既暗含作者对老腔表演的敬意,也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得到弥补的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