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课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 运用黄土高原地形图说出黄土高原位置,黄土高原所跨的省区。了解黄土高原文明的摇篮。
● 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通过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 结合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人为原因及导致的后果,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的方法。
CONTENTS
01
The cradle of civilization
… …
文明的摇篮.
02
Wind-blown Loess
… …
风吹来的黄土.
03
Severe soil erosion… …
严重的水土流失.
04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 …
水土保持.
情景导入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革命圣地延安
黄土高原景观
… …
… …
壹
文明的摇篮.
The cradle of civilization
▊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The location of the Some Random Place Somewhere
-01
&读图
●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所跨主要的省区有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太
行
山
脉
乌鞘岭
长 城
秦
岭
▊中华民族的摇篮 The cradle of the Chinese nation
-02
●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黄土高原曾经林草繁茂,环境宜人。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
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
这里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在坛中供奉的“五色土”中,黄土位居中央,体现了黄土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
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每年的清明节,这里会举办隆重的祭祀典礼。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
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A
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
B
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陕北剪纸
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秦腔
秦腔是陕西最具代表性的戏曲,被人称为“中国戏曲的鼻祖”。
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凤翔彩绘泥塑
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秦川百怪示例
… …
… …
贰
风吹来的黄土.
Wind-blown Loess
▊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The largest loess accumulation area
-01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那么,黄土高原这些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你?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阅读材料
▊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The formation of Some Random Place Somewhere
-02
●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成沟壑。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
黄土高原的川
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活动 ●运用 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1.下列现象被称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说明问题。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一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第三条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 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还有“水成说”、“残积说”等。
… …
… …
叁
严重的水土流失.
Severe soil erosion
黄土高原卫星影像图(局部)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望无际、平坦开阔的高原景象大不相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曾经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也曾经清澈碧绿。随着“坎坎”的伐木声,河畔的森林植被越来越少,河水由清变浊,由浊变黄,“一石水而六斗泥”,河改名叫黄河。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近58 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的表层土有0.2~0.7 厘米厚。若筑起高和宽均为1 米的土堤,至少可以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长期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01
&读图思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人为原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水土流失的影响Effects of soil erosion
-02
&读图思考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会带来哪些影响?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
○旱涝灾害频繁。
○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A
●读图:说说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
山坡
山坡
植被稀疏>植被密集,即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能力越强,水土流失越弱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B
●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山坡
(粘土)
(黄土)
山坡
平原
山坡
●土质差异的影响:黄土>粘土,即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发生水土流失。
●坡度差异的影响:陡坡>缓坡,即地面破碎,沟谷斜坡多。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C
●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降水强度的影响:大雨>小雨,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山坡
小雨
山坡
大雨
A
D
B
C
图1
图2
(坡度)
(土质)
(植被)
(降水强度)
平原
山坡
山坡
山坡
山坡
小雨
山坡
大雨
山坡
(岩石)
(松土)
山坡
1、土质疏松,多孔隙
2、植被稀少,地表裸露
3、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4、地面破碎,沟谷斜坡多
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三门峡水库泄洪排沙
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末段,黄河挟带的从黄土高原流失的泥沙,几乎全部经过这里。居三门峡水文站实测,黄河最高含沙量达746千克/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
阅读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破坏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使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剧增,河流决堤;○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气候异常、沙尘暴等。
… …
… …
肆
水土保持.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以及意识到 ,要是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并且已经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A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读图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打坝
淤地
种田
打坝淤地
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林草护坡
植树种草,建设护坡林草带,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WPS OFFICE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B
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水土保持●植树造林
水土保持●修筑梯田
水土保持●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黄土高原的未来
课堂练习
1.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乌鞘岭以东
B.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C.主要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D.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A.黄士土质疏松
B.夏季降水多暴雨
C.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
D.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有关黄土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河湖广布 B.草场广布,辽阔坦荡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黄土广布,千沟万壑
4.引起黄上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A.毁林开荒 B.过垦过牧 C.修路采矿 D.土质疏松
B
D
D
D
课堂练习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列不是其形成原因的是( )
A.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
B.气温低,降水少
C.缺乏植被保护
D.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6.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B.泥沙大量堆积在黄河中游河段
C.耕地面积减少
D.给黄河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
①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人类活动使地表疏松④黄土高原土层深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8.造成黄士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修筑梯田 B.乱垦滥伐 C.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
B
B
D
B
课堂练习
9.黄土高原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
A.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 B.加快发展交通运输
C.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D.招商引资发展畜牧业
10.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②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③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④大力发展畜牧业
A.1234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下列活动被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 )
A.朋友来访,敬献哈达B.饮马奶酒,吃葡萄干C.安塞腰鼓,抒发豪情D.小船悠悠,逛花卉节
12.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起大兴安岭,四至乌鞘岭,北连长城,南抵南岭
②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
③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④采取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B
C
C
课堂练习
13.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 B.黑土地 C.湖泊星罗 D.雪山连绵
14.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A.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B.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C.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
D.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的说法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 )
A.海浪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成说” D.“水成说”
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砍滥伐②地表崎岖,千沟万壑 ③过度放牧 ④降水集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C
C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