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石钟山记
Ⅰ 语言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记》中记载: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李渤的表现岂可讥之为“陋”乎?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三秦大地广为流传一句话:“听了秦腔,肉酒不香。”
B.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悔不当初,这时候总是需要运用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C.《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答案 C
解析 题干和C项引号均标示强调的内容。A项引号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B、D两项引号均标示特定称谓。
2.选文的论证极具说服力,请问其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李渤从‘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土著居民”指的是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的人,“居民”虽在此居住但不一定在这里住了很久,事实上在这里住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扣而聆之’”中的“还”字强调了李渤在向当地久居的居民进行询问后又亲自进行了检验这一行为。“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严谨的做事风格,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改后的句子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鼓:激荡,掀动
B.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往、到
D.汝识之乎 识:认识
答案 D
解析 识:知道。
5.下列对加点词意义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以为得其实 ②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③自以为得之矣 ④得双石于潭上 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A.①⑤⑥/②/③④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④⑤/②/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 ①③④⑤得到;②能够;⑥心得。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③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
答案 (示例)①文章叙议结合 ②他注重实践 ③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中,用反问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钟山记》中,作者交代写这篇记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钟山记》中,作者认为造成自己与郦道元的观点异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钟山记》中,对“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作者持怀疑态度:对郦道元的观点,作者说“______________”;而对于李渤的观点,则说“______________”,颇耐人寻味。
答案 (1)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2)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3)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故莫能知 (4)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Ⅱ 文化素养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游石钟山记
罗洪先
昔郦氏注《水经》,载石钟山,以为风起微波,激石有声,不详其故。东坡夜舣①渔舟山上,听其所以鸣者,本石多窍,遂为辩,以补其遗。
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渊上下,两山皆若钟形,而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若伏轼②昆阳③,旌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则纵观咸阳,千门万户,罗帏绣幕,掩映低垂;入其中,犹佛氏言海若献琛,珊瑚珠贝,金光碧彩,错出于惊涛巨浪,莫可辨择。睇而视之,垂者磬悬,侧者笋茁,缺者藕折,环者玦连。自吾栖岩穴以来,攀危历险,未有若是奇者矣。
夫音固由窾以出,苟实其中,亦复喑然。故钟之制,桶则震,弇则郁。是石钟者,中虚外窾为之也。窾者小,故出之有余,而应且远。今夫瓮盎罂卣,均虚器也,注之水,则瓮盎不若罂卣之声。此中外大小之验也。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
呜呼!石本无声,虚犹足以召之,又况人之心乎?是石当彭蠡入江处,众流迸驰,湍回洑射,日刔月消。石虽坚,久矣其力之不胜。故其形亦备钻研磨刮之工,莹莹如玉。其未入于水者,色黯理疏,顽悍而轮囷④,略不相肖。然则风靡波荡,其亦有助于石,而致虚者固有道耳耶。因记以候好古者。
注 ①舣:船靠岸。②伏轼:身靠在车前横木上。③昆阳:刘秀、王莽昆阳大战古战场。
④囷:盘曲貌。
1.本文第二段“丙午春,余过湖口”一句用的是________纪年法。
答案 干支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垂者磬悬:________________
(2)是石当彭蠡入江处:________________
(3)略不相肖:________________
(4)而致虚者固有道耳耶: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像钟磬一样地 (2)正对着 (3)完全、丝毫 (4)本来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音固由窾以出,苟实其中,亦复喑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虽坚,久矣其力之不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苏轼听到的声音固然是从石洞中出来的,但假如这洞壁是实心的,那声音也是喑哑的。
(2)石头即便坚硬,也禁不住水流冲击时间之长。
4.本文对石钟山的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第二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予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句根据作者探洞的顺序,自外而内地运用比喻的手法,先后把上钟山内部景象比作战场、古城、佛教文献中的大海,形象生动而又别致地写出了其内部的多姿景象。
5.分别概括本文与苏轼的《石钟山记》阐发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石钟山记》阐发了事情要目见耳闻才能下结论的哲理,而本文阐发的则是人要虚心方能有所成的哲理。
参考译文
从前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记载了石钟山,认为是风吹起了微波,拍击石头发出声音,但没有详细说明原因。苏东坡夜里驾着渔船停靠在石钟山下,听到了水拍打石头发出的响声,探究原因是石头有很多窟窿,于是写了说明真相的文章,以弥补郦道元的疏忽。
丙午年春,我经过湖口。沿着湖岸上下行走,发现两座山的形状都像钟,而上钟山尤为奇特。这时湖水还没有上涨,山脚全都显露出来。攀着石头往下走,好像乘着车子巡视昆阳城,旗帜矛戟等,密密地排列着。稍微深一点的地方,就好像在深入地观看咸阳城,千门万户前都低低地垂挂着绣花的帷幕。进入洞中,好像佛家说的海神若在向人奉献珍宝,珊瑚珍珠,闪烁着金光绿彩,在惊涛巨浪中参差交错地显现,人无法辨别。细细地观看,下垂的好像磬儿悬挂在空中,倾斜的好像竹笋茁壮地露出地面,缺损的好像是莲藕被折断了,环状的好像是玉玦的缺口被接上了。自从我栖息在岩洞中以来,攀登经历了种种危险,没有看到过这样奇异的景色。
那苏轼听到的声音固然是从石洞中出来的,但假如这洞壁是实心的,那声音也是喑哑的。所以钟的形制,像桶一样的,声音就会激扬;像弇一样口小中宽的,声音就阻滞。这石钟的声音,是山的内部是空的、外面有石洞而形成的。石洞小,所以声音就能顺利地出来,而且声音传得远。如今那瓮盎罂卣等,都是里面空的器皿。注入水,那么瓮盎的声音不如罂卣等清亮,这就是“中虚外窾”与形制大小不一,声音也不一样的证明。东坡驾船停靠在水边,没能看到山脚的景象,所以他的文章还留有遗憾。
啊!石头本来是没有声音的,里面空了就足以有潮水的声音,又何况是人心呢?这石钟山正对着彭蠡湖入江处,大水急速地流动,湍急地回旋冲击,每天每月地侵蚀着石头。石头即便坚硬,也禁不住水流冲击时间之长,所以它的形状就像人工钻研打磨一样,像玉一样晶莹。那些没有浸入水中的部分,颜色发暗,纹理粗疏,棱角分明,形体硕大,与水下的部分一点也不像。既然这样,那就可见风吹浪打,也有助于石头,从而导致它内部空虚,本来就是有规律的。因此我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记录下来,等待那些好古的人前往探访。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游石钟山记
章 潢
九江湖口县有石钟山。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博,响若洪钟,因受其称。唐李渤始访其遗迹,得双石于潭上,扣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宋苏文忠以陋其言,尝因夜月乘舟造绝壁,上下闻有大音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回至港口。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周文忠公亦尝游其处,而其所录上下钟山之景为颇详,尝疑其论之不一。
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学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山皆大石,侧立于江滨,高可千馀丈。左有观音阁,阁有小轩,适临钟石之上。老人与寺僧宏指予曰:此北钟山也,山以是名。乃由阁后履崭岩,触荆榛,蛇行而上。有亭曰“白云”,盖顶也,仅可容二三人。凭阑一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拱如抱,皆屏列于左右,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悠然之景,可以游览得,而不可以笔舌状。返而登岸,径造钟石之下,俯而观之,石皆罅穴,水落风息,不能钟鸣。
九江复回,与进士梅君愈及老人乘舟至其处,风怒浪急,舟不能舣。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馀石无此声。郦元之纪,苏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次日,诣南钟山,山下亦有观音阁,临大江。左右石壁如北钟山,其景则不如,右石中缺十馀丈。老人寺僧曰,此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其上。正统十四年己巳,石裂而仆于水,形迹尚新。详察南北诸石,下俱穴窍,风水搏之,皆能有声,何独此石以钟名?盖诸石负土而侧立,下虚而背实,故其音浊,惟此石突然特立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其音如洪钟焉。李渤乃欲以斧斤考击而辨其清浊,则疏矣。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杨次山所谓“真山从作假山看”者,正此谓也。且遇恐即回,南北钟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见称于文。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因夜月乘舟造绝壁 造:前往
B.乃由阁后履崭岩 崭:险峻
C.皆屏列于左右 屏:屏障
D.舟不能舣 舣:停靠
答案 C
解析 屏:名词作状语,像屏风一样。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B.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C.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D.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答案 D
解析 原文标点: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忠,苏轼的谥号。谥号是古代朝廷给予去世的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带有嘉奖意味的称号。
B.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
C.督学,指视察、监督及指导学校、教育行政机构及其他教育部门工作的专业人员,文中指到地方视察教育。
D.正统,明朝第六任皇帝英宗的年号。古代有天干地支纪年、年号纪年等多种纪年法。
答案 A
解析 谥号有褒贬之分。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陈述四位前人对石钟山命名的考察,交代自己游览石钟山的起因。
B.南北石钟山皆有观音阁,北钟山的观音阁在山上,南钟山的观音阁在山下。
C.作者发现北钟山只有钟石能发出钟鸣,而南钟山很多山石都能发出钟鸣。
D.关于钟山得名的缘由,作者与苏轼都认同郦道元的观点,反对李勃的看法。
答案 C
解析 作者考察南北山石,得出“下俱穴窍,风水搏之,皆能有声”,但“其音浊”不是钟声,只有钟山“其音如洪钟焉”。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文忠公亦尝游其处,而其所录上下钟山之景为颇详,尝疑其论之不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悠然之景,可以游览得,而不可以笔舌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此石突然特立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其音如洪钟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周文忠公也曾经游览过这里,并且他描写上下钟山的景物很是详细,曾疑惑为何这些(有关钟山得名原因的)说法不一致。
(2)悠然的风光,能在游览时体验到,很难用笔墨来形容。
(3)只有这块山石突兀地矗立在水里,中间和下面都是空的,因此那声音像洪钟一样。
参考译文
九江湖口县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于是授予它这个称呼。唐代李渤当初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北宋的苏轼因为对这话有怀疑,曾经在有月亮的夜晚乘着小船来到峭壁下,听到有宏大的声音发自水面上,声音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绵不断。驾船的人非常害怕,回到渡口。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在水中,中间是空的,有很多孔,和风声水声相互呼应,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钟鼓的声音相互应和。周文忠公也曾经游览过这里,并且他描写上下钟山的景物很是详细,曾疑惑为何这些(有关钟山得名原因的)说法不一致。
今年秋天的七月十六,因为督学到了县邑,于是带着老人高嵩等到北钟山去。山上都是大石,侧立在江边,高的大约有一千多丈。左面有观音阁,阁中有小轩,正好在钟石之上。高嵩和寺中僧人宏指着对我说:这就是北钟山,山就是因为这个而命名的。于是就从阁后踏着高峻的山崖,深入灌木丛生的地方,像蛇一样蜿蜒而上。有个亭子叫做“白云亭”,原因是亭子在山顶,仅可容纳两三个人。凭着栏杆远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同环抱在一起,都像屏风一样列在山的左右,从南面来的江水清澈,向西流去的江水浑浊,有的汇聚于此,然后注入大海。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在远处与长天一色,在近处和山间的光彩一起荡漾。悠然的风光,能在游览时体验到,很难用笔墨来形容。返回登岸,径直来到钟石下面,俯下身子观察,石头都是空穴,因为水位下落,风停息了,所以没有发出钟鼓的鸣声。
从九江又回来,与进士梅君愈以及老人乘着船到这个地方,狂风怒号、波涛汹涌,船不能靠岸。于是来到阁中的小轩上聆听,果然有宏大的如同钟鼓的声音,其他的石头都没有这样的声音。郦元的记载,苏公的辩解,的确可以破解千古疑惑了。第二天,到了南钟山,山下也有观音阁,临靠大江。左右石壁和北钟山一样,但景色不如北钟山,右面的石头少十多丈。老人和寺中的僧人说,这就是南钟石。苏公有记刻在上面。正统十四年己巳,石头裂开倒在水中,痕迹尚且很新。仔细地观察南北的石头,石头下面都有窟窿,风水击打在上面,都可以发出声来,为什么只有这个石头用钟来命名呢?大概是其他的石头背靠着土侧立,下面是空的而后面是实的,所以发出的声音浑浊,只有这块山石突兀地矗立在水里,中间和下面都是空的,因此那声音像洪钟一样。李渤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辨别石钟山声音清澈或浑浊的原因,就浅陋了。但是(我)怀疑苏公当时所游览的是港口,稍微偏南的风景,才有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的石头,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杨次山所说的“真山从作假山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况且遇到害怕的事就回去了,南钟山恐怕还没有到,所以南钟山的景色没有在他的文中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