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章(一至三节)测试题二(能力提升)
考查内容:东南亚、南亚、西亚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小明暑假随父母到“新马泰”旅游,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①东南亚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②有的地方基本上每天下午都有一场雨。据此回答1~2题。
1.对东南亚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进行探索后,小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①河流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②河流沿岸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③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流提供方便④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地,为城市提供用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小明获得“基本上每天下午都有一场雨”的感受可能是在( )
A.越南B.缅甸C.泰国D.新加坡
读中南半岛河流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据图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地势平坦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北高,西南低
4.该区域内大城市的分布规律是( )
A.沿海岸线分布
B.沿河流分布
C.沿矿产资源分布
D.沿国境线分布
5.中南半岛各国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该地区大量输往中国的物产是( )
A.石油和煤炭B.天然橡胶和棕油C.棉花与小麦D.先进机械、电子产品
“澜湄合作”是指中国及湄公河沿岸国家之间开展的互惠务实合作。如图为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分布图,据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参加“澜湄合作”会议的国家中,首都位于湄公河沿岸的有老挝和( )
A.缅甸B.泰国C.柬埔寨D.越南
“澜湄合作”的一个重要项目是旅游合作。吸引中国游客到中南半岛旅游的主要原因有( )
A.与中国山水相连,热带风光秀美B.可以观赏美丽的“极光”
C各成员国经济发达,电子产品优质廉价
D.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矿产资源丰富
南亚因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体而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被称为南亚次大陆。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R河为下列哪个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 )
A.巴基斯坦B.印度C.孟加拉国D.尼泊尔
9.下面四幅图,能够大致表示由P至Q地表形态变化的是( )
读孟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南亚1月、7月盛行风向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孟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
D.雨季前气温最高
11.将两图结合分析,可以看出( )
A.盛行东北季风时降水多B.盛行西南季风时降水多
C.水热丰富,无旱涝灾害D.地形对降水没有影响
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珠穆朗玛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位于印度境内B.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C.南坡降水量明显少于北坡、D.海拔一直是8844.43米
13.下列关于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季风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B.6--10月为热季,盛行西南季风
C.3--5月为雨季,高温多雨D.全部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14.读图,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温高严重制约该地区农牧业的发展B.该地区多灌溉农业
C.羊毛是该地区一些国家重要的出口商品D.甲河流附近是重要的农业区
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石油资源丰富,上面为西亚石油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有关西亚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国既属于中东,又属于西亚②乙国靠近红海,水资源丰富③丙海域及其沿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④丁国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西亚石油原来由波斯湾沿岸装船向外运输,现在修通了波斯湾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道,这种改变缩短了西亚部分运油线路的运距,主要受益地区有( )
①南非②北美洲③东亚④西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读西亚和东南亚简图,回答17~18题
17.西亚和东南亚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物产分别是( )
A.石油、天然橡胶
B.铁矿、煤矿
C.水资源、铁矿
D.稻米、小麦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B.乙半岛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丙海峡是曼德海峡,它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D.丁海峡是西欧和美国从西亚输入石油的必经之地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海上石油输出线路①②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霍尔木兹海峡是输出线路的必经之地
B.线路①输往日本,需途经马六甲海峡
C.线路②③目标市场和运量都相同
D.输出线路海域易造成海洋污染
20.西亚石油生产国的外籍劳工多来自埃及,主要原因是两地域( )
①人种、语言、宗教相同②劳动力需求量相同③经济发展水平相同④地理位置邻近石油出路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综合题(5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位于 (南或北)半球,西临 洋。
(2)由图三分析,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适合该作物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3)图三阴影部分表示中南半岛主要农业区,请描述这些农业区的分布状况:
(4)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是由于该地区处于A、B、C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其中C为 板块。
(5)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人们选择去东南亚旅游的原因。(至少写出一方面)
22.阅读图文材料,探究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材料一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流域内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材料二中南半岛等高线示意图及甲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认识流域自然环境:
(1)结合图中信息,描述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探究河流对区域城市分布的影响:
(2)归纳图中主要城市的分布规律,并阐述这样分布的有利条件和弊端
探究河流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3)泰国、越南、缅甸等国家是世界上著名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这些国家盛产稻米的原因。
探究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4)你是否赞成湄公河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请阐明理由。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材料二南亚部分地区图(图一)和孟买气候资料图(图二)
(1)判断图一中A区域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2)印度每年都会出现高温干燥的热季,据图二推断热季出现在哪两个月?
(3)恒河三角洲常发生洪涝灾害。请从气候和地形等方面分析其容易产生洪涝的原因: 。
(4)近几十年来,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软件外包产业在印度发展迅速,并形成众多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其中 (城市)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试分析印度该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24.读世界两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两大地区的交通战略位置都十分重要,图一所示地区有“ ”之称,图二所示地区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 ”。
(2)说出两大地区的主要传统农业部门:
(3)图二中B半岛是世界主要水稻种植区,分析该区域种植水稻的有利气候条件: 。
(4)图一中A半岛是 半岛,水资源严重缺乏。位于赤道附近的新加坡的年降水量不算少,但也成为世界上缺水的国家。请分析两地缺水的主要原因。
①A半岛:
②新加坡:
参考答案
1-5CDCBB 6-10CAACD 11-15BBAAD 16-20CABCD
21. (1)北 印度
(2) 水稻(小麦或玉米或水稻) 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3) 主要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
(4) 欧亚
(5) 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较近;热带旅游資源丰富,如自然景观海岛、热带沙滩、原始森林,人文景观如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等具有吸引力;华人、华侨多,语言沟通障碍小。(任写一方面即可)
22. (1)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
(2 )分布规律:分布在河流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有利条件: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水运便利,对外交通运输方便;水源充足,城市工业、生活取水方便等。(任答一点即可)
弊端:城市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污染;过量取水,导致河流生态环境失衡;河流汛期会引发城市水灾等。(任答一点即可)
(3)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位于河流沿岸、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人口多,劳动力充足等。(答出三点即可)
(4)赞成。水能清洁、可再生,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缓解能源短缺状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收入;当地降水丰富,中上游河流落差大;热带季风气候,多旱涝灾害,修水库可以发挥防洪抗旱等综合效益(或:不赞成。开发水电淹没土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发电不稳定;不利于水资源整体调拉,影响下游用水等)。(赞成和不赞成均可,理由答出两点即可)
23(1) 小麦
(2) 4月、5月
(3 受夏季风的影响;处于山地迎风坡。
(4)近 班加罗尔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24. (1) 五海三洲之地 十字路口
(2) 西亚:高牧业。东南亚:种植业
(3) 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降水多,水热条件好。
(4) 阿拉伯
①A半岛: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表河流稀少,多数为无流区;
②新加坡:地域狭小,缺大江大河,地表水少;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水的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