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二 单元统整学习
学习任务一 语言梳理与建构
活动1 判断句梳理与建构
1.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标志词,思考一下如何判断判断句。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虎狼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立者乃公子扶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言本是京城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汉天子是我的长辈。(标志词是“也”)
(2)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标志词是“……者,……也”)
(3)秦国是像虎狼一样的国家。(无标志词)
(4)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标志词是“也”)
(5)应立的人是公子扶苏。(标志词是“乃”)
(6)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标志词是“为”)
(7)她说自己原是京城女子。(标志词是“是”)
判断方法:一是看外在语言标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词“皆”“则”“乃”“必”“非”等。二是从特殊入手,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天下所共传宝也”就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
关于“是”字,它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偶尔有作判断动词的。例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也”才是判断标志词;“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
牢记判断句类型的口诀:四种文言判断句,是为副词加者也,另有直接(意念)判断句。
活动2 宾语前置句梳理与建构
2.指出下列宾语前置句的宾语,并将句子还原为正常语序。
(1)何以汝为见? (2)子卿尚复谁为乎? (3)客何为者? (4)沛公安在?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微斯人,吾谁与归? (7)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8)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9)一言以蔽之。 (10)夫晋,何厌之有? (11)唯利是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何/汝。以何见汝为?(2)谁。子卿尚复为谁乎?(3)何。客为何者?(4)安。沛公在安?(5)之。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6)谁。微斯人,吾与谁归?(7)自。忌不信自,而复问其妾曰……(8)是。以是君子远庖厨也。(9)一言。以一言蔽之。(10)何厌。夫晋,有何厌?(11)利。唯图利。
3.请结合上面题目,归纳一下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的几种类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如上面的(5)(7)。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这其中又分两种类型:
a.动宾结构(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如上面的(1)(2)(3)。
b.介宾结构(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如上面的(1)(6)(8)。
[注:(1)“何以汝为见”中有两处宾语前置,其中“何”是介词“以”的宾语,“汝”是动词“见”的宾语]
③用“之”“是”作提宾标志宾语前置,如上面的(10)(11)。
④用“自”作宾语,也常常前置,如上面的(7)。今天我们常用的“自制”“自杀”“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都属于宾语前置,是从文言中继承而来的。
活动3 被动句梳理与建构
4.指出下列被动句的句式特点。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若属皆且为所虏 (4)而君幸于赵王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7)皆为陛下所成就 (8)智勇多困于所溺 (9)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见”表被动 (2)用“为”表被动 (3)用“为所”表被动 (4)用“于”表被动 (5)用“被”表被动 (6)用“见……于”表被动 (7)用“为……所”表被动 (8)用“于”表被动 (9)无标志词,需要根据上下文意思进行判断
5.文言文中,“见”字可以表被动,也可以用在动词前,指动作的承受方,如“见谅”意为“原谅我”。请说出下列句子中“见”字的用法。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子无知,幸勿见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冀君实或见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被动。(2)表承受方,我。(3)表承受方,我。(4)表被动。
6.请结合上面两题,思考一下如何判断被动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判断被动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为”“为……所……”“……为所……”。
②“于”“受……于……”。
③“见”“见……于……”。
④“被”。
(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上含有被动意,所以单凭标志词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
(3)巧借“添”“变”二法。
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
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牢记被动句类型的口诀:三种文言被动句,为所见于被意念。
学习任务二 评说历史
活动1 研读史传,感受爱国情怀
1.屈原与苏武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请写出他们的生活时代和官职,并概括出他们的爱国事迹和爱国精神,填写下表。
爱国者 生活时代 官职 爱国事迹 爱国精神
屈原
苏武
答案
爱国者 生活时代 官职 爱国事迹 爱国精神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 左徒 ①改革弊政,振兴楚国 ②与危害国家的恶势力做斗争 ③流放期间,始终忧国忧民,创作了大量诗篇来表达这种情怀 热爱祖国、人民,始终忧国忧民
苏武 汉武帝时期 中郎将、汉朝使节 受尽威逼利诱,历尽千辛万苦,不肯投降匈奴,北海牧羊十九载,终回汉朝 维护国家尊严,严守民族气节
2.屈原至死不离开楚国,司马迁对他是同情和肯定的,但在《屈原列传》的结尾司马迁却评论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的这种矛盾说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司马迁的这一矛盾说法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在当时这是一种爱国行为和精神,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让贤才发挥作用。
3.什么是忠诚?晏子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做无谓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苏武的忠诚不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之间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牺牲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始终保持民族气节,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来是对汉武帝的,实际上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所治理的国家。
(示例二)苏武的忠诚里面有一些愚忠的成分。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地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汉武帝肝脑涂地。汉武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汉武帝的恩情不能抵消对其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争取的权利也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
活动2 研读史论,评论历史兴亡
4.《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这两篇史论,都是建立在盛衰兴亡的史实基础之上的。请结合课文,梳理出两文叙述的盛衰兴亡史实,填写下表。
(1)《过秦论》:秦之盛衰兴亡
过程 表现
盛(兴) 崛起 孝公 ⑤
① ②
③ ④
衰(亡) 灭亡 ⑥ ⑦
(2)《五代史伶官传序》:李存勖之盛衰兴亡
过程 表现(可引 用原句)
时间 年龄 事件
盛(兴) 908年 24岁 ① ④
912年 28岁 ②
923年 39岁 ③
衰(亡) 926年 42岁 ⑤ ⑥
答案 (1)①发展 ②惠文、武、昭襄、孝文王、庄襄王 ③极盛 ④始皇 ⑤山河险固,信臣精卒,威振四海,百有余年 ⑥秦二世 ⑦一夫作难,天下响应,很快灭亡
(2)①继承父亲遗志 ②灭燕 ③灭梁,建立后唐 ④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⑤身死国灭 ⑥仓皇东出,不知所归,数十伶人困之,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5.同样是基于盛衰兴亡之史实,贾谊为什么将秦朝灭亡的原因认定为“仁义不施”,欧阳修又为什么认为后唐庄宗“身死国灭”是由于宠信伶人?请结合写作背景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汉朝建立,经历了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过秦论》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为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2)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危机越来越令人不安。欧阳修等人针对当时的弊政,力图实行政治改革,以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机,然而他却因此接二连三地遭到当权派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欧阳修忧心忡忡,很担心五代惨痛的历史重演。因此,欧阳修作《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的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希望宋朝统治者能够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以免出现国家败亡的后果。
6.《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秦朝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谈谈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过秦论》一文说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由此似乎可以推出秦得天下是比六国要仁义的。其实秦的残暴是一贯的,灭六国之时,它也不比六国更仁义。秦统一天下之时,仁义不是取胜的关键因素。那么,它灭亡的真实原因,也肯定不是不施行仁义。秦朝灭亡主要是它的不断扩张造成的。陈涉、项梁等起事之时,秦朝的百万大军正在远征,兵力周转不过来,这才使得起义队伍逐渐壮大。若秦朝军队没有远征,陈涉等刚起事时,力量极为弱小,是根本没有办法与秦朝军队相抗衡的。因此,秦朝灭亡主要是军事原因,而不是不施行仁义。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将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死国灭的原因归结为宠信伶人,诛杀功臣,“智勇多困于所溺”,最终身死国灭。从表面来看,李存勖确实死在自己宠幸的伶人手里,然而一个如日中天的王朝仅仅三年就由盛而衰,迅速倾覆,并不只是“伶人乱政”这么简单。实际上,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为了“削藩”。庄宗为解决藩镇割据问题,采取了重用伶人宦官和新官僚的措施,让依附于皇权的伶人和宦官去藩镇给节度使当监军,甚至破格提拔两个伶人当刺史,分担和限制军队及功勋贵族的权力,直接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这一招恰恰触动了藩镇的根本利益,故而他们最终背叛了李存勖。所以,宠信伶人不是李存勖之死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李存勖削藩导致的军队谋反。
学习任务三 史论写作
写作文题
优秀的史传文学,往往围绕历史人物,选取恰切的历史事实,既叙写人物生平,又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将史家对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的态度蕴含其中。研读本单元的课文,从中选取你感兴趣的人物(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或历史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点拨
(1)选例典型,叙例恰当。选例的原则是史实要能与观点相吻合。事例要真实,不可编造杜撰;事例要典型,尽量选名人名事;可选一例,也可选多例,但不是多多益善,应力求以少胜多。
(2)叙述史实,详略有致。对皆知的要简练概括,对不熟悉的要具体叙述。可以以一个事实,展开想象,精心描绘;也可以通过几个简明的片段,扼要援引。
(3)事件人物,据需取点。要对素材所包含的信息有所思考,善于根据文章的需要,去选取某一点,从某个侧面去挖掘、联想、想象,为文章所用,切不可将知道的都写进文章而成为无目的的谈古。
(4)有叙有析,不忘议论。分析可以在叙述事例之前,也可以在叙述事例之后。应使事例论据与论点融为一体,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充分显露事例与论点的关系,确切有力地说明观点。
参考例文
我评始皇
乔延锐
关于始皇,历代文人墨客有着各种各样的评述,从“关河空锁祖龙居”到“金棺葬寒灰”,从“坑灰未冷山东乱”至“路人惟拜汉文陵”……直到现代闻一多《长城下的哀歌》,无一不对他极尽挖苦和嘲讽。死者已矣,那双挥斥时空的巨手,已不能再粉碎后世这些大胆的冒犯者。然而对于始皇,我却有着自己的评价。
秦始皇是一个成功的霸者,然而他也是一个不合格的王者。
灭六国,有人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当时的中国与罗马帝国解体时的欧洲何其相似,而欧洲为什么没有“顺应历史”统一呢?可见,一统天下,没有一种霸者的气概,是不可能实现的。想象一下,分裂成数百个小国的中原会是怎样一种局面吧,恐怕,千年征战所流的血,得以太平洋来计算吧。
书同文,车同轨,没有一种霸者之气,不以一种雷霆般的力量,运用整个国家机器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只要看看当今世界多达千种的语言文字,看看山西省内的窄轨铁路,那些历史的必然论者就可以免开尊口了。后世骚客们写着由秦篆演化而来的文字,满中国溜达着咏怀古迹,嘲讽秦始皇时,大约没有想到这一点吧?
筑长城,“你何曾隔阂了匈奴、吐蕃?”闻一多先生看到了长城的不足,但他难道没有想到过,若没有长城,北方民族侵略中原的次数难道不会成倍增多?中原百姓会有多少人惨遭屠戮?这一事实在人们心中怎么总比不上孟姜女的几把辛酸泪?没有始皇的豪霸之气,长城有可能出现于世吗?这个总不是什么历史的必然吧?
总之,中国的历史绝对缺不了秦始皇这个隐透着青铜光辉的人物,他作为一个成功的霸者,以一种扭转乾坤的力量影响着整部中国史,在长长的历史画卷中涂抹了重重的一笔亮色。
这样的一个人物为什么不是一个合格的王者呢?不是因为焚书坑儒,不是因为劳民伤财修筑阿房宫、骊山陵,而是因为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全体人民的痛苦之上。为了一句“始皇帝死而地分”而用了二万五千俘虏的鲜血染红五十里黄河,为了陨星上的一句骂他的话,杀光了方圆十里之内的百姓,这些行为让“千古一帝”四个字染上了一片血腥;而蓬莱求仙,方士炼丹的行为,又为后人留下笑柄;就连上文说到的修长城,也因为大大超出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百姓的承受力而令天下苍生怨声载道。
治国不能只靠力量,这是万古不灭的真理。
静静地躺在骊山千尺黄土之下的始皇帝,面对着无数后人对他的各种各样的评价,不知又有何感想。
点评 这是一篇气势磅礴的小论文,文章开始一口气从“灭六国”“书同文”“筑长城”等方面对始皇之功大加赞美,认为始皇是“一个成功的霸者”,“以一种扭转乾坤的力量影响着整部中国史”。但作者并没有忽略秦王朝速亡的原因,用高度精练的笔墨写出了始皇的残暴,说出“治国不能只靠力量”的真理。从写法上看,本文借鉴了《过秦论》铺陈的手法,在结尾点明主旨,深得赋体文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