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6.2《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课双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6.2《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课双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8 16:0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2)为了忘却的记念
Ⅰ 语言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是语言的艺术大师,他的杂文的语言和他的思想一样,具有________般的韵致。他的笔常是扩张又收缩的,仿佛放风筝,线松开了,却又猛然一提,________,使人的精神有一种快感。他________地“驱遣”着中国汉语的各种句式:或口语与文言句式交杂;或排比、重复句式的交叉运用;或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交错,混合着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与气势,真可谓“声情并茂”。另外,鲁迅杂文的语言又是反规范的,他仿佛故意破坏常规用法,违反语言规则,目的是为了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反而取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如“有理的压迫”“跪着的造反”“在嫩苗上驰骋”等,将含义________的词组织在一起,于不合逻辑中显示深刻……鲁迅“纵横捭阖”的语言,充分体现了他对现存的社会文化思维逻辑以及语言秩序的反叛与颠覆,以及明知戴着镣铐,仍渴望着自由地思想与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挣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行云流水  一张一弛  驾轻就熟  截然不同
B.行云流水  一张一弛  得心应手  大相径庭
C.天马行空  一开一合  得心应手  截然不同
D.天马行空  一开一合  驾轻就熟  大相径庭
答案 B
解析 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马行空: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根据语境中鲁迅语言“自然流畅”的特点,应选“行云流水”。一张一弛:一松一紧,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一开一合:放得开又收得拢。结合“放风筝”这一语境,应选“一张一弛”。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驾轻就熟:驾轻车,走熟路,比喻承担熟习、轻松的事务。语境与“事务”无关,应选“得心应手”。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语境是鲁迅善于利用语言的矛盾性特点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应选“大相径庭”。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跪着的造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B.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C.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D.几个“慈祥”的老板将莴苣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包身工难得的佳肴。
答案 A
解析 A项和文中引号都表示引用。B项表示特定称谓。C项表示强调。D项表示特殊含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仿佛故意破坏语言规则,违反常规用法,目的是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同时取得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富仁先生对此作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是从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②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 ③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或“自由意志”)
5.将下面一个长单句改写成五个较短的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灵活使用标点符号,但不得改变原意。
鲁迅先生在柔石等五位“左联”革命青年作家被秘密杀害两周年的1933年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回忆自己与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学事业与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触,特别记叙了他们被捕后的狱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既深情地颂扬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与人品,又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先生在柔石等五位“左联”革命青年作家被秘密杀害两周年(1933年)的日子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2)作者在文中回忆自己与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学事业与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触。(3)文章特别记叙了五位烈士被捕后的狱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4)作者深情地颂扬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与人品。(5)文章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
6.依据《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记叙柔石和白莽的内容,写一段文字,为他们其中的一位画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柔石是一位“硬气”而“迂”的青年。柔石“硬气”的一方面,这是赞扬柔石刚烈执着的性格,他认定自己的立场是对的,就走下去,死也不怕,决不苟且。柔石“迂”的一方面,跟损人利己者相反,柔石是损己利人,跟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不同,他是那样忠实诚恳。鲁迅视其为忘年交,亲密无间,事业上合作,生活中贴心。柔石自己心好,以为世上人心也都是好的,对于官场的严酷、人心的险恶还缺乏认识,不免碰钉子,“迂”得可爱。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这个人物的评价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文中,在叙述了柔石在朝花社工作的种种表现之后,用了“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一句议论,它同上例一样,对所记叙的内容直接作出判断,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柔石的“迂”指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还缺乏清醒的深刻的认识,因而不免碰钉子;二是受“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和女性在一起不自然,难为情,连一同走路都不敢,后来就是敢了,还要拉开距离。柔石的“迂”,固然说明他对时代对社会缺乏洞察力,单纯稚嫩,但是“迂”得可爱,至少说明他心好,身居十里洋场,品行依然十分端正。柔石这样的“迂”,鲁迅的笔端饱含着浓浓的亲情,鲁迅是要告诉世人,柔石的心太好了!他太善良,太忠厚,太老实了!同时暗示他所从事的事业是完全正义的。国民党政府杀害这样的青年,只能说明它的反动残暴。
7.下面是鲁迅的好友孙伏园为鲁迅撰写的一副挽联,请根据句意间的逻辑关系排定恰当的语序。(只填序号)
①痛毁灭 ②一生呐喊 ③十月噩耗 ④叹而已 ⑤热风奔流 ⑥刈野草 ⑦万众彷徨 ⑧踏莽原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联:⑧⑥⑤② 下联:①④③⑦
解析 ⑧⑥⑤②用鲁迅所著的书名及所主编的刊名缀为一联,构思精巧;①④③⑦高度评价了鲁迅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表达民众痛失“民族魂”的沉痛心情,含意深远。
Ⅱ 审美素养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节选自《记念刘和珍君》)
(二)
明日书店要出一种期刊,请柔石去做编辑,他答应了;书店还想印我的译著,托他来问版税的办法,我便将我和北新书局所订的合同,抄了一份交给他,他向衣袋里一塞,匆匆的走了。其时是一九三一年一月十六日的夜间,而不料这一去,竟就是我和他相见的末一回,竟就是我们的永诀。
第二天,他就在一个会场上被捕了,衣袋里还藏着我那印书的合同,听说官厅因此正在找寻我。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惟一的好方法,“剑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这一夜,我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就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个客栈里。不几天,即听得外面纷纷传我被捕,或是被杀了,柔石的消息却很少。有的说,他曾经被巡捕带到明日书店里,问是否是编辑;有的说,他曾经被巡捕带往北新书局去,问是否是柔石,手上上了铐,可见案情是重的。但怎样的案情,却谁也不明白。
他在囚系中,我见过两次他写给同乡的信,第一回是这样的——
“我与三十五位同犯(七个女的)于昨日到龙华。并于昨夜上了镣,开政治犯从未上镣之纪录。此案累及太大,我一时恐难出狱,书店事望兄为我代办之。现亦好,且跟殷夫兄学德文,此事可告周先生;望周先生勿念,我等未受刑。捕房和公安局,几次问周先生地址,但我那里知道。诸望勿念。祝好!
赵少雄 一月二十四日。”
以上正面。
“洋铁饭碗,要二三只
如不能见面,可将东西
望转交赵少雄”
以上背面。
他的心情并未改变,想学德文,更加努力;也仍在记念我,像在马路上行走时候一般。但他信里有些话是错误的,政治犯而上镣,并非从他们开始,但他向来看得官场还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了严酷。其实是不然的。果然,第二封信就很不同,措词非常惨苦,且说冯女士的面目都浮肿了,可惜我没有抄下这封信。其时传说也更加纷繁,说他可以赎出的也有,说他已经解往南京的也有,毫无确信;而用函电来探问我的消息的也多起来,连母亲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我只得一一发信去更正,这样的大约有二十天。
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节选自《为了忘却的记念》)
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一)中“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是说刘和珍等人的请愿行为是莫名其妙的。
B.选文(一)中加点的“文明人”“伟绩”“武功”等词是反语,具有强烈的讽刺和批判意味。
C.选文(二)主要回忆了柔石被捕后的一些情况,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
D.选文(二)中作者写自己选择“逃走”,体现了反对“坐以待毙”、主张保存实力的思想。
答案 A
解析 “说刘和珍等人的请愿行为是莫名其妙的”错。“无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此处表达对刘和珍等人无辜遇害的难抑悲愤,对反动政府的残忍暴虐的控诉。
2.选文(一)中,作者反复描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这一特征,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突出强调了刘和珍的善良和顺,说明她不是暴徒;②表达了对刘和珍的深深怀念和对她牺牲的无比痛惜;③反衬了反动政府的残忍暴虐。
3.请根据选文概括《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作者的共同情感,并说说二者在抒情风格上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情感相通之处:都表达了作者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
(2)抒情风格的不同:选文(一)的抒情更直露显豁,选文(二)的抒情更隐晦含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听朗诵
孙 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收听朗诵开头,迅速切入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的主题,看似随意,实则精心。
B.原文第二段写“我青年时最喜爱”这篇散文,这是如今听到有人朗读此文时心情变得“平静”“清澈”的原因。
C.第四段“五十年过去了”“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这是如今听到这篇散文眼里还有泪水的原因。
D.本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论述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原因,紧扣主题,层层深入,比喻生动。
答案 A
解析 B项“心情变得‘平静’‘清澈’”错,应是“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C项“眼里还有泪水”错,应是“眼里也没有泪水”。D项“比喻生动”错,本文没用比喻。
5.作者说:“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依据原文,作者想到了什么使自己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想到了一是“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二是名作家成就名人,五位革命青年作家因鲁迅的文章“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因为想通了,所以内心“平静”“清澈”下来。
解析 理解此句要联系上下文语境,这句话在文本倒数第二段,那么需要从上文筛选相关内容:“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时过境迁,情随事变”“时间无情,时间淘洗”“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可见作者的心情归于平静是由于认识到了时间的消磨和精神永恒两个方面的因素。
6.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我”对鲁迅的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复杂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中的“我”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
(2)①“我”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②时过境迁,如今知音难觅,令人感慨;“我”对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③“我”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相信鲁迅的文章与道义共存。
解析 作答时先明确“我”的身份,即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然后抓住文中关键信息分析“我”对鲁迅的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复杂心情:“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由此可知,作者内心复杂和不安定是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变化,面对自己年轻时最喜欢的作品时,作者有激情不再的无奈,同时相信鲁迅的文章与道义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