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从算筹到计算器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从算筹到计算器 沪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08 19:4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算筹到计算器
【教学目标】:
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初步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
初步了解算筹、算盘的计数与计算方法,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
通过计算工具的发展演变,感受科技进步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计算工具的发展史,感受人类追求高效和卓越的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用两位数乘除的计算。随着我们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大家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了。那么,你们知道在远古时代的人们是怎样计数的吗?(木棍、小刀在木头或竹子上刻道道)
【录音】:今天,就和我一起,回到远古时代,共同感受计数的发展历程吧。

二、计数工具的发展
扳手指
听了介绍,你们知道了什么?
【板书】:计数、扳手指
这样最多能数到几?(10)
不够了怎么办?(用脚趾)
加上脚趾最多数到几?(20)
还不够呢?(用手指反过来数)
如果要数到1000呢?自己都翻晕了怎么办?

石子计数
【板书】:数石子
你们觉得这个时候的计数方法怎么样?
师:用数石子的方法每次把石子搬来搬去,感觉确实挺累的。看看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绳计数
【板书】:结绳
计数工具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感觉怎么样?
师:这样非常费时费力,而且时间长了,可能记不清绳子上的结分别表示多少,的确很麻烦。看来,人类的计数工具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4. 算筹
1)算筹计数
大约在我国春秋时期出现了算筹。算筹大多用竹子制成。
【板书】:算筹
如何用算筹来表示一个数呢?
依次出示:
你们觉得应该如何表示6呢?
出示:
看明白了吗?横放一根表示几?
想一想,7、8、9你会表示吗?
出示:
师:现在我们只要用五根竹片,就能表示1—9中的任意一个数,简便了不少。
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35你会表示吗?
生交流

如果你不解释,别人看起来还以为是一个一位数。
有谁觉得自己摆的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个两位数?

你把它们分开,看上去更像两个数,而不是两位数。我们能把它们合拢吗?
师:如何合拢了,数位与数位之间就无法分清了。
其实,算筹还有另一种表示数的方法。
出示:
比较:两种形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介绍横式:我们把像这样先横着放的形式叫横式,先竖着放的形式叫纵式。
如果改用横式来表示35呢?
和纵式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师:用横式来表示,数位与数位之间能够区分。
想一想:350怎样表示呢?有疑问吗?
师:的确,你想得和古人想得一样,我们用空位来表示“0”。
还有疑问吗?
师: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古人用了纵横交错的方法,规定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以此类推。
画一画:现在请大家用纵横交错的方法在练习纸上画一画35和350。
350这样表示可以吗?
师:看来,用算筹表示一个数,还是很难把数位表示清楚。尽管如此,你们觉得用算筹计数和过去的计数方法相比怎么样?
生交流
师:和之前的方法比,算筹简便了不少,它能用较少的竹子表示一个较大的数。
2)算筹计算
师:算筹不仅可以计数,还可以进行计算。用算筹进行计算又称作“筹算”。我们来看一看如何做算筹加法。
先算哪一位?
从高位算起,怎么算的?
如果现在要加的是999呢?百位至少加几次?十位呢?个位呢?
如果要加一个更大的数呢?比如99999,你有什么感受?
师:要摆一个很大的数,每一次放都需要大量的竹片,一时半会儿可能还找不到。大家在之前摆放的过程中也能够体会到,稍稍碰到一根小棒,位置错了,摆的数也就错了。
5. 算盘
1)算盘计数
师:因为算筹难以固定,所以人们想到了用珠子代替竹子,穿在细棒上,固定在木框上,这就成了算盘。
【板书】:算盘
谁认识算盘?向大家介绍一下。
现在算盘上表示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算盘有固定的数位顺序,计数时比算筹更简便了,而且方便携带。无论是算盘还是算筹,都用空位来表示“0”,可见算盘是从算筹演变而来的。
2)算盘计算
师:用算盘进行计算叫做“珠算”。
想一想,你能用算盘计算524+273吗?
用算盘来进行珠算有很多口诀,其中加法口诀就有很多条。
出示口诀:你有什么感受?
师:要能熟练地进行珠算,就得把这些口诀都背得滚瓜烂熟才行。看来,用算盘计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们知道吗,我国第一课原子弹的研制成功需要大量的计算,二当时我国还没有计算器,靠的就是算盘,上百名算盘高手聚集在一起日夜计算。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壮观的场面。
这些算盘高手不仅要能够熟练地进行珠算,还要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拨错了一颗算珠,会造成什么后果?
对啊,这样就会前功尽弃。无论是筹算还是珠算,毕竟都是“人工计算”,人的状态总是有起伏的,注意力稍不集中,就容易算错。可是机器却是不知道疲倦的,如果能用它来帮忙该多好呀。
计算器
1)计算器发展史
2)计算器计算
拿出计算器,算一算1999×999.
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坐着时光机,经历了一次从算筹到计算器的演变过程,你们有什么体会?
师:每一个计算工具的出现,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体现了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在座各位创造出更先进的计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