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学段一 3《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学案(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学段一 3《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学案(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8 17:3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一、导图概览
1. 《别了,“不列颠尼亚”》作为一篇新闻消息,其视角独特,抓住几个重要时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请通读全文,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 ①政权交接仪式 ②“不列颠尼亚”号在夜幕中消失
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作为一篇新闻人物通讯,特别注意选取典型材料,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请通读全文,补全下表。
小标题 典型事例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1)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2)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忍受肝病痛苦,坚持除“三害”斗争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3)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焦裕禄精神的影响
答案 (1)实地调查兰考“三害” (2)风雪天送粮 (3)因肝癌住院,依旧心念兰考人民
二、重点突破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3.该文重点描写了四个场景,这四个场景的顺序能否变更呢?作者表现这四个场景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能变更。因为这四个场景是按照时间线索安排的,有一个由先到后、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内在逻辑关系。
(2)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一场景将1885年建成港督府与如今成为历史陈迹形成对比;第二场景将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军舰长占领香港升起英国国旗与如今查尔斯王子宣布“英国国旗就要降下……”相对比;第三场景将大英帝国156年前从海上来与如今从海上离去形成对比。这些对比始终扣住历史的跨度,表现历史的嬗变和结果,一个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如今成了“落日”,一个原来落后挨打的中国如今崛起于世界东方。
4.请结合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的内容,分析此标题的独特之处和这样拟题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此标题使用了借代手法。新闻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但是其标题没有凸显交接仪式和欢庆场面,而是选择代表英国皇家的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这一特写镜头,这样拟题使用了借代的手法;与这样一艘极具代表性的游轮告别,表示英国在香港150余年的殖民统治的终结,饱含着对中国崛起的自豪感、幸福感。
(2)“别了,‘不列颠尼亚’”还使用了倒装句式,借以强调香港告别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的怀抱;字里行间既有对侵略者的嘲讽,又蕴含着民族自豪之情。
(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5.该文利用小标题的形式组织典型材料,请分析这样组织材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小标题的形式将焦裕禄在兰考的典型事迹组合起来,以时间为线索进行安排,使各部分之间衔接自然,逻辑清晰。②每个小标题所代表的部分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都能彰显焦裕禄精神品质的一个侧面,而加起来则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焦裕禄。(需列举1~2个小标题,进行分析。)
小标题1:“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体现了焦裕禄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的精神。
小标题2:“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体现了焦裕禄心系群众、忘我工作的精神。
小标题3:“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体现了焦裕禄热爱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
小标题4:“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体现了焦裕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小标题5:“他没有死,他还活着”——肉体虽死,精神永存,彰显了焦裕禄精神的永恒意义。
6.这篇通讯很重视“以言见人”,在文中直接引用人物的原话表现人物性格,凸显作品思想内涵,试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焦裕禄对待自己肝病的态度时,三次描写了他的语言:“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花这么多钱买药,我能吃得下吗?”表现了焦裕禄同疾病做斗争的顽强意志和“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崇高品质。
三、比较阅读
7.联系两篇新闻作品的历史背景,深入反思和探究:以焦裕禄为代表的一代人倾尽全力建设祖国的热情和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与香港历经沧桑之后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必然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
②如果没有以焦裕禄为代表的一代人倾尽全力建设祖国的热情和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改革开放不可能取得巨大成功,中国经济不可能迅猛发展,中国广大人民也难以从贫苦饥寒中脱身而出,中国综合国力更不会由弱变强;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怎么可能和发达的西方殖民国家谈条件,香港的回归定然难以企及。
③任何事物在它发展壮大的阶段都面临着重重挑战,任何事物的发展壮大阶段都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努力建设的热情当时时相随,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不可或缺。
附:助读资源
1.作者简介
周婷、杨兴是《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署名作者。周婷、杨兴,实际上是新华社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位记者的合称,这四位记者是这篇新闻作品的创作者。 (课文1)
穆青(1921—2003),当代著名新闻记者,新华社原社长。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作品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
冯健,新华社原国内新闻总编辑,1925年生,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政治系。撰有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管得宽》等。
周原(1928—2011),新华社原高级记者。著有长篇小说《中原大地》《复活的幽灵》《覆灭》等。(课文2)
2.写作背景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课文1)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当时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1965年12月17日,在兰考县委的会议室里,穆青第一次听到焦裕禄身边的干部介绍焦书记的事迹。大家说着哭着,会议室里哭声一片。穆青坐不住了,他放下笔,不停地掏出手帕擦眼泪。他走到焦裕禄曾经坐过的因肝癌剧痛顶出窟窿的藤椅前,久久不语。接下来,他和同事冒着严寒,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访问焦裕禄慰问过的农户,寻找焦裕禄的足迹和精神,多少次,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穆青说,不把这篇文章写好,简直就是对不起老百姓。三天以后,在开封宾馆,穆青和冯健、周原组成了一个写作班子。1966年2月7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打破常规,占用新闻节目的时间,用1小时20分钟,播出了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而著名播音员齐越,则是含着热泪、几经哽咽才完成播音。(课文2)
3.习近平曾写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表达对焦裕禄同志的敬佩之情。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一九九○·七·十五
注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于1990年7月15日所作的一首词,最先发表在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报》上。上阕追思,以记叙为主,写焦裕禄的功绩,百姓对他的爱戴、缅怀,作者对他的评价。下阕明志,以抒情为主,写焦裕禄精神对作者的影响,表达执政为民、造福百姓、恩泽万众的理想和宏愿。全词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表现了作者亲民爱民,与大地山川、人民百姓相依为命的高尚情操,以及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赤子情怀。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河南兰考县,有感于焦裕禄为人民服务之精神,重诵此词,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4.文体知识——新闻
“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就是一则消息。
消息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新闻文体。消息是报纸、广播、电视中最广泛、最经常使用的新闻体裁,它是报纸的主角,是新闻报道数量最大、最常见的新闻形式。
新闻消息五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其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之分。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
(2)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体印象。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
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3)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
(4)背景即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等。
通讯的特点:按著名记者梁衡的说法,一条消息应具有三点基本要求,一是要有一件真实的事情;二是这事件必须是新发生的,新鲜的;三是这事件要有足够的受众,有传播价值。概括起来就是真实性、时效性和受众性。这是构成消息的核心。在通讯中,这个核心亦然存在。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篇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常见的写法有:
①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②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③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附:积累卡片
1.读准字音
词语 读音
脱坯 pī
抡着 lūn
渍死 zì
泡桐 pāo
2.解释词语
词语 释义
易帜 国家或军队更换旗子,指政权性质发生变化或投向敌方。
来龙去脉 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本是迷信的人讲风水的话,后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