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2008年1月,为纪念一个帝国陷落555周年,俄罗斯拍摄了一部长70分钟的电影——《帝国的灭亡》
这个帝国是最伟大、最长寿的帝国(存在了1123年,超越所有帝国)
最辉煌的文明,曾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程标准:知道《罗马民法大全》,
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395
罗马帝国分裂
527
7世纪
“黄金时代”
9世纪
14世纪初
查士丁尼继位
阿拉伯人入侵
1453
11世纪
外族入侵
476
西罗马帝国灭亡
根据时间提示,完成拜占庭帝国时间轴
十字军入侵
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
帝国灭亡
Q: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何能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565
拜占庭帝国概况
版图范围:
社会情况:
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农业
商业
经济活跃、社会稳定
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查士丁尼一世(527年-565年)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扩大。在他统治期间拜占庭帝国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光复了许多曾经属于罗马帝国的土地,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和北非等重要的行省,使地中海几乎再度成为罗马的内海。
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皇帝
对外扩张
法典
时间:
目的:
法典:
529年起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第三单元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罗马民法大全》承认什么制度的合理性?与之前相比有何进步性?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三:被释自由人是从合法奴隶地位中释放出来的人。释放就是 “给予自由” ,现在朕对于一切被自由人,一律都给予完全自由公民的资格。朕又增添了奴隶可以获得自由连同罗马公民资格的许多其他方式。
奴隶制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材料四: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材料五:根据朕的宪令,若非特殊情况,私人财产是不得侵犯的。私人财产包括:金钱、房产、土地、奴隶……
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
法制精神
2.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分析《罗马民法大全》对哪些法律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觉得《罗马民法大全》中体现了什么精神直至今日依然有其价值。
第三单元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社会变迁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编撰》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
——《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
材料四:《拿破仑法典》是近代第一步资产阶级的成文法典,成为后来给过修订民法典的样板,并从而掀起法典编纂运动的高潮。
——卢干东《拿破仑法典的制定及其基本原则》
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时间:
目的:
法典:
内容:
影响:
529年起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
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明确规定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是罗马法最完备阶段)
第三单元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
评价
思考: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灭亡呢?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第三单元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比较图一和图二,你发现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教材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图一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图二14世纪时的 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根本原因:1.长期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内部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2.多次遭受外族势力入侵;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攻占。
急剧缩小
第三单元
启示:①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②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材料一 它于罗马帝国内诞生时就早已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它在
过去的强权和光荣的阴影中成长,并试图维持和恢复这
种权力和荣耀。
材料二 从拜占庭的内部分析,查找其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
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导致
其灭亡。
根据以下材料分析: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的代表。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伊西多尔及数学家安提莫斯设计建造。1453年,被土耳其人改造为了清真寺。并对后世清真寺的建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拜占庭帝国的地位和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本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材料一: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材料二: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
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对西欧: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课本分析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
法学
文化
《罗马民法大全》
人物: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法典》
《法理概要》
《新法典》
《法学汇纂》
欧洲民法的基础
1.拜占庭文化兼收并蓄,沟通东、西方文化。
2.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1.冯· 吕布托在《罗马法对于现代文化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在罗马人的世界里,法律占有最中心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下。罗马人的文化史就是它的法律史。”罗马法集大成者的代表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
【课堂巩固】
C
2.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受惩罚,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体现了罗马法( )
A.内容和体系丰富而完备
B.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C.具有超越时间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D.具有理性和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
D
单元小结
封建时代的欧洲
政治
经济
文化
法兰克王国(采邑制改革→封君封臣制度)
拜占庭帝国(《罗马民法大全》)
封建庄园经济(独立的自给自足)
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早期资产阶级)
基督教的传播(“什一税”)
大学的兴起(自治地位)
【随堂练习】
1.农奴必须在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之后,再耕种自家的份地,他们每周通常要服役三至四天。除此之外,还要从事打柴、筑路、修宅、运输等各种杂役。农奴还向领主缴纳如家禽、麦酒、鸡蛋等各种实物。这说明西欧庄园( )
A.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具有独立的地方管理性
C.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D.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2.到1216年,英国有20多个城市获得了税收自治特权。城市取得包税特权后,排除了郡守对城市经济的干扰,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更自由的环境。这表明英国当时一些城市( )
获得了一定自治权B. 形成了资产阶级
C. 摆脱了国王统治 D.建立君主立宪制
C
A
【随堂练习】
3. 在谈到中世纪留给当代的历史遗产时,有学者明确说:“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 ——— 大学,充满了现代精神”。此处“现代精神”主要指大学( )
A.建立教师行会B.实行精英教育
C.获得教会支持 D.具有自治地位
4.古罗马的《罗马民法大全》 规定:“宁可漏网一人,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
调节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 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 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主张重罪轻罚
D
B
【随堂练习】
5. 《查士丁尼法典》所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辞严格、确切和结论明晰的特点,尤其是它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之合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原则,为后世法律奠定了基础。材料主要说明该法典( )
A.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强大
C.内容和立法原则影响深远 D.拥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6. “在西罗马灭亡之后的西欧大混乱中,它充当了秩序的代表,在无政府状态中行使了政府的职能。……使得西欧中世纪的王权无法发展到专制的极限,同时又制止了领地的进一步分割,在一定限度内以一种较为合理的渐进程式扶植了代表秩序与安定的世俗政权。”这段话讲述的是( )
雅典民主政治的独特魅力 B. 古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C. 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作用 D.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的原因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