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0 21:5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
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采用的方法或使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B.氧气和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
C.氢氧化钠与硝酸铵:加水溶解测温度
D.蔗糖溶液与酒精溶液:测导电性
2.通过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下图是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对硫酸氢钠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其水溶液显酸性
B.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C.硫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
D.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与中和反应的实质相同
3.下列溶液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不考虑水的蒸发),会发生变质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 C.澄清石灰水 D.浓盐酸
4.下列溶液的pH最小的是
A.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 D.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5.绘制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应图中点M的物质是
A.NaNO2 B.N2O5 C.NaNO3 D.HNO3
6.2021年6月10日,国家航天局宣布神舟12号载人航天器计划发射,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火箭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
C.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1
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去除油污也是应用了乳化作用
B.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C.将酚酞滴入碱性溶液后显红色,则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9.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食醋与酒精 闻气味
B 空气与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C 水和双氧水 看颜色
D 碳酸钙和氧化钙 加水溶解
A.A B.B C.C D.D
10.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点燃,产生红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D.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出现白烟
11.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pH
B.硫元素的化合价
C. 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D.密度(常温常压)
1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碳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盐属于交叉关系
C.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13.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1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2和N2 鉴别 分别用燃着的木条试验,观察现象
B CaCO3中含有CaCl2 检验 取样,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C MnO2和KCl的混合物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D 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除杂 通入氧气,点燃
A.A B.B C.C D.D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N2(水蒸气) 通过浓H2SO4
B CaO(CaCO3) 加入足量水,过滤
C CO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NaCl(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或增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食醋能软化鸡蛋壳并产生气泡,原因是醋酸能与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
(3)若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用水冲洗后,再用食醋清洗。清洗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7.有下列物质:①石油、②石墨、③干冰、④生石灰(填序号)
(1)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2)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__
(3)能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
(4)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_
18.食品袋内有一小包干燥剂,包装上写着“生石灰,请勿食用”。查阅得知生石灰变质后的成分可能含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为探究该干燥剂是否变质,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
(1)先将试管倾斜,用______取一定量干燥剂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振荡,立即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说明干燥剂中含有______。
(2)将上述试管中的物质静置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按以下方案进一步探究。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______。 有气泡冒出,说明滤渣中含有______。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______。 ______,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3)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该干燥剂已变质,肯定含有碳酸钙,但还不能说明有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_。
19.“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
(1)下表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氢 氧 钠 氯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上表中x=___________,排在元素周期表中___________。
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③今年第25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上,中国化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被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遴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表”,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位入选的中国学者。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
B.该元素在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该元素的原子质量为32.06
(2)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如图1。
①中原子团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反应后,丁、戊的分子数比为2:1
三、推断题
20.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其中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为最常见的液体,且C与E元素组成相同,A俗称熟石灰,(已知,物质之间“—”表示能反应,物质之间“→”表示前者能转化为后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1.老师在指导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时指出很多反应可以归纳,如: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也进行了归纳:
(1)甲物质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CuSO4和H2O,则甲物质可以是_______和_______(请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A﹣H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红色固体单质,D为蓝色沉淀,A、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F、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①A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写出反应H→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反应。
③写出反应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四、实验题
22.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氯酸钾 ③二氧化锰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填序号)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 ,若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操作为________。
(3)如图F是小明同学用收集到的纯净的氧气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用处是________。
(4)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则叫氢硫酸,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E装置收集H2S气体,则H2S气体应从____端通入(填a或b)。
23.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有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NaOH
b.可能是______
c.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猜想b______。
(2)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
(3)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未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
(4)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滤液变红,说明猜想______正确;若滤液不变色,说明猜想______正确。
五、计算题
24.某市售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如图1所示。小张同学取5mL该浓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后,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2所示。
(1)小张同学所取的5mL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2)需要配制5%的NaOH溶液1000g,实验室有密度为1.22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需要量取___________mL来稀释配制。
(3)通过计算,判断该浓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相符(需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中含有______种元素,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小婷遵医嘱,她一天补充到的维生素C为______mg;
(4)取一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______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所以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V-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可以是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C 6.B 7.C 8.B 9.C 10.B 11.A 12.C 13.C 14.C 15.B 16.(1)H+
(2)CaCO3
(3)
17.(1)③(2)①(3)④(4)②
18.(1) 药匙 氧化钙
(2) 稀盐酸 碳酸钙 二氧化碳 溶液变浑浊
(3)干燥剂中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19.(1) 2 第三周期 Na+ AC
(2) -1 Mg(OH)2
(3) BD
20.(1)H2O2
(2)
(3)
21.(1) CuO Cu(OH)2
(2) CO 复分解反应
22.(1)试管
(2) ②③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
(3)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4) b
23.(1)Na2CO3
(2) 不合理 也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3) 不合理 Na2CO3也能使酚酞溶液也呈现红色
(4) Na2CO3 c b
24.(1)6
(2)204.9
(3)根据图可知,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8g,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8g×5%=2.4g,设该浓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x
x=36.5%<37.5%,不符合。
25.(1)三
(2) 176 4.5%
(3)20
(4) 酸 凉拌并且加入适量的食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