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内的物质相互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铁和CuSO4溶液B. Ag和Cu(NO3)2溶液C. BaSO4和稀硝酸D. BaCO3和NaOH溶液
2.有失去标签的硫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三瓶溶液,现有下列试剂,可以一次性予以区分开来的是( )
A. 酚酞试液B. 石蕊试液C. 碳酸钠溶液D. 金属锌
3.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氯化钾可用作钾肥
B. 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C. 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
D. 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
4.碳酸钾(K2CO3)属于( )
A. 复合肥B. 氮肥C. 磷肥D. 钾肥
5.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
A. NH4NO3B. Ca(H2PO4)2C. (NH4)2HPO4D. KNO3
6.很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 )
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 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8.化学肥料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KNO3是复合肥料
B. 残留农药可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中
C.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9.如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图示,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是( )
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
10.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栽培作物。下列哪组物质因反应降低了肥效,而不能同时用来配制同一种营养液的是(营养液中其他物质均不与它们反应)( )
A. KCl和NaNO3B. KOH和(NH4)2CO3C. KCl和Ca(NO3)2D. MgSO4和KNO3
11.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 尿素B. 碳酸氢铵C. 硫酸钾D. 过磷酸钙
12.下列各组常见的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A. NaOH和NH4NO3B. CuSO4和Na2SO4C. Na2CO3和CaCO3D. NaCl和KCl
13.天天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
①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②用食盐水浸泡菜刀以除去表面的锈斑;
③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④用活性炭可除去硬水中的氯化钙杂质;
⑤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⑥为了增强肥效,应将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⑦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⑤⑦B. ①②⑤⑦C. ②④⑥D. ①⑤⑥⑦
1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银和稀盐酸B. 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C. 铝和稀硫酸D. 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15.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括号内的化学式一致的是( )
A. 高锰酸钾(KMnO4)B. 熟石灰(CaO)C. 硫酸铁(FeSO4)D. 烧碱(Na2CO3)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 浓盐酸打开瓶盖,瓶口有白雾出现
D. 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氨气产生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B. 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蔬菜
C. 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同时放出热量
D. 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可以大量施用化肥
二、填空题
18.A、B、C、D分别是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现用一种无色溶液X把A、B、C、D一一鉴别了出来,已知X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鉴别方法见图所示。(所加溶液均过量,使反应完全)
完成下列问题:
(1)确定A、B、C、D、X各代表什么物质(用化学式表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X________。
(2)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和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和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反应②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__,若得到的NH4Cl溶液有浑浊,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2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0.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 g全部溶解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 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C 6.A 7.B 8.D 9.C 10.B 11.C 12.D 13.A 14.A 15.A 16.C 17.C
18.(1)HCl Ba(NO3)2 NaCl NaOH MgSO4
(2)MgSO4+Ba(NO3)2===Mg(NO3)2+BaSO4↓ MgSO4+2NaOH===Na2SO4+Mg(OH)2↓
19.(1)Zn+2HCl===ZnCl2+H2↑ (2)复分解反应 (3)过滤 滤纸破损 (4)CO2 CO
20.(1)8.8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x=21.2 g,y=23.4 g
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