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学习活动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学案(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学习活动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学案(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8 18:1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活动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活动目标] 认识和掌握合理的论证方法:论证构成论证的隐含前提、间接论证、“虚拟论敌”等;尝试用逻辑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语言交流和语文学习中的问题。
活动重点 引入“虚拟论敌”,写好驳论文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内容要求
论证完整 论证要素要与推理要素一一对应
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 在论证的省略环节潜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
学会间接论证 用好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
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具有“反例”意识,寻求论证的保证和支撑
任务一 认识和掌握合理的论证方法
(一)论证完整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支持和反驳都属于论证。论证要素和推理要素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完整的论证有三个要素:论点、论证形式、论据。
完整的推理也有三个要素:前提、推理形式、结论。论证的论点对应推理的结论,论据对应前提,论证形式对应推理形式。
(二)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
在一个论证中,说出来的论据只是一部分,那些没有说出来的论据就是隐含前提。而且在论据或隐含前提的背后,还有一些支持这些论据或隐含前提的没有说出来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作隐含假设。
教材引用的《银色马》中福尔摩斯的那段话,显然,狗毫不吠叫不足以推出牵走马的人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他们之间还少了一个充分条件命题——不熟悉的人牵走马,狗会吠叫。“草料棚的人没有被惊动”也不足以推出“狗没有吠叫”,它们之间还少了一个“狗吠叫会惊醒草料棚的人”。
这两个论据对于推出论点必不可少,但又因为种种原因论证者没有将它们表述出来,因此可以称之为隐含前提。加上了这两个隐含前提,整个论证的推理结构就完整了。就这样,通过分析推理结构,我们发现了论证的隐含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论证省略的隐含前提往往不止一两个。如果对福尔摩斯的论证再进一步追问,你会发现还有其他隐含前提,例如:那只狗当时必须在马厩,而且它没有睡着或处于其他非正常状态;当时确实有两个人在草料棚,他们听觉正常、意识清醒或容易唤醒,并且一定会如实地反映相关情况;草料棚在狗叫声的有效传播范围内……这些前提,只要有一个不成立,论点就值得怀疑。发现论证的隐含前提,并对它的可靠性进行检验,无疑是评估和改进论证的重要方法。
1.《庄子·秋水》“濠梁之辩”的典故中,惠子有一句反驳庄子的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包含着一个隐含前提,试着思考,补充图表中的隐含前提。
答案 隐含前提:异体(类)不知
(三)学会间接论证
直接举例或从其他观点出发证实或证伪某个观点,叫作直接论证。在某些情况下,直接论证的难度较大或效果不佳,就需要进行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就是间接论证的方法。
(1)排除法:既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常用到的选择方法,也是研究说话、写作时运用的逻辑推理方法或论证方法。关于排除法逻辑推理形式,我们已在本单元“活动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中探究学习过;而本单元开头揭示的《拿来主义》的论证思路,逻辑本质就是排除法。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只有自己去拿。
(2)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最初的论点。教材中用了一位学生论证《祝福》时代背景的例子:
故事一定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如果不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就不可能有“旧历”的说法,可是课文头一句就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3)归谬法: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
下面的驳论就是用了归谬法:
有人认为“君子慎其独”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语言,我们今天还使用它,会使思想倒退到封建社会去。果真如此,那我们今天所说的话,大多来自古代社会,山水草木、日月风雨且不必说,就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史为鉴”等也来自古代社会,甚至出自封建士大夫之口。照这些人的逻辑,这类语言也不能说了,那我们今天只好做半个哑巴了。
比较反证法和归谬法的区别:两者的论证推理形式相似,都运用了充分条件否定后件的推理。在证明过程中都引进了一个新的前提,都利用了推出矛盾的方法,等等。但是,二者并非同一种证明方法。
反证法假设矛盾论题,而归谬法不假设矛盾论题,这是两者在逻辑形式上的根本区别。反证法在证明时所假设的前提是与论题相矛盾的论题,论题的反对命题是不能作为反论题的,它所要证明的是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论题的实质是通过矛盾转化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反证法和归谬法在逻辑语形和语义上的不同使得我们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当然,这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也是存在的,这就是:凡是使用反证法的地方都必定用到了归谬法的程序。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才能使我们对各种论断的论证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2.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反证法的使用。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节选自《拿来主义》)
答:
答案 鲁迅首先提出了“拿来”的观点,却并没有急于从正面进行论证,接下来却假定“送去主义”是正确的——“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接下来运用类比法:与尼采类比,得出“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的结果是“发了疯”;与中国地下的煤类比,得出我们的子孙将沦为乞丐。充分证明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得出了“送去主义”是错误的这一结论,从而间接地证明了最初“拿来”观点的正确性。
3.归谬法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法。即对一错误论题不直接否定,而是先假定其真,然后据此导出荒谬的结果,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题的荒谬。
(1)下面的文段中,爱迪生可能会怎么说?请运用归谬法补写一个反问句。
一个年轻人很想成为爱迪生的助手,他找到爱迪生,并对爱迪生说:“我发明了一种能溶解一切物体的东西。”爱迪生笑着说:“那是不可能的。”年轻人问:“为什么不可能?”爱迪生说:“ ?”
(2)试按照这种归谬逻辑以及下面的例句仿写一句话,要求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说坐拥万卷书的人就是博学之人,那么书店老板一定就是世上最博学的人了。
仿写:
答案 (1)(示例)如果能溶解一切,那么又用什么容器来装它呢
(2)(示例一)如果说一直笑脸相迎的人就是幸福的人,那么小丑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示例二)如果说有资历就意味着权威,那么百岁老人就是最有权威的人了。
(示例三)如果说只要努力的人就是成功的人,那么王莽就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人了。
(示例四)如果说核电站因为有微量放射性就是肮脏的,那么微量放射性无处不在的美丽大自然就是最肮脏的了。
(四)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不妨称其为“虚拟论敌”。这个“论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可能受到的攻击,我们再进一步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能使自己的论证免于或抵御这些攻击。
例如,苏洵《六国论》开头,就通过“或曰”,引入了“虚拟论敌”,提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一疑问,再通过反驳这一疑问,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论证。我们在构思、写作议论性文章时,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论敌,与自己展开质疑问难,来完善自己的构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要求以“兼听则明”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写作者可能一下子想到齐王和邹忌、李世民和魏征等大量事例,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提纲:
论点:兼听则明。
正面的例子:“齐王纳谏”等。
反面的例子:“晁盖丧命”等。
按照这样的提纲写下去,很容易写成“观点加例子”的模式,即使材料再丰富,逻辑上还是不够周密。
现在,试引入“虚拟论敌”,想一想:这个“论敌”会从哪些方面攻击现有的论证呢?
①“兼听”就一定“明”吗?“三人成虎”“父子骑驴”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恰恰是听得越多越糊涂啊……
②“偏信则暗”能够证明“兼听则明”吗?
③齐王听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声音还不算“兼听”吗?而李世民有时听魏征一个人的就够了。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兼听?
为了应对质疑、驳斥攻击、解释反例,写作者就得对“兼听”的内涵作出阐述,对现有的例子进行分析,甚至还要主动对论点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定。由此,改进论证提纲如下:
①提出论点:兼听则明。
②阐述论点:
“兼”的目的:拓宽视野,打开思路。
“兼”的核心:在“多”,更在“异”。
③举例分析:
正:“齐王纳谏”等,分析齐王“兼听”的表现,重点突出“刺”“谏”“谤议”。
反:“晁盖丧命”等,分析不“明”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兼听”,尽量排除他因。
④进行限定(同时阐述如何兼听):
主动引入反例“父子骑驴”等,指出“听”不能代替“断”。
进一步分析:“兼听则明”的前提是听者包容与善断。
“兼听”的原则是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以上论证的改进过程还可以继续下去。只要讲逻辑,肯思考,多一个“虚拟论敌”就会少一个真实论敌。
4.请站在以下论点的立场,应对相关反例。
①论点:做事要把握好度。
反例:司马懿对诸葛亮采取的疲军之术(想方设法变慢)和霍去病对匈奴的长途奔袭(不顾一切求快),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追求极致。
②论点:理性引领人上升。
反例:凯库勒在梦境中领悟到苯的分子结构;拉康所谓的“我思,我不在”。
答:
答案 应对参考:①司马懿和霍去病的例子,看似“做事要把握好度”的反例,实际上可以让我们加深对“度”的认识:度,究竟在哪里?如何把握呢?回答是以回到事实为度。不能简单地认为不要过头、学会低调、放慢脚步、防止激进就是掌握了度,更不能机械折中,来个最高值加最低值再除以2,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境找到最好的分寸,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佳的力道,根据形势需求找到最适宜的节奏。司马懿对付诸葛亮,耐心十足,非常沉得住气,时机未到,绝不真正出手。而霍去病深入匈奴腹地,每有斩获,靠的就是快。为了快,他只带精锐的部队,只带必需的物质;他知道,有时候只要慢半个时辰,一切都会翻转过来。把握度,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②理性引领人上升,并不否定非理性有时候也可以促使人前进。白日苦思冥想无果,凯库勒在梦境中领悟到苯的分子结构;笛卡尔曾言“我思故我在”,几百年后的拉康针锋相对地提出“我思,我不在”。这些都促使我们努力思考非理性的价值与理性的限度以及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任务二 在阅读和表达活动中体会逻辑的运用
活动一 阅读典型性议论文,分析其中的逻辑链条及其他逻辑运用
逻辑是议论性文章的重要元素之一。行文的思路,或者说论点被逐步证明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文章内在逻辑链条的推展过程。读者只有梳理出这一过程,才能够真正理解作者的论证。
阅读下面的文章,体会其中的逻辑运用。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渊洁
①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②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
③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④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⑤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⑦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如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⑧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可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1.请写出全文的具体论证过程。
答:
答案 (1)提出论点(标题):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引入论敌(第①段):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阐述“输在起跑线上”的适用前提(第②段):输在起跑线上适合短程竞赛,不适合马拉松赛。
(4)指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第③段)。
(5)通过举例、比喻论证(第④⑤段):长跑需要保存实力;过早灌输与孩子年龄不相符的知识会消减孩子的兴趣,孩子很难成功。
(6)理论论证(第⑥⑦段):输在起跑线上,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7)重申论点(第⑧段):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是大智慧。
2.请在论证过程的基础上写出本文的逻辑链条。
答:
答案 引入论敌,有的放矢——限定论题,严谨周密——归谬论证,驳斥论敌,巩固论点——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再巩固论点——理论论证,三巩固论点——水到渠成,重申论点。
3.第③段在论证过程中省略了两个隐含前提,请写出来,并说明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答:
答案 隐含前提一:显然家长不愿意这样
隐含前提二:家长的期望
论证方法:归谬法
4.请写出第④段的逻辑推理过程。
答:
答案 
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则会让孩子厌恶学习;不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 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则会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小,说明教育失败了。

没有人希望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失败,所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错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确。
活动二 在辩论中体会逻辑的力量
请以“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为辩题,以小组为单位,从逻辑的角度,对辩题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辨析。
1.明确立场:根据辩题,写出正反双方的立场。
(1)正方立场:
(2)反方立场:
答案 (1)正方立场: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2)反方立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2.观点分析:以下哪些是正方观点?哪些是反方观点?(填出序号即可)
①没有温饱免谈道德;②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③不温不饱依然谈道德;④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⑤温饱之人都谈道德。
(1)正方观点:
(2)反方观点:
答案 (1)正方观点:①②
(2)反方观点:③
解析 根据必要条件的逻辑性质和推理规则,正方立场“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意味着没有温饱就不能谈道德,也意味着如果谈道德那一定是温饱的。温饱的群体和讲道德的群体是前者包含后者或两者全同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方的立场是“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要举证的是存在不温饱却讲道德的情况。温饱群体和道德群体可以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也可能是两者交叉关系;仅从逻辑的角度来说,还有可能是全异关系,当然这在现实中是很难论证的。如下图所示:
没有温饱免谈道德,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是支持正方的;不温饱且讲道德,是支持反方的。而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温饱之人都谈道德,和双方都不构成冲突。
3.概念界定:以下对“温饱”概念的界定,哪些对正方有利?哪些对反方有利?(填出序号即可)
①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②温饱就是社会上总体无衣食之困;③温饱就是或温或饱;④温饱就是既温且饱。
(1)对正方有利:
(2)对反方有利:
答案 (1)对正方有利:①③
(2)对反方有利:②④
解析 由于正方要证明“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温饱就不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努力使温饱降低到人类的生存底线。如果不温饱就难以生存的话,谈道德的难度自然加大了。因此,“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对正方有利。
由于反方要证明“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温饱也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尽量多地高过人的生存底线,即使不温饱亦有一定的生存余地;另外,反方界定温饱时可强调“社会总体上无衣食之困”,那么“不温饱”就变成了“社会上总体有衣食之困”,这并不排除“局部无衣食之困”,如此又给自己留下了较大的伸缩空间。
把温饱定义为或温或饱对正方有利,那么,不温饱就变成了既不温又不饱,在同等条件下这就要比温而不饱或饱而不温更难以谈道德。
相对于把温饱界定为或温或饱而言,界定为既温且饱对正方更加不利,既温且饱,意思就是只有两样都具备才能谈道德,无形之中抬高了谈道德的条件,论证的难度也增加了。
4.论证思路:以下论证思路是正方的还是反方的?分析这样设计论证思路的理由。
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人有理性,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
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
(1)论证思路属于:
(2)论证思路设计理由:
答案 (1)论证思路属于:反方
(2)论证思路设计理由:这样设计符合反方的论辩观点和思考。先论“谈道德”的大前提:存在是必要条件,隐含着“温饱”或“不温饱”两种可能。再论“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隐性否定了“温饱”条件。在这两步后得出结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谈道德。这隐含一个结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最后对对方的观点进行直接反驳: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而不是达到或做到了“温饱”再谈道德。
解析 教材中的论证思路部分,实际上给出的是反方的思路。首先指出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是反方相当高明的设定,因为存在显然是比温饱更加宽泛的条件,而温饱这一条件就可能被绕过。下面进一步指出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仅构成对温饱这一条件的竞争和替代,而且体现了人的特性和人的尊严。在此基础上,反方可以宣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这就彻底撇开了温饱这一条件;进而反其道而行,不仅不温饱依然能谈道德,而且“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至此,不仅攻击了对方的观点,而且亮出了自己替代性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还树起了价值高标。
5.攻防策略:以下哪些属于正方的策略?哪些属于反方的策略?(填出序号即可)
①论证不能温饱就难以生存;②论证从生存到温饱存在过渡地带;③对方举例时,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讲道德,或者指出其已处于温饱状态;④谈道德的行为尽量宽泛。
(1)正方策略:
(2)反方策略:
答案 (1)正方策略:①③
(2)反方策略:②④
解析 ①论证不能温饱就难以生存,人不能“存在”,自然不能谈道德——这是正方的策略。
②论证从生存到温饱存在过渡地带——这是反方的策略,这意味着在这个过渡地带也可以谈道德。
③对方举例时,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谈道德,或者其已处于温饱状态——这属于正方的策略。因为反方举出不温饱却谈道德的例子即可驳倒正方;而正方的化解方式或者指出这些例子中的人物已经温饱,或者指出他们未谈道德。
④谈道德的行为尽量宽泛——属于反方的策略。如上所言,正方要把反方认为道德的界定为非道德的;反方则要把正方认为非道德的界定为道德的,从而使道德的范围超出温饱的范围。
活动三 尝试写驳论文
写作任务
请根据任务完成写作。
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请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1.如何做到“符合驳论文文体特征”
(1)驳论文与立论文文体特征对比
文体 特征   驳论文 立论文
常规结构 树靶子—表态度—剖本质、指谬误或析弊端—立己论 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论证方式 驳论为主(驳主论次,先驳后立) 立论为主(立中亦可有驳)
写作重点 证伪 证实
(2)驳论文示例
坚守自觉,诚信应考(提纲)
①树靶子,表态度:有的同学认为应该由父母监考,对此我不敢苟同。临近成年,我们更应学会自觉,诚信应考。
②分析“希望考试结果公平公正”的两种心理根源,一者不相信自己,一者不相信别人;其共同点都是不知为什么学习,认为只是为了一纸成绩。
③人生可贵在于自觉。正反举例论证。
④考试在于检验,不在于排名,学习在于成为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只追求成绩或功成名就。
⑤希望大家将所有的考试看作磨砺,以自觉的心态面对考试。愿你拥有自觉与诚信,勇敢面对。
小结 驳论文体须记住,树好靶子表态度。剖析本质追根源,分析弊端归谬处。修正观点立己论,驳先立后驳为主。
2.如何做到驳论有针对性
(1)方法:
―→釜底抽薪——事理论据,虚无错误
(2)示例:
①驳论点:对此,有人提出“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的观点。我认为,此言欠妥,监考的空缺会使考试空心化。
……
考试是由命题人、考生、监考员与阅卷人共同参与的流程,缺乏任何一环都会使考试缺乏完整性。若从此反思,一场监考员缺席的考试就没有其应有的完整过程。既然连基本的完整性都无法达成,那缺乏监考,只靠自觉的过程怎会更重要呢?唯有监考员参与的考试,才可升格为标准的考试规格,才能凸显考试应有的严肃性。
厘清“考试”之概念(正本清源驳论点)
以“考试”之概念为逻辑原则衡量,发现对方强加逻辑(过河拆桥驳论证)
②驳论据:为此,有人建议由父母充任监考员,使特殊时期的考试如同往常。然而依我见,于现实,此论难以实现;于道理,此论没有必要;于长远,此论不如自觉考试有益于品格道德。……
父母监考,在现实中难保证其所谓“真实可信”。即使是学校的现场集中考试,舞弊行为也未曾消失,因此要采取宣传教育与高度监督对其进行防范。父母二人,怎及在学校时全方位监考之严密?学校正规监考尚忌惮作弊,父母又安得保证真实可信?况且全市数万参考生,其中必有家庭情况特殊,父母无法进行密切监考者,这是难以把控的。因此,此论将父母监考与结果真实相绑定,其出发点即谬误。
指出对方理论论据(前提)的不可靠(釜底抽薪驳论据)
③驳论证:对此,有人提出“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的观点。我认为,此言欠妥,监考的空缺会使考试空心化。……
依赖于“自觉”二字,实际上是对所有考生高度自觉做了理想化的预设,(剖析本质)这之中忽视了群体自觉的差异性。(以偏概全的逻辑漏洞)在考生这一群体中,有勤勉认真严肃对待的,有随性肆意轻浮对待的,更有偷鸡摸狗斜目对待的,怎能搬出所有考生都自觉的堂吉诃德式的假定呢?(举例直击以偏概全的逻辑漏洞)若是缺乏监管,后两者不就借自觉的名号,扯过一张华丽的高分皮毛,裹住知识水平低下的实体吗?这不正与考试的目的背道而驰吗?这既是“自欺”,更是“他欺”;(剖析本质)而对严肃者来说,他们虽达成了个人的自觉,但少数个体的不自觉导致考试无法反映群体的真实水平,从而使自觉者无法于群体中准确确认自己的位置。不自觉者由此从外部瓦解了自觉者的努力,考试也由此沦为闹剧。(析弊归谬)
剖析“重在自觉论”及缺乏监管作弊之本质(揭穿老底驳论点)
审视逻辑推理,直击以偏概全之漏洞(举例反击驳论证)
推导结果,消极负面(析弊归谬驳论点)
3.驳论时应注意三点
(1)有条有理。
反驳的过程尽量条理清楚。一般来说,首先要指出并分析对方的观点。对方的观点包含几个要点,如准备逐点反驳,须条理进行。如果要对论证的三要素进行全方位的驳斥,那就逐项进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2)有破有立。
否定是为了建构,揭穿错误是为了弘扬真理。驳论文的主要功能在“破”,但根本目的在“立”。没有立,驳就没有价值。驳而不立,容易让人理解为挑毛病;驳而后立,才是一种真诚的建设态度。
(3)有理有据。
要克制情绪,有理有据地展开反驳。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用事实和逻辑的力量说服人。反驳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真相和寻求正义,不是压倒别人和维护自己。甚至在很多时候,反驳并不一定以某一方的落败而告终,大家充分表达个人立场,然后在不同意见的碰撞和交锋中取得共识,共同进步。
参考例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