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人教版化学九(下)第11单元 盐 化肥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是有关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及图象,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②实验能用于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③实验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可能因为盐酸太浓
D.④图象中a点所对应溶液中的阴离子可能是Cl-和CO32-
2、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镁等物质。有人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B是Mg(OH)2,试剂X为盐酸
B.操作Ⅰ和操作Ⅲ的操作方式完全相同
C.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
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aOH溶液换成石灰乳,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镁的产量
3、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硫酸钾 B.碳酸氢铵 C.磷矿粉 D.硝酸钾
5、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
A.用pH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溶液
B.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用普通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9.5
D.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1
6、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除杂和鉴别的认识 B.对生活常识的认识
①用Ca(OH)2溶液除去NaOH中少量的Na2CO3 ②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 ③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①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预防CO中毒 ②液化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性质与用途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
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来吸附毒气 ②因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 ③因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有色的光可制成各种电光源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②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A. A B. B C. C D. D
7、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酸钙
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氯化钙
D.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
8、下列化肥:尿素、磷矿粉、氯化铵,按下列方法,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 )
A.看颜色,与碱混合 B.溶解性,闻气味
C.看状态,溶解性 D.闻气味,与碱混合
9、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
①沿漏斗壁倾倒液体;②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不动;
③液体倒入太快,超过滤纸边缘; ④原液溅入烧杯中;⑤烧杯中有污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10、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 g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 g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 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 g时,溶液呈中性
11、实验探究需要仔细观察。对下列实验观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把适量的硝酸铵固体加入一定量水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1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B. 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
C.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D. 用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二、填空题。
13、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 (填离子符号)。
(2)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溶质 。若要验证这种可能含有的溶质,不宜使用 (填字母)。
A.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硫酸铵 D.氯化钠
14、小红家是农场种粮大户,小红经常利用所学知识帮父母解决实际问题。
(1)今春垦区普遍低温,小红建议适当增加下列化肥中_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施用量,以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
A.NH4Cl B.K2SO4 C.Ca(H2PO4)2
(2)她用pH试纸测得自家土壤浸出液的pH为5,应施用________来改良土壤.她告诉父母该物质不能与硝酸铵等铵态氮肥共同施用,否则会________。
(3)她还要帮助父母配制100kg 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需称量________kg氯化钠。
1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完全反应后试管中残存的固体是________ ,应采用________方法将残存固体混合物分离。
16、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固体A与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②时,当
即可停止加热。
(2)固体B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则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3)溶液a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17、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PM 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__性。
(2)“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 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3)家庭装修时,在卫生间安装太阳能沐浴器,它是把太阳能转化为 ________能。
(4)硝酸钾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肥料,硝酸钾属于 ________肥。
18、如图是某同学搭配的蒸发装置。
(1)写出图中带编号的仪器名称:
a 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经老师检查后,发现这个装置有错误,请你告诉这位同学.该装置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
(3)该装置适用于________物质和________的分离.例如从________中提取________。
(4)当加热到b中________时,停止加热.让b上的余热来完成最后的蒸发。
三、推断题。
19、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__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个)。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________(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
四、实验题。
20、21世纪初的某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
(2)可用___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无水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五、计算类综合题。
21、把萝卜块放入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把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这些都是生活常识,其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启迪我们去思考。
(1)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
(2)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5%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毫升?
2022春人教版化学九(下)第11单元 盐 化肥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是有关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及图象,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②实验能用于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③实验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可能因为盐酸太浓
D.④图象中a点所对应溶液中的阴离子可能是Cl-和CO32-
【答案】B
2、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镁等物质。有人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B是Mg(OH)2,试剂X为盐酸
B.操作Ⅰ和操作Ⅲ的操作方式完全相同
C.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
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aOH溶液换成石灰乳,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镁的产量
【答案】B
3、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答案】C
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硫酸钾 B.碳酸氢铵 C.磷矿粉 D.硝酸钾
【答案】C。
5、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
A.用pH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溶液
B.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用普通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9.5
D.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1
【答案】D
6、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除杂和鉴别的认识 B.对生活常识的认识
①用Ca(OH)2溶液除去NaOH中少量的Na2CO3 ②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 ③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①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预防CO中毒 ②液化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性质与用途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
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来吸附毒气 ②因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 ③因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有色的光可制成各种电光源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②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7、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酸钙
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氯化钙
D.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
【答案】D
8、下列化肥:尿素、磷矿粉、氯化铵,按下列方法,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 )
A.看颜色,与碱混合 B.溶解性,闻气味
C.看状态,溶解性 D.闻气味,与碱混合
【答案】A。
9、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
①沿漏斗壁倾倒液体;②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不动;
③液体倒入太快,超过滤纸边缘; ④原液溅入烧杯中;⑤烧杯中有污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D
10、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 g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 g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 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 g时,溶液呈中性
【答案】B
11、实验探究需要仔细观察。对下列实验观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把适量的硝酸铵固体加入一定量水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答案】C。
1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B. 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
C.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D. 用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答案】B
二、填空题。
13、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 (填离子符号)。
(2)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溶质 。若要验证这种可能含有的溶质,不宜使用 (填字母)。
A.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硫酸铵 D.氯化钠
【答案】(1)OH- (2) (3)NaOH D
14、小红家是农场种粮大户,小红经常利用所学知识帮父母解决实际问题。
(1)今春垦区普遍低温,小红建议适当增加下列化肥中_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施用量,以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
A.NH4Cl B.K2SO4 C.Ca(H2PO4)2
(2)她用pH试纸测得自家土壤浸出液的pH为5,应施用________来改良土壤.她告诉父母该物质不能与硝酸铵等铵态氮肥共同施用,否则会________。
(3)她还要帮助父母配制100kg 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需称量________kg氯化钠。
【答案】(1)C ; (2)熟石灰;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3)16
1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完全反应后试管中残存的固体是________ ,应采用________方法将残存固体混合物分离。
【答案】氯化钾和二氧化锰;过滤
16、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固体A与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②时,当
即可停止加热。
(2)固体B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则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3)溶液a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答案】
(1) 大量晶体析出
(2)H2O (3)Na2SO4 NaCl
17、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PM 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__性。
(2)“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 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3)家庭装修时,在卫生间安装太阳能沐浴器,它是把太阳能转化为 ________能。
(4)硝酸钾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肥料,硝酸钾属于 ________肥。
【答案】(1)吸附; (2)单质; (3)热; (4)复合
18、如图是某同学搭配的蒸发装置。
(1)写出图中带编号的仪器名称:
a 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经老师检查后,发现这个装置有错误,请你告诉这位同学.该装置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
(3)该装置适用于________物质和________的分离.例如从________中提取________。
(4)当加热到b中________时,停止加热.让b上的余热来完成最后的蒸发。
【答案】(1)玻璃棒;蒸发皿;铁圈;酒精灯
(2)垫上石棉网间接加热;蒸发皿可直接加热
(3)可溶性固体;液体;食盐水;食盐
(4)出现较多量的固体
三、推断题。
19、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__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个)。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________(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
【答案】(1)①蓝 ②Na2CO3+H2O+CO22NaHCO3
③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
(2)①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 ②Fe2O3(合理即可)
四、实验题。
20、21世纪初的某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
(2)可用___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无水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1)玻璃棒 (2)肥皂水 (3)加热煮沸 (4)②③
【解析】(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玻璃棒;(2)硬水加肥皂水生成的泡沫少,软水加肥皂水生成的泡沫多,所以可以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
(3)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的加热煮沸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答案为:加热煮沸;
(4)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会污染水体;随意弃置废旧电池时,其中的重金属能够污染水体;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时会污染水体;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会污染水体。故答案为:②③。
五、计算类综合题。
21、把萝卜块放入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把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这些都是生活常识,其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启迪我们去思考。
(1)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
(2)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5%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毫升?
【答案】(1)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自然形状
(2)需加水400毫升。
【解析】(1)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与人体组织的浓度一致,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要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自然形状,以防止因吸水或失水而变形;
(2)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g×4.5%=(100g+x)×0.9% x=400g(合400mL)。
故答案为:(1)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自然形状;(2)需加水4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