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铜仁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9 08:0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贵州省铜仁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小球A、B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30°不变,则外力F的大小(  )
A.可能为 B.可能为
C.可能为 D.可能为mg
2.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A与B不粘连。现对物体A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A、B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乙图PQ段拉力F逐渐增大
B.在乙图QS段属物体减速上升
C.位移为x1时,A、B之间弹力为
D.位移为x3时,A、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二、单选题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一段距离l.在此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f,则(  )
A.拉力对小车做功为Flcosα
B.支持力对小车做功为Flsinα
C.阻力对小车做功为-Ff l
D.重力对小车做功为mg l
4.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体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A的质量m=2 kg,物体B的质量M=3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现对物体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为使物体A与物体B相对静止,则恒力的最大值是(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10 N B.15 N C.20 N D.25 N
5.匀变速直线运动可用右图所示的图像来表示,从图像可知(  )
A.该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B.该运动是加速度减小的运动
C.物体在做匀加速运动 D.物体速度变化快慢是不均匀的
6.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炮弹在空气中的实际飞行轨迹不是抛物线,而是“弹道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为不考虑空气阻力情况下炮弹的理想运动轨迹,O、a、b、c、d为弹道曲线上的五点,其中O点为发射点,d点为落地点,b点为轨迹的最高点,a、c为运动过程中经过的距地面高度相等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b点时,炮弹的动能为零
B.到达b点时,炮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炮弹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
D.炮弹由O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小于由b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
7.最先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笛卡尔
8.如图所示,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石块c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B.石块b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D.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三、实验题
9.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砝码和砝码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砝码和砝码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砝码和砝码桶,先轻推小车,然后给打点计时器通电,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D.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砝码和砝码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除了上述平衡摩擦力之外,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 _____m乙 ,μ甲 ________ 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某小组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所示,改装时带滑轮的长木板和弹簧测力计均水平固定.
①在用改装后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C.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D.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②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 F图线如图所示,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10.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要使两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_
A.每次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请选择合适的标度在如下图方框中作图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 )。
四、解答题
11.滑雪是人们喜爱的冬季运动项目。某同学以的初速度沿的直雪坡匀加速滑下。已知雪坡的倾角,该同学连同装备总质量,运动中所受阻力,取。求该同学:
(1)末的速度大小;
(2)在坡道上滑行的时间。
12.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平直公路边,当警察发现从旁边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前去追赶,经,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若警车最大速度可达,问:
(1)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起来后多长时间追上货车;
(3)警车追上货车后,警察示意货车驾驶员停车,货车立刻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减速运动,警车也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减速运动,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再一次相遇。
13.一个光滑小球用绳子拴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其重力大小为G,绳子与竖直墙面的夹角为θ。求:
(1)小球对墙面的压力;
(2)若拴小球的绳子变长,绳子所受到的拉力大小如何变化。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BCD
【解析】
【详解】
对AB两球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G=2mg,OA绳子的拉力T以及拉力F,三力平衡,将绳子的拉力T和拉力F合成,其合力与重力平衡,如图
当拉力F与绳子的拉力T垂直时,拉力F最小,最小值为(2m)gsin30°,即mg;由于拉力F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从理论上讲,拉力F最大值可以取到任意值;题中BCD的值都大于mg,故都有可能;
故选:BCD。
2.AC
【解析】
【详解】
A.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弹簧的弹力向上,大小为:

随物体的向上运动,弹簧伸长,形变量减小,弹簧的弹力减小,而PQ段的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设弹力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减小,所以F增大。故A正确;
B.在乙图QS段,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方向仍然与开始时相同,所以物体仍然做加速运动,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B错误;
C.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弹簧的弹力:
当弹簧伸长了x1后,弹簧的弹力:
以B为研究对象,则:
得:

故C正确;
D.P到Q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得:

Q到S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均匀减小,


联立①②③得:

故D错误;
故选AC。
3.C
【解析】
【详解】
A.根据力做功的公式:
其中θ为力与位移的夹角,所以拉力做功为:
故A错误.
BD.支持力和重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不做功,故B错误,D错误.
C.根据力做功公式可知阻力做功为:
故C正确.
故选C
4.A
【解析】
【分析】
物体A和B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先隔离A分析,再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详解】
当F作用在物体B上时,A、B恰好不滑动时,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对物体A,有
对整体进行分析有
联立解得
故选A。
【点睛】
物体A和B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5.A
【解析】
【详解】
ABD.v-t图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像可知斜率保持不变,该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所以速度的变化快慢是均匀的,故A正确,BD错误;
C.由图像可知速度在减小,所以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故选A。
6.D
【解析】
【详解】
A.到达b点时,炮弹仍有水平速度,则炮弹的动能不为零,选项A错误;
B.到达b点时,除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外还受到水平方向的空气阻力作用,则此时炮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下的,选项B错误;
C.从a到c炮弹要克服阻力做功,则炮弹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选项C错误;
D.当炮弹由O点运动到b点时,竖直方向
由b点运动到d点的竖直方向

根据
可知炮弹由O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小于由b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选项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最先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科学家是伽利略,B正确。
故选B。
8.A
【解析】
【详解】
A.c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则桌面对石块e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A正确;
B.b受到重力、c对b的支持力,a对b的压力以及a对b的摩擦力,共4个力作用,B错误;
C.以三块作为整体研究,则石块c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C错误;
D.石块b对a的支持力属于弹力的性质,a受到的重力属于重力的性质,两个力性质不相同,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性质相同, D错误。
故选A。
【点睛】
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运用,掌握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注意b对a的作用力是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分析 a与b的接触面不水平,对a受力分析,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判断D选项,根据平衡条件判断b受到力的个数,对abc整体受力分析,即可分析AC选项。
9. D 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小于 大于 AB ;
【解析】
【详解】
(1)[1]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砝码和砝码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故选D。
(2)[2]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除了上述平衡摩擦力之外,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3)[3][4]当没有平衡摩擦力时有:
T-f=ma

a=T-μg
即图线斜率为,纵轴截距的大小为μg。观察图线可知m甲小于m乙,μ甲大于μ乙;
(4)①[5]A、打点计时器运用时,都是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A正确;改变砂和砂桶质量,即改变拉力的大小,打出几条纸带,研究加速度随F变化关系,故B正确;本题拉力可以由弹簧测力计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小桶(包括砂)的质量远小于车的总质量,故CD错误.故选AB。
②[6]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此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F合
故小车质量为。
10. 橡皮筋 弹簧测力计 ACD 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1][2]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弹簧测力计和橡皮条;
(2)[3]要使两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满足每次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故选A.
(3)[4]作图如图
11.(1);(2)6s
【解析】
【详解】
(1)同学的加速度,受力如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根据
解得末的速度大小
(2)在坡道上滑行的时间,根据
解得
舍去
12.(1)42m;(2)14s;(3)4s
【解析】
【分析】
【详解】
(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警车发动起来后速度达到货车速度用时
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2)设警车发动起来后t时间追上货车,警车发动起来后速度达到最大用时
此时两车间距离为
(3)假设警车在停车前就与货车再次相遇,则有
解得
此时警车的速度恰好为零,故再经过4s两车再一次相遇。
13.(1);(2)变小。
【解析】
【详解】
(1)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作出受力示意图:
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小球对墙面的压力;
(2)由可知,若绳子变长,θ变小,cosθ变大,T变小。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