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9 10:2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如图所示,斜面体M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推力F推物块,但物块静止,而斜面体亦静止不动,则斜面体(  )
A.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左 D.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2.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c=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则( )
A. B.
C.ce=9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二、单选题
3.在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包揽了蹦床项目的两枚金牌,蹦床运动中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动作,右图中记录的是一运动员从空中落下与蹦床接触又被弹起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象可知( )
A.运动员与蹦床接触的时间为从到
B.在和时刻,运动员受到蹦床给他的弹力最大
C.在时刻运动员所受合力为零
D.在时刻运动员受到蹦床给他的弹力大于自身体重的倍
4.关于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为参考系
B.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C.若一段时间内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则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5.如图所示,小球A系在竖直向下的细绳下端,球恰好又与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A所受力个数是
A.二个 B.一个 C.三个 D.四个
6.假设帆船从静止开始起动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能反映这个运动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和 ,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和 .上面的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栓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上述过程中,木块移动的距离和 木块移动的距离分别是( )
A.;
B.;
C.;
D.;
8.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上,都能够使物体恰好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其中哪个选项中F1 与F3 的合力最大( )
A.F1=4N、 F2=5N、F3=3N B.F1=5N、F2=10N、F3=8N
C.F1=6N、 F2=7N、F3=11N D.F1=9N、F2=4N、 F3=12N
9.如图所示,人站在自动扶梯上随自动扶梯匀速斜向上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人受到的力(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所示,某物体同时受到共面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坐标纸小方格边长的长度对应大小的力。甲、乙、丙、丁四种情况中,三共点力的合力(  )
A.甲图最小 B.乙图为
C.丙图为 D.丁图为
11.小明和小红共同将10N的重物从地面抬起来,他们需要施加的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4N和4N B.5N和5N C.6N和6N D.7N和7N
12.如图所示的情景,在生活与生产中会有,同学们可能不常见,但它却能考查同学们对弹力、摩擦力的理解情况。重为G的木棒,可绕光滑轴O自由转动,现将棒搁在表面水平且粗糙的小车上,小车原来静止。如果用水平力F拉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则关于棒受到的小车的摩擦力、弹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力方向沿棒斜向左上方
B.弹力方向垂直棒斜向右上方
C.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棒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三、实验题
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在另一端系上两根绳套,并采用两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且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将橡皮条与绳套的结点拉至O点。记录下两个力的大小与方向。如图甲所示。第二次再用一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勾住一个绳套,将橡皮条与绳套的结点拉至O'点,记录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
(1)若第一次拉至O点时,两根绳子上的拉力均为3 N。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第二次的O'点与第一次的O点必须重合
C.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会引起实验误差
D.实验中,第一次拉至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取6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2)若保持橡皮条被拉至O点不动,F2的方向不变。改变F1的大小和方向,在F1和F2之间的夹角由锐角逐渐变大为钝角的过程中,F1的大小将______。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已知打点频率为50Hz)
(1) 实验时下面的步骤先后顺序是________.
A.释放纸带    B.打开打点计时器
(2) 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 已知纸带上记录的点为打点计时器打的点,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4) 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5.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线上沿同一方向运动,甲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计时时起,乙在甲后做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甲车恰好不碰上乙车,求关闭油门时甲车离乙车多远?
16.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块A和悬挂的物块B均处于静止状态。轻质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斜面倾角ɑ=37°,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5kg、mB=3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500N/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弹簧的伸长量x;
(2)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AC
【解析】
【详解】
AB.以M和m整体为研究对象,无推力F时,整体受重力(m+M)g、支持力FN1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有
FN1=(m+M)g.
施加推力F后,整体受重力(m+M)g、地面的支持力FN2和推力F的作用,设斜面的倾角为θ,则竖直方向,有
FN2=(m+M)g+Fsin θ
故FN2>FN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斜面对地面的压力也要增大,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CD.推力F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向右的分力,若整体平衡,地面一定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睛】
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虽然物体在运动,但由于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故两物体可以看作整体处理.
2.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加速度为,则从a到c有

物体从a到d有


解得
根据速度公式
可得
从a到b有
解得
故AB错误;
C.根据速度公式
可得
则从d到e有


故C正确;
D.根据
可得从d到e的时间为
故D正确;
故选CD。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
本题对运动学公式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所有的运动学公式不仅要熟悉而且要熟练,要灵活,基本方法就是平时多练并且尽可能尝试一题多解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运动员接触蹦床后到离开蹦床前,加速度均在变化,即v-t图线的斜率在变化,由题图可知,t1~t5时间内运动员与蹦床接触,t3时刻运动员速度为零,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运动员受到蹦床的弹力最大,合力最大,故ABC均错误;
D.由图中比较t3时刻与0~t1时间内图线斜率可知,t3时刻运动员的加速度方向向上,且
再由
可得
故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详解】
A.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考系,A错误;
B.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要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来判断,B错误;
C.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C正确;
D.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叫匀变速运动,曲线运动可能为匀变速运动,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但其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为匀变速运动,D错误。
故选C。
5.A
【解析】
【详解】
细绳竖直拉紧,说明细绳对小球的力为竖直方向,假设小球受斜面的弹力则弹力一定垂直于斜面向上,而重力竖直向下,拉力向上,则三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故小球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小球一定不受斜面的弹力,故小球只受重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两个力,故A正确BCD错误;
6.C
【解析】
【详解】
A.图表示帆船以一定的初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与帆船的运动情况不符,故A错误;
BD.根据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BD两个图象均表示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与帆船的运动情况不符,故BD错误;
C.图表示帆船先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与帆船的运动情况相符.故C正确.
7.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开始时:设上面弹簧压缩的长度下面弹簧压缩的长度,则有,,得到,,当上面的木块刚离开上面弹簧时,设弹簧压缩的长度,则有,得到,所以在这过程中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考点:胡克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处理含有弹簧的平衡问题能力,也可以直接由胡克定律根据求解.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平衡条件推论:三个力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所以F1与F3的合力大小与F2大小相等,求F1 与F3 的合力最大即F2的力最大。
故选B.
9.B
【解析】
【详解】
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受到重力和扶梯的支持力.由于人随扶梯一起匀速运动,合力为零,若扶梯对人有摩擦力,摩擦力一定沿水平方向,则人受到三个力,合力不为零,人将不做匀速运动,与题设条件矛盾,则人不受摩擦力.所以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
A.1个,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2个,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3个,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4个,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
【详解】
对四个方格坐标系中建立水平竖直的坐标系,分解各个力到坐标系上,再在坐标系上合成各个力可求出合力,有
方向竖直向上;
方向斜向右下;
方向斜向左上;
方向斜向左下;
则丁图的合力最小为1N。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由于要将10N的重物从地面抬起来,故两个力的合力应大于等于10N,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解析】
【详解】
AB.由题意可知,棒受到的弹力方向垂直于小车面竖直向上,故AB错误;
CD.由题意可知,棒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3. B D
【解析】
【详解】
(1)[1] A.本实验是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由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性可知,实验结果与绳长无关,所以两根细绳不必是等长的,A错误;
B.第二次的O'点与第一次的O点必须重合,说明合力与两分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B正确;
C.弹簧测力计是水平拉动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会引起实验误差,C错误;
D.实验中,第一次拉至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不宜太小,取60°~100°为宜,可不一定取60°,取60°也不一定方便求出合力的大小,D错误。
故选B。
(2)[2]若保持橡皮条被拉至O点不动,即保持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F2的方向不变。改变F1的大小和方向,在F1和F2之间的夹角由锐角逐渐变大为钝角的过程中,F1的大小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F1的大小将先减小后增大,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 BA 左 1.17m/s 9.75m/s2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空气阻力
【解析】
【分析】
(1)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实验步骤要求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释放纸带;
(2)纸带与重物相连的那端最先打点,故点的分布比较密集些;
(3)求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可用与之前后相邻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代替,求加速度可以用加速度的定义式a=求解,也可以根据a=求解;
(4)由于实验过程中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和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等作用,所求加速度的值偏小.
【详解】
(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步骤,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顺序为:BA;
(2)纸带与重物相连的那端最先打点,故点的分布比较密集些,所以重物连接在纸带的左端;
(3)

(4)由于实验过程中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和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等作用,所求加速度的值偏小.
【点睛】
本题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注意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能熟练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要知道实验过程中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和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等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5.4m
【解析】
【详解】
当乙车减速到与甲车速度相等时所用的时间
此过程乙车的位移为
甲车的位移
由甲乙两车的位移关系得

16.(1)0.08m;(2)20N,沿斜面向下
【解析】
【详解】
(1)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B的重力和弹簧的弹力FT的合力与绳子拉力等大反向
解得
根据胡克定律
解得
(2)设绳子拉力为F,则
解得
F=50N
物体A沿斜面的分量
由于
解得
f=20N
沿斜面向下。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