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自贡市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9 10: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自贡市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如图所示,木箱放在传送装置的水平台阶上,在木箱随台阶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B.木箱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C.台阶对木箱没有摩擦力作用 D.台阶对木箱的作用力方向斜向上
2.在水平路面上,一辆匀速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若突然发现瓶中气泡向左移动,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加速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C.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 D.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3.我国已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并着手实施登月计划,在载人空间站围绕月球沿圆周轨道运行时
A.宇航员所受合外力总为零
B.宇航员所受重力总为零
C.宇航员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D.载人空间站离月球越远,宇航员所受到重力越小
二、单选题
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37°(sin37°=0.6,cos37°=0.8)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0.6 B.0.625 C.0.75 D.0.8
5.一辆汽车正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到红色信号灯便立即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开始制动后前5s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A.37.5m B.40m
C.162.5m D.297.5m
6.一质点在a、b两点之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当在a点初速度为v时,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t,当在a点初速度为2v时,保持其他量不变,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t′,则( )
A.t′> B.t′= C.t′< D.t′=t
7.物块从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冲上足够长的倾角为θ的斜面,其加速度大小为a1;物块到达斜面最高点后又以加速度大小a2返回斜面底端。已知a1:a2=2:1,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
A.tanθ B.cosθ C.tanθ D.cosθ
8.实验室用滑轮、小车、打点计时器、砂桶、细线、纸带等实验器材组成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完成多个力学实验,利用该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影响
B.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使砂和砂桶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关系”时每次改变小车质量之后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关系”时要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细线与木板平行
9.未来“胶囊高铁”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胶囊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漂浮”在真空管道中,由于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其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5000km/h.若工程人员对胶囊高铁”在A城到B城的一个弯曲路段进行了测试,行驶了121.7km,用时6min.则(  )
A.“胶囊高铁”不能看成质点
B.6min是时间间隔
C.“胶囊高铁”列车在真空管道中不受重力作用
D.“121.7km”指位移
10.如图所示,重物G用OA和OB两段等长的绳子悬挂在半圆弧的架子上,B点固定不动,A端由顶点C沿圆弧缓慢向D移动,在此过程中,绳子OA上的张力将( )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三、实验题
11.如图所示为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各计数点在纸带上已经标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用刻度尺测得AC间、DF间的距离分别为3. 70 cm、11. 22 cm,则打E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 (以上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图甲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请完成实验操作与记录:
①将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ac挂一重物G,如图虚线所示,记录:
测力计A 的读数F0.
②用弹簧测力计B的挂钩拉另一细线的b端,该细线的另一端系在细线ac上的O点处,手持测力计B保持水平方向缓慢向左拉,到达如图所示位置,记录:O点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细线Oc的方向.
③某同学已作出FA、FB和FA、FB的实际合力F′的图示,请在图乙中作出FA、FB的理论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用网兜把一篮球挂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的A点,篮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已知篮球的质量是600g,直径是24.6cm,AB间的距离是16.4cm, AC为悬绳,不计网兜和悬绳的质量(cos37°=0.8, sin37°=0.6 ) 求∶
(1)悬绳AC对篮球的拉力大小;
(2)墙壁对篮球的支持力大小。
14.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5kg的物块在水平拉力F=15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已知摩擦因数.求: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少?
(3)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在前10s内的位移?
(4)若在第10秒末撤去拉力F,则物体还能移动多大位移?
15.重为4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0.25,如果分别用70 N和150 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多大 (设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16.小球从斜面AB上由静止释放,释放点距B点10m,小球沿AB斜面向下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然后沿BC水平面运动,越过C点后冲上CD斜面,以7m/s2的加速度沿CD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在CD斜面向上运动的最远距离为7m,AB、CD斜面足够长,小球在两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均保持不变,每次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均不受影响,B、C两点相距2m远,小球在BC水平面上始终做匀减速运动.求:
(1)小球第一次到达B点的时间;
(2)小球在BC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小球最终在BC面上停止运动,停止处距C点的距离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A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平衡的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合力为0。
【详解】
木箱随台阶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为零,即重力和支持力平衡,不受摩擦力作用,台阶对木箱的作用力竖直向上,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2.B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水的密度比气泡的密度大得多,同体积水的质量比气泡大得多,当小车突然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运动时,水向右运动,气泡向左运动,故AD错误;BC正确。
故选BC。
3.CD
【解析】
【详解】
A.宇航员所受合外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为零,A错误;
B.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但宇航员仍受重力的作用,不为零,B错误;
C.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C正确;
D.根据可知,载人空间站离月球越远,即r越大,宇航员所受到重力越小,D正确.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题意可知,当板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30°时,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应的静摩擦力为
当板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37°时,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对应的滑动摩擦力

解得
故选B。
5.B
【解析】
【详解】
汽车的初速度v0=72km/h=20m/s,末速度为0,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汽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4s车已停,5s的位移等于4s的位移,即,故B错误,A、C、D错误;
故选B.
【点睛】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后的位移.
6.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题意作出对就的图象如图所示;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所以初速度为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为时的位移的时间应该在至之间,即说明.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运用
【名师点睛】本题中若用公式法解析,过程将非常复杂,故应用图象的性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分别作出两种情况下的图象,由图象得出两种情况下的运动位移关系,结合题意明确第二次的时间与第一次时间的关系.
7.C
【解析】
【详解】
物块从斜面底端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物块从斜面最高点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由于,根据以上各式,解得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
【详解】
AB.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只需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无需考虑摩擦力,也不需考虑小车受到的合力是否等于绳子的拉力,故也不需要使砂和砂桶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AB错误;
C.在“探究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关系”实验过程中,在平衡摩擦力时,利用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来平衡摩擦力,即
质量抵消,所以每次改变小车质量之后不要平衡摩擦力,故C错误;
D.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关系”时为了使得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要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细线与木板平行,故D正确。
故选D。
9.B
【解析】
【详解】
A.研究“胶囊高铁”列车从 A 城到 B 城的路程时,列车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将它看成质点,故A错误;
B.6min是时间间隔,故B正确;
C.“胶囊高铁”列车在真空管道中依然受到受重力作用,故C错误;
D.“121.7km”指的是列车通过的路程,故D错误.
10.D
【解析】
【详解】
解:对O点受力分析,抓住两根绳的合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OB绳拉力方向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如图,知OA绳上拉力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为物体平衡条件的一个应用:动态分析,处理这个类型的题需要找出不变的物理量,然后作图或找变化的物理量与不变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再加以分析,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11. 0.561 1.25
【解析】
【详解】
[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则T=0.10s;
打E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物体在DF间的平均速度:
[2]根据速度与时间关系可以得到加速度为:
12. 测力计A的读数 测力计B的读数 细线Oa的方向 细线Ob的方向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1][2][3][4]明确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了解具体实验步骤以及具体的操作,尤其注意在记录力时不但要记录大小还要记录方向,因此该实验中需要记录的除O点位置之外,还应当记录:测力计A的读数、测力计B的读数、细线Oa的方向、细线Ob的方向.
故答案为测力计A的读数、测力计B的读数、细线Oa的方向、细线Ob的方向.
②[5][6]以表示FA、FB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所表示的力就是合力实验值的大小和方向,如图F所示.
通过实验可知,以FA、FB组成平行四边形的对交线与合力F基本等大反向,因此可以得出 结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3.(1)7.5N;(2)4.5N
【解析】
【分析】
【详解】
(1)篮球受力如图
由几何关系,有

θ=37°


(2)墙壁对蓝球的支持力大小
FN=mgtanθ=0.6×10×0.75N=4.5N
14.(1)10N(2)1m/s2(3)50m(4)25m
【解析】
【详解】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
解得
a=1m/s2.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前10s内的位移为:
(4)10s末的速度:
v=at=10m/s
撤去拉力F后物体的加速度:
还能滑行:
15.由题意得最大静摩擦力fm="μN=μG=100N "
用70N 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受静摩擦力f1="70N "
用150N 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受滑动摩擦力f2="100N"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最大静摩擦力F=μFN=0.25×400 N=100 N,
推力为70 N时,木箱不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70N.
推力为150 N时,木箱相对地面运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F=μFN=100 N
考点:摩擦力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求解方法,当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为滑动摩擦力;当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为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
16.(1)2s;(2)0.5m/s2;(3)距C点2m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从释放小球到第一次到达B点过程
x1=a1·t2 2分
t=2s 1分
(2)小球第一次到达B点速度
vB=a1·t=10m/s 1分
小球第一次冲上CD斜面向上运动过程,过C点的速度
vC2=2a2·x2 1分
vC=7m/s
第一次从B运动到C过程
vC2—vB2=2a/x 1分
a/=-0.5m/s2 1分
大小为0.5m/s2
(3)将小球在B、C间的往复匀减速运动等效为单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总位移为x/
vB2=2a/x/ 1分
x/=100m 1分
小球停在B点处,距C点2m 1分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