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苏市高一(下)入学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乌苏市高一(下)入学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9 10: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疆乌苏市高一(下)入学检测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如图所示,5块质量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当用力F推第1块木块使它们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意相邻两块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为F
B.由右向左,两块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依次变大
C.第2块木块与第3块木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为
D.第3块木块与第4块木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为
2.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路面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这两质点在0~3s内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s时,甲、乙两质点位移相等
B.t=2s时,甲、乙两质点位移相等
C.甲质点的加速度比乙质点的加速度大
D.t=3s时,乙质点的速度是2.5m/s
3.小明站在匀速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如图所示.关于小明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弹力、摩擦力
B.小明所受的弹力等于重力
C.小明所受的摩擦力为零
D.小明所受的合力沿扶梯向上
4.有一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何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将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和细绳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变大 C.变大 D.变小
二、单选题
5.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体(  )
A.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B.在0到5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10m
C.第1s内与第5s内加速度方向相同
D.在0到2s末的时间内,加速度为1m/s2
6.下列情况中的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卫星绕地球运行规律时的卫星
B.研究做花样滑冰动作时的运动员
C.研究地球自转规律时的地球
D.研究通过一座铁路桥时间时的火车
7.高层建筑的外墙清洗通常由“蜘蛛人”完成,如图“蜘蛛人”完成清洗工作后,随着吊绳的下方而缓慢下降,吊绳上端悬挂在外墙顶部边沿,下端系在“蜘蛛人”身上,若下降过程中吊绳下端点保持与墙面距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吊绳的拉力随着吊绳的下放而变小
B.墙壁对清洁工的支持力随吊绳下放而变大
C.清洁工的重力和吊绳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清洁工受的支持力和墙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8.在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质量不同的铁球,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铁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
B.两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C.质量小的铁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
D.因为不知道球是实心还是空心,无法比较时间
9.如图所示是小芸与同学们在“阳光体育活动”中训练排球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垫球时,手感觉疼,说明球与手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B.球垫起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始终受到向上的力作用
C.球垫起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D.球下落过程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球的惯性越来越大
10.如图所示,套在两光滑竖直杆上质量分别为mA、mB的小球A、B,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细绳连接,静止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不计一切摩擦.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mAsinα=mBsinβ B.mAsinβ=mBsinα
C.mAcosα=mBcosβ D.mAcosβ=mBcosα
11.一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 F1 、 F2 、 F3共同作用,其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合 力大小是( )
A.0 B.2F1 C.2F3 D.2F2
12.下列物理量不是矢量的是( )
A.磁感应强度 B.电场强度
C.电流强度 D.安培力
三、实验题
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作出的力图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填“”、“”)一定和细线OA共线。若实验中某同学取、互相垂直来做实验,则在保持结点O及、的夹角不变的情况下,使、逆时针转过一角度,则的大小将__________,的大小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再变小”、“先变小再变大”)
四、解答题
14.如图,AB为光滑斜面,BC为粗糙斜面,两斜面的倾角均为37°,且斜面底部B处平滑连接,质量为m=2kg的物体从高为h=1.25m的A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运动到BC斜面上最终停止在C处.设物体与BC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体与BC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5,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物体在B处的速度大小vB;
(2)物体在BC斜面上的运动时间t;
(3)若BC斜面的倾角可在0~60°范围内变化,请分析并说明物体从A处释放后在BC斜面上可能的运动情况.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0.4kg的纸箱在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推力F=10N,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sin37° =0.6,cos37° =0.8,g=10m/s2)求:
(1)若纸箱匀速运动,求纸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动摩擦因数为第一问中的数值,当F=20N时,求纸箱的加速度大小。
16.在《爸爸去哪儿》的综艺节目中,在宁夏中卫沙坡头(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处,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有一场滑沙的娱乐活动,可简化为理想模型,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是平滑连接的,滑板与两滑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不计空气阻力,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m=60kg,g取10m/s2,斜坡倾角θ=37°,(sin37°=0.6,cos37°=0.8),求:
(1)人在斜坡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人在斜坡上滑行的时间和在直道上滑行时间的比值是多少?
(3)若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A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s=50m,为确保人的安全,假如你是设计师,你认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对高度h应有怎样的要求?
17.一条铁链长5 m,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铁链经过悬点正下方25m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取g=10m/s2)
五、填空题
18.如图是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 的纸带.纸带上面每打一点的时间间隔是 0.02s,且每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计 时点未画出.已知记数点之间的距离:S1=1.2cm,S2=2.4cm,S3=3.6cm,S4=4.8cm.
则:①记数点 3 对应的小车速度v3=_____________ m/s;
②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m/s2;
③记数点 0 对应的小车速度v0=_____________m/s.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BC
【解析】
【详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5ma

以1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N12=m a

以12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N23=2m a

以123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N34=3m a

以1234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N45=4m a

以上分析可知,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2.CD
【解析】
【详解】
A.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t=1s时,甲、乙两质点位移不相等,故A错误;
B.t=2s时,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
位移不等,故B错误;
C.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由图象可知,甲质点的加速度比乙质点的加速度大,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乙的加速度为
则t=3s时,乙质点的速度
故D正确。
故选CD。
3.BC
【解析】
【详解】
人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对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支持力N,假设有静摩擦力f,设为向右,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mg
f=0
即人不受摩擦力.故选BC.
4.AD
【解析】
【详解】
以两环组成的整体,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保持不变;再以Q环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设细绳与OB杆间夹角为α,由平衡条件得,细绳的拉力
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时,α减小, 变大,变小,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点睛】
分别以两环组成的整体和Q环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研究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
5.D
【解析】
【详解】
A.第1s末图象在时间轴上方,速度为正,第3s末速度图象也在时间轴上方,速度也为正,故方向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 .0-5s内物体的位移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第1s内图线的斜率为正值,加速度沿正方向,而第5s内图线的斜率为负值,加速度方向沿负方向,则第1s内与第5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不符合题意;
D.在0到2s末的时间内物体物体的加速度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体能作为质点的条件: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详解】
A.将卫星看作质点,并不会影响我们研究其绕地球的转动,故A项正确。
B.花样滑冰关注的是肢体动作的变化与协调,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B项错误。
C.研究地球自转,关注的是地球各个点的运动,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C项错误。
D.过铁路桥的火车,因为火车长度相对于桥不能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人受重力、拉力、支持力而平衡,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下降过程中墙壁与绳子的夹角减小,故支持力减小,绳子的拉力减小,故A正确,BC错误;
CD.清洁工受的支持力和墙受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8.B
【解析】
【详解】
不计空气阻力,两个质量不同的铁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高度相同,加速度相同,故同时落地,B正确;
故选B。
9.A
【解析】
【详解】
A.垫球时,手感觉疼,说明球与手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故A正确;
B.球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球没有受到向上的力作用,故B错误;
C.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处于瞬间的静止,但是由于受重力的作用会向下落,因此此时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
D.球下落过程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重力作用下向下加速运动的缘故,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惯性问题是学生出错较多的地方,要特别注意衡量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是没有关系的.
10.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设绳子拉力大小为F,对A球,由竖直方向力平衡得:,对B球,由竖直方向力平衡得:,则得,即,故选项D正确.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隔离法对两个物体的受力分析,关键是抓住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处处相等结合几何关系将两个小球的重力联系起来.
11.D
【解析】
【详解】
据图由三角形定则可知,F1与 F3的合力恰好等于F2,则F1 、 F2 、 F3三个力的合力为2F2.故D项正确.
点睛:假如有两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同,用矢量三角形求出它们合力的大小,就把第二个力的尾连上第一个力的头,它们的合力就是第一个力的尾指向第二个力的头的这样一个矢量,画出来之后你可以看到三者构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矢量三角形.
12.C
【解析】
【详解】
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磁感应强度,电场强度,安培力是矢量,电流是标量.
解答:解:A、磁感应强度是磁场中点的磁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错误.
B.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B错误.
C、电流有大小,也有方向,但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不是矢量.故C正确.
D、安培力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D错误.
故选C
13. F4 变大 变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一根弹簧秤拉橡皮筋时拉力的方向一定与OA共线,故一定和细线OA共线。
[2]在保持结点O及、的夹角不变的情况下,使、逆时针转过一角度,如图所示
可知的大小将变大,的大小将变小。
14.(1)5m/s(2)s(3)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物体沿AB斜面运动时的受力如图所示;
因为只有重力做功,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mghA=mvB2
代入数据,得vB=5m/s
(2)物体在BC斜面上运动时的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37°+μN2=ma2
N=mgcos37°
数据代入上述两式,得a2=12m/s2
物体受恒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
(3)设BC斜面倾角为θ时,物体恰好静止,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fmax=μmgcosθ=mgsinθ,得tgθ=0.75,θ=37°
当θ≤37°时,fmax>mgsinθ,物体在BC斜面上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
当θ>37°时,fmax<mgsinθ,物体在BC斜面上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沿BC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随后运动到AB斜面,此后反复在两斜面间运动若干次,最终静止在B点.
15.(1)0.8;(2)8m/s2
【解析】
【详解】
(1)设纸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F=10N时,对纸箱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μ=0.8
(2)当F=20N时,设纸箱的加速度大小为a,对纸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16.(1)2m/s2 ;(2)5:2;(3)25m
【解析】
【分析】
【详解】
(1)对人和滑板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故人在斜坡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2)在地面滑动时有
解得
设人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v1,则有
解得
故人在斜坡上滑行的时间和在直道上滑行时间的比值为5:2。
(3)设高为h,则斜面长为
水平面BC长为
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
又有
代入得
解得
故高度h为25m。
17.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
可得
铁链下端到达悬点正下方25m处的时间
铁链上端到达悬点正下方25m处的时间
整条铁链通过A点所用的时间
18. 0.42 1.2 0.06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纸带上面每打一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且每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那么纸带上的两个点的实际时间间隔是:T=0.02×5=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 , 及,代入数据解得:.
由速度与时间公式: ,代入数据解得:.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