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高一(下)返校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高一(下)返校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9 10: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高一(下)返校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经过2.5s后与距离A点5m的竖直墙壁碰撞,若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碰后小球返回,整个过程速率不变,设A点为计时起点和位移参考点,并且向右为正,则小球在第3s内和前3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是
A.2m,6m B.2m,4m C.0m,4m D.0m,5m
2.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之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运动员的速度时不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假设火炬手换一条路径登峰,他从起点到终点位移还是相同的
3.飞盘运动由于本身的新奇、没有场地限制等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如图是某一玩家从离水平地面的高处将飞盘水平投出情景,则飞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可能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分别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和水平推力作用于物体上,均能使物体以相同的加速度沿斜面匀加速上滑,则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5.如下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
B.~时间内物体静止
C.0~时间内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D.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位移等于梯形的面积
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加速度为
B.任意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为
C.第末质点的速度为
D.当为时,汽车的位移为
7.如图所示,关于汽车甲的位移—时间(即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B.甲的速度大小为5 m/s
C.甲在4s内的位移大小为40 m
D.甲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8.一物体受到几个恒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撤掉一个力,物体的运动不可能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减速运动直线减速到零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撤掉的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D.匀减速曲线运动,减速到某一不为零的速度后,做匀加速曲线运动
9.小明乘坐的G31列车,早上08:30从“北京南”出发,行驶1279公里后,于下午13:31到达“杭州东”,总耗时5时零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8:30表示时间
B.1279公里表示位移
C.G31列车在整个行程中可视为质点
D.以小明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
10.运动员在平地上静止站立时,受到的支持力F等于重力G。在原地竖直向上跳起的过程中,运动员先快速下蹲然后立即蹬伸,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运动员下蹲至最低点
B.时刻,运动员的重心向上运动
C.时刻,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D.时刻,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
11.如图,光滑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O为圆心,A为轨道上的一点,OA与水平面夹角为30°.小球在拉力F作用下始终静止在A点.当拉力方向水平向左时,拉力F的大小为10N.当将拉力F在竖直平面内转至沿圆轨道切线方向时,拉力F的大小为(   )
A.5N
B.15N
C.10N
D.10N
12.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静止放着一盏台灯,该台灯可通过支架前后调节从而可将灯头进行前后调节,下列对于台灯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台灯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若将灯头向前调节一点(台灯未倒),则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将变小
C.支架对灯头的作用力方向沿着支架向上
D.整个台灯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13.如图所示,物体A正在沿着斜面B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B对物块A的支持力与物块A对斜面B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斜面B对物块A的支持力与物块A对斜面B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斜面B对物块A的支持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D.物块A一共受到5个力的作用
14.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B.滑块的加速度为
C.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
D.滑块通过两光电门中点的速度为
15.如图所示,人站在自动扶梯上随扶梯一起向上匀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弹力、摩擦力
B.人所受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C.人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D.人所受的合力沿扶梯向上
16.司机不用踩油门,车子的方向盘会自己动,能“看”到红灯停下来,遇见前方停车也会变道超车……2017年12月2日,搭载“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的深圳巴士集团公交车在福田保税区首发试运行,这是全球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运行智能驾驶公交。阿尔法巴智能巴士车头、侧身、车尾安装有各式感应设备。行驶中,借助感应设备阿尔法巴能够对路况进行反应,如遇突发情况,则会紧急制动刹车避免事故发生。当日,4辆全电动公交车在全程1.2公里的简单环线试运行,车速10~30公里/小时,途中设三个停靠站。智能巴士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点驶向N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如图分别画出了该巴士转弯时所受的合力F,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如图所示,将小球从倾角为45°的斜面上的P点先后以不同速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分别落在斜面上的A点、B点,以及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B点为斜面底端点,P、A、B、C在水平方向间隔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三次抛出小球后,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均不相同
B.小球落到A、B两点时,其速度的方向不同
C.若小球落到A、C两点,则两次抛出时小球的速率之比为:3
D.若小球落到B、C两点,则两次抛出时小球的速率之比为:3
1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间有作用力,说明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
D.力可以用天平衡量
二、实验题
19.“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应远大于小车A的质量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象
(3)如图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88 cm,CD=6.26 cm,DE=8.67 cm,EF=11.08 cm,FG=13.49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m/s2.
20.如图是小强和小李在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他们利用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估测各自的“反应时间”,开始时小强将直尺的下端“90cm”刻度靠近小李的大拇指尖,要求小强释放直尺的同时,小李要立即抓住尺.结果发现小李抓住尺时,他的大拇指尖在“10cm”位置,重力加速度取10m/s2。小李刚抓住尺时,尺已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m;请你根据实验数据,估算一下小李的反应时间是_____s。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小物体A、B与木板C质量均为m,木板C长度为L.B与C之间动摩擦因数,C与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最初系统处于静止,B在C的中央,不计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动滑轮不会上升到定滑轮处,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对木板C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得B与C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求F的最大值;
(2)若给C一向右的初速度,要使得B恰好不滑离木板C,求的大小;
(3)若对木板C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要使得B恰好不滑离木板C,求F的作用时间.
22.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匀速拉动物体A时,要求:
(1)画出B受力图并求出B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画出A受力图并求出A物体所受到的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3.某制片组使用热气球进行拍摄.已知气球、座舱、压舱物、摄影器材及人员的总质量为900kg,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由于某种故障,气球受到的空气浮力减小,减小一定量后恒定.当摄影师发现气球在竖直下降时,气球速度已为 2m/s,此后 4s 时 间内,气球匀加速下降了16m,此时摄影师立即抛掉一些压舱物,使气球匀减速下降20m,速度减小到 2m/s.不考虑气球由于运动而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求:
(1)气球匀加速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气球匀减速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3)抛掉的压舱物的质量.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小球运动的速率不变,则,第三秒内,小球先向右匀速运动0.5s,后向左运动0.5s,所以第三秒内的位移为:,前3s内的位移
考点:考查了位移的计算
【名师点睛】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注意本题中小球运动的速率不变.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位移为矢量,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为其大小,故A错误;
B.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B错误;
C.火炬手尺寸和他走过的位移相比小得多,我们也不关心火炬手以什么样的姿态登山,所以在这过程中可把火炬手看作质点,故C错误;
D.无论火炬手换一条怎样的路径登峰,他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是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飞盘水平投出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有
解得
C正确。
故选C。
4.A
【解析】
【详解】
当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使物体以加速度沿斜面匀加速上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当用水平推力使物体以加速度沿斜面匀加速上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垂直于斜面方向平衡有
联立以上几式得
故选A。
5.B
【解析】
【详解】
A.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运动,由图可知,0~t1的时间内做匀速运动,t2~t3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1~t2时间内图线斜率为0,表示物体速度为0,即静止,故B正确;
C.0~t1时间内斜率为正表示速度为正,t2~t3时间内斜率为负表示物体速度为负,故C错误;
D.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6.C
【解析】
【详解】
A.根据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可知,初速度
v0=24m/s
加速度
a=-3m/s2
选项A错误;
B.汽车停止运动经过的时间为
则在8s的时间内,任意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为
选项B错误;
C.第末质点的速度为
选项C正确;
D.当为时汽车已经停止,汽车的位移等于8s内的位移,为
选项D错误。
故选C。
7.B
【解析】
【详解】
ABD.因为x-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速度大小为
选项AD错误,B正确;
C.由图可知,甲在4s内的位移大小为20 m,选项C错误;
故选B。
8.C
【解析】
【详解】
撤掉一个力后,如果剩余的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正确;如果剩余的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到零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当撤掉的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时,由于剩余的力的合力为恒力,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选项C错误;如果剩余的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所成的角是钝角,则物体先做匀减速曲线运动,减速到某一不为零的速度后,做匀加速曲线运动,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不可能的情况,故选C.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08:30表示时刻,A错误;
B.1279公里表示列车行驶的轨迹长度,表示路程,B错误;
C.G31列车形状和大小在整个行程中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视为质点,C正确;
D.以小明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D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
【详解】
AB.在时间内,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小于人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加速度方向向下,由于F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故向下的加速度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故在时刻向下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间内,由于支持力大于重力,故加速度向上,故时刻之后,人开始向下做减速运动,重心继续向下运动,减速到零后再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故AB错误;
C.在时刻,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方向向上,则人处于超重状态,故C错误;
D.时间内,由于支持力大于重力,故加速度向上,故时刻之后,人开始向下做减速运动,重心继续向下运动,减速到零后再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而在内,支持力开始减小,则向上的加速度开始减小,在时刻,此时支持力刚好等于重力,加速度减小到零,向上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故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当拉力水平向左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OA向外的支持力,以及拉力F,如图所示,根据矢量三角形可得
当拉力沿圆轨道切线方向时,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矢量三角形可得,A正确.
【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
12.D
【解析】
【详解】
A.台灯水平方向受力为零,则不受摩擦力作用,选项A错误;
B.若将灯头向前调节一点(台灯未倒),则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不变,仍为mg,选项B错误;
C.灯头受向下的重力 和竖直向上的支架的支持力,则支架对灯头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选项C错误;
D.整个台灯受力平衡,则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选项D正确。
故选D。
13.A
【解析】
【详解】
AB.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斜面B对物块A的支持力与物块A对斜面B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A正确,B错误;
C.斜面B对物块A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故C错误;
D.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14.D
【解析】
【详解】
AB.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所以滑块的加速度为
故AB正确;
C.滑块在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是
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
故C正确;
D.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得
带入数据解得滑块通过两光电门中点的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D。
15.B
【解析】
【详解】
人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对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支持力N,假设有静摩擦力f,设为向右,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mg,f=0,即人不受摩擦力,故B正确,ACD错误.
16.B
【解析】
【详解】
根据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指向曲线的内侧,由于M点驶向N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则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由图可知,只有B符合
故选B。
1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h=gt2,得
t=
由于小球落到B、C时下落的高度相同,则这两次小球飞行时间相同,大于落在A处时的飞行时间,故A错误;
B.小球落在斜面上时,竖直方向的位移和水平方向的位移比值一定,即有

因此小球落在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初速度无关,则小球落在A、B两点处的速度方向相同,故B错误;
C D.小球落到A、B两点,竖直位移
y=
水平位移
x=y=

v0=
根据P、A、B在水平方向间隔相等可得,两次抛出时小球的速率之比为
v0A∶v0B=1∶
小球落到B、C两点时,运动的时间相等,而P、A、B、C在水平方向间隔相等,根据
v0=
可知,两次抛出时小球的速率之比为
v0B∶v0C=2∶3
所以
v0A∶v0C=∶3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8.C
【解析】
【详解】
A.磁体间有作用力,是通过磁场发生,说明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A错误;
B.力有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类,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等,故B错误;
C.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所以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故C正确;
D.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而力应用测力计测量,故D错误。
故选C。
19. 交流电 D 2.4
【解析】
【详解】
(1)[1].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交流电.
(2)[2].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A错误;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B错误;
C.本实验中为了使得砝码及砝码盘的重力近似等于小车的牵引力,则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A的质量,选项C错误;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象,这样得到的是一条直线,说明a与m成反比,选项D正确;
(3)[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x5、x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代入实验数据解得:
a=2.40m/s2
20. 0.8 0.4
【解析】
【详解】
[1]小李刚抓住尺时,尺已下落的高度
[2]根据得
21.(1);(2);(3)
【解析】
【分析】
【详解】
(1)B、C一起向右运动,B与C之间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有F最大值
对C,有
对B,有
对A,有
其中
联立得
(2)对,有
恰好在木板的左端与共速

联立得
(3)当时,对,有
可得的加速度
撤去时,的速度
的速度
撤去后,在左端与共速,有

联立得
22.1)8N,2) 24N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B的受力如图所示.
由平衡知识知:在竖直方向有 FB支=GB=mBg=20N
由于B相对于A运动,故B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FB=μGB=μmBg=8N
(2)A的受力如图所示.
由平衡知识知:在竖直方向有 FA支=GB+F'NB=(mA+mB)g=60N
由于A相对于B运动,故A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FA=μFA支=24N
考点:受力分析 摩擦力
23.(1)1m/s2 (2)0.8m/s2 (3)150kg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对于匀加速下降的过程,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得下降的加速度;在加速阶段,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得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再对匀减速运动的过程,由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求匀减速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在加速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浮力,扔掉物体后匀减速运动的过程,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抛掉的物体质量.
(1)气球匀加速下降阶段,由位移时间公式:
代入数据解得:a=1m/s2
(2)设刚抛掉压舱物时气球的速度为v,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
代入数据可得:v=2+1×4m/s=6m/s
气球匀减速下降阶段,由速度位移公式:v12﹣v2=﹣2a′x′
代入数据解得:a′=0.8m/s2
(3)设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为F,则气球整体向下匀加速下降时,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Ma
设抛掉质量为m压舱物,气体匀减速下降,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g=(M﹣m)a′
解得:m=150k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关键是抓住气球的质量变化时,浮力不变,并要抓住两个过程之间的联系.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