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章(四、五节)测试题一(基础知识)
考查内容:欧洲西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欧洲西部示意图,回答1~3题。
1.由图可知( )
A.欧洲西部海岸线平直B.甲国位于丙国的东南方向
C.甲、乙两国夏季有极昼现象D.甲、乙、丙三国都位于东半球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关于该地区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发达B.旅游业发达C.种植业比重小D.畜牧业是支柱产业
3.读图,地中海( )
A.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B.主要位于欧洲与亚洲之间
C.北部沿岸均为发达国家D.受板块运动影响面积在缩小
上面是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图。读图,回答4~5题。
4.挪威西海岸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到这里来旅游的人们都喜欢坐船欣赏这里( )
A.成排的风车景色B.阳光明媚的海滨沙滩景色
C.曲折幽深的峡湾风光D.各具特色的古典建筑遗址
5.某同学读图后归纳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区B.挪威临近太平洋
C.瑞典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D,挪威的气候会受到海洋的影响
橄榄油(榨自橄榄果)是理想的食用油。人类最早对橄榄树实行人工栽培,始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距今已有数千年之久。读图,回答6-7题。
6.推断橄榄树生长的理想气候环境是(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冷夏热,干旱少雨D.全年多雨,温和凉爽
7.除用橄榄果榨油外,克里特岛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还可发展( )
A.甜菜制糖B.橡胶制轮胎C.葡萄酿酒D.菠萝制罐头
读欧洲西部简图,回答8~9题。
8.关于欧洲西部自然概况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位于寒带地区B.南部与地中海相临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D.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9.对欧洲西部人文环境描述不可信的是( )
A.发达国家相对集中
B.可以到法国观赏古罗马竞技场
C.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D.先进发达的畜牧业
10.下图反映了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变化规律,形成该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自西向东( )
A.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B.纬度越来越高
C.太阳光热逐渐减弱D.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11,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读欧洲人饮食结构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示意图,判断M代表(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简图,回答12~13题。
1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3月份,原因是( )
A.此时积雪最多,降水丰富B.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
C.有极昼现象,草类茂盛D.是南半球的冬季,风力较小
13.关于北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B.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南极地区
C.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D.赴北极地区的科考时间多在11月至次年3月
读沿东、西经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回答14~15题。
14.东方站位于阿蒙森一斯科特站的方向是( )
A.正北B.正东C.正西D.正南
15.不扣除冰层,南极洲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平原B.山地C.高原D.丘陵
上图中,F半岛的天然气资源蕴藏量丰富,但开采难度大。读图,回答16--17题。
16.据图可知,F半岛位于( )
A.北极地区B.南极地区
C.美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
17.在F半岛开采天然气,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
A.多火山、地震
B.多台风肆虐C.气候寒冷而漫长D.雨林茂密路难行
读图,回答18~20题。
18.关于南极洲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最高,终年酷寒B.地势低平,烈风较多
C.四周临海,气候湿润D.冰雪覆盖,没有生物
19.2月份有利于到南极建科学考察站的主要原因是( )
A.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B.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
C.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D.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有照明
20.沿下列经线圈附近的南极大陆地形剖面图,与图二最吻合的是( )
A.0°~180° B.90°W~90°E C.45°W~135°E D.45°E~135°W
二、综合题(50分)
21.下图示意欧洲西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欧洲西部最为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试从海陆位置、地形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
(2)甲河具有的水文特征是 ,试分析其原因:
(3)地中海海水含盐度高达39%左右,是世界上最适合晒盐的地区之一,从气候角度解释地中海地区海水含盐度高的原因是 ,据此推断下列海域中比地中海含盐度还高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A.波罗的海B.墨西哥湾C.北海D.红海
2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地区,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下列河流与其注入水域组合正确的是( )
A.莱茵河--地中海B.多瑙河--黑海C.易北河--里海D.塞纳河--波罗的海
(2)图中河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是多瑙河,该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其原因。自然条件:①气候 ;
②地形 。社会经济条件:
(3)A、B两地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主要原因是
23.读南极地区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于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2019年3月12日返回上海,完成考察任务。
材料二南极地区简图、南极地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这次科考任务之一是为我国2018年选址奠基的第五座南极考察站一罗斯海新站(75°S,164°E)运送部分建站物资。罗斯海新站的半球位置是 半球、南半球。
(2)若科考船经中山站,再驶往罗斯海新站,行驶路线如图所示,其中,由①地到②地的航行方向为
(3)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相对适宜在南极科学考察和建设考察站的时间,结合图和所学知识说明原因。(答出两点即可)
。
(4)南极科学考察站的房屋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如图所
示,这样设计是为了( )
A.防寒、保暖B.防御动物侵袭
C.防积雪融水进入D.防大风,防积雪掩埋
(5)自1985年开始,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了36次科学考察,每次考察都要克服冰障、大风、极寒等困难,你认为进行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24.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科学考察队在南极考察期间,需要克服的恶劣天气有 (至少写出两点)
(3)下列属于南极地区的代表性野生动物是( )
(4)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1-5DDDCD 6-10ACBBA 11-15CBAAC 16-20ACAAB
21.(1) 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三面临海,向西凸出,形似“大半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长驱直入。
(2) 水流平缓,流量较大,冬季不结冰,水位季节变化小, 甲河主要流经平原,流域大部分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该气候的主要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意思合理即可)
(3) 夏季炎热干燥,海水蒸发旺盛 D 红海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干燥,海水蒸发量大(意思合理即可)。
22. (1) B
(2) ①气候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社会经济条件: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对航运的需求量大。
(3) B B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校少。
23. (1) 西 (2) 自西向东
(3) 暖季,气温相对较高;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方便作业。
(4) D
(5) 了解全球环境变化;了解地球发展历史;考察生物物种;探测自然资源;进行其他科学实验。
24. (1) 答案提示:①箭头为顺时针,②箭头为逆时针。
(2)极地酷寒、降水稀少、多狂风。(至少写出两点)
(3) D
(4) 保护极地的自然环境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