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静电场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 课时提升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静电场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 课时提升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9 10:5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静电场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 课时提升过关练(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电场和电场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可以弯曲
B.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物质
C.在某电场中,电场线越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小
D.电场是为了便于研究电荷的运动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2.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
B.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C.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G的值,从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库仑利用扭秤装置得出了库仑定律
3.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上各有一点电荷,B、C两点处的电荷所带电荷量均为+q,A点处的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为+3q,则BC边中点D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B. C. D.
4.在电场中的某点放入电荷量为的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若在该点放入电荷量为的试探电荷,其它条件不变,此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  )
A.大小为,方向和E相反 B.大小为E,方向和E相同
C.大小为,方向和E相同 D.大小为E,方向和E相反
5.在场强为的匀强电场中,取O点为圆心,r为半径作一圆周,a、b、c、d为圆周上四点,如图所示。在O点固定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则a、b、c、d各点合场强的大小为(  )
A. B. C. D.
6.如图,在绝缘水平面上A、B两点分别固定着两个电荷量均为Q=+2.0l0-7C的点电荷,P是A,B连线中垂线上的一点,且AP=BP=0.3m,角,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9.0l09N.m2/C2,则P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为(  )
A.E=2104V/m,垂直OP向右
B.E=2104V/m,沿OP向上
C.E=104V/m,垂直OP向右
D.E=104V/m,沿OP向上
7.下列关于电荷在电场、磁场中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电场力 B.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一定受洛伦兹力
C.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一定受安培力 D.洛伦兹力可以对运动电荷做正功
8.如图所示是某静电场的一部分电场线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
B.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C.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不相同
D.负电荷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
9.如图所示,为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在其连线中垂线上的点放一个负点电荷(不计重力),由静止释放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在从点到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点电荷在从点到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点电荷运动到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值
D.点电荷越过点后,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直到粒子速度为零
10.如图所示,实线为两个点电荷Q1、Q2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运动轨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点电荷Q1、Q2均为正电荷
B.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
C.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D.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小于在B点的速度
11.下列有关物理学史实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提出了日心说
B.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
C.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D.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2.如图所示,中,,。两正点电荷固定在A、B两点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AB垂直,大小为F,,。则D点的场强大小为(  )
A. B. C. D.
13.真空中相距为3a的两个点电荷M、N分别固定于x轴上x1=0和x2=3a的两点上,在它们连线上各点场强随x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点电荷M、N一定为同种点电荷
B.点电荷M、N一定为异种点电荷
C.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2:1
D.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4:1
14.如图所示为静电除尘示意图,在M、N两点间加高压电源时,金属管内的空气电离,电离出的电子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遇到烟气中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荷,因而煤粉被吸附到管壁上,排出的烟就清洁了。就此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接电源的正极
B.M接电源的正极
C.电场强度EB>EA
D.电场强度EB<EA
15.在静电场中a、b两点分别放一检验电荷,其电量可变,但很小,结果测出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荷电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知(  )
A.a、b两点可能在同一条电场线上 B.两点场强大小关系是Ea>Eb
C.两点场强方向可能不相同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3.0×10-8C和Q2=-3.0×10-8C,它们相距0.1m,A点与两个点电荷的距离r相等,r=0.1m。求:
(1)电场中A点场强;
(2)将电荷量q=2×10-8C的负电荷放在A点受力大小为多少;方向指向那里。()
17.如图所示,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6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N/C,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
(2)剪断细线,求剪断细线后2s末的速度。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定是直线,故A错误;
B.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物质,故B正确;
C.在某电场中,电场线越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故C错误;
D.电场不是理想模型,而是真实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卡文迪什通过实验推算出来引力常量的值,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库仑利用扭秤装置得出了库仑定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
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得
D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故选A。
4.B
【详解】
电场强度E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及电性无关,故电场强度E保持不变,此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仍为E,方向和E相同,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则点电荷+Q在圆上各点产生的场强大小均为
与外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大小相等,由场强叠加可知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P点场强是两个正点电荷在P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两个点电荷在P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为
由几何关系得P点场强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沿OP向上,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
A.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所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一定受电场力作用,故A正确;
B.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荷不受洛伦兹力作用,故B错误;
C.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平行放置时,不受安培力作用,除此之外,都存在安培力,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放置时,安培力处于最大值,故C错误;
D.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垂直于速度的方向,所以其力不改变速度的大小,也不会对电荷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
A.这个电场不是负点电荷的电场,因为点电荷的电场线都是直线,A错误;
B.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所以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错误;
C.电场强度的方向沿着电场线的切线方向,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不相同,C正确;
D.负电荷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B点的切线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因中垂线上半部分的各点合场强方向相同,均为O指向P,而O至无穷远处场强先增大后减小,场强最大的位置有可能在OP之间,也可能在OP的延长线上,所以负点电荷从P至O的过程一直加速,到O时v最大,而加速度的大小可能逐渐减小,也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无法确定,同理点电荷越过点后,速度越来越小, 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无法确定,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
A.根据电场线分布情况可知,点电荷Q1、Q2可能均为正电荷,也可能均为负电荷,A错误;
B.Q2处电场线比Q1处密集,所以Q2的电荷量大于Q1的电荷量,B错误;
C.电场线越密处,电场力越大,加速度越大,A处电场线比B处密集,所以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C正确;
D.该粒子的轨迹向下弯曲,电场力向下,电场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速度减小,所以在A点的速度大于在B点的速度,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
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故A错误;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故B错误;
C.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故C正确;
D.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
设A、B两点电荷量分别为QA、QB,则试探电荷C受到A、B两点电荷的电场力分别为
如图假设C带负电,则其受力如图,合力为F,垂直于AB,由几何关系
解得
因为
所以
则A、B在D点产生的场强分别为
所以
故A正确。
故选A。
13.AD
【详解】
AB.由图可知,当x = 2a处,场强为零,可知两个点电荷在此处产生的场强等大反向,故点电荷M、N一定为同种点电荷,故A正确,B错误;
CD.由点电荷场强
在x = 2a处

故C错,D对。
故选AD。
14.AC
【详解】
AB.电子附着在煤粉上,使煤粉带上负电荷,煤粉若能吸附在管壁上,说明管壁带正电荷,因此可知N接电源正极,A正确,B错误;
CD.金属棒与金属管可看成圆柱电极与圆环电极,电场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金属棒附近的B点处电场线较密,而靠近金属管壁的A点处电场线较疏,故B处场强比A处场强大,即EB>EA,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5.AB
【详解】
A.由题图可读出,放置在a点是正电荷,放置在b点是负电荷,且两电荷在两点受到电场力的方向相反。所以a、b两点可能在同一条电场线上,故A正确;
B.根据
可知,图线的斜率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可知
故B正确;
CD.根据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负电荷与所受电场强度方向相反,可知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故CD错误。
故选AB。
16.(1),方向水平向右 ;(2)F=5.4×10-4N,水平向左。
【详解】
(1)真空中点电荷和的电场在A点的场强分别为和,它们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
合场强、场强、场强向上平移后的矢量三者构成一正三角形,故与平行,且有
方向水平向右;
(2)电场力的大小为
F=Eq=5.4×10-4N
因电荷带负电,故方向是水平向左。
17.(1);(2)
【详解】
(1)根据电场强度定义式可知,小球所受电场力大小为
(2)小球受重力mg,绳的拉力T和电场力F作用,如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和图中的几何关系有
解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2s后的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