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考点解读】
? ?考点:古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
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 课标解读:西方的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文明,确切的说,主要发端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的智者学派,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思想是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张扬人的个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他是奴隶主民主派的思想家。其观点认为事物的存在于评判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色,让人取代神,在当时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否定传统的精神具有积极意义。但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泥潭。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唯心论哲学的代表,在西方文化史上被推崇为“圣人”。提出命题“知识即美德”,强调人们应该“认识人自己”。
【知识梳理】
一.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1.哲学的产生
(1)诞生: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一些希腊人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由此诞生了哲学。
(2)历史地位: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集中体现了希腊文化的 。
2.自然哲学
(1)代表: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2)作用: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 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智者学派
(1)背景
①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②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③出现:公元前5世纪,代表人物是 。
(2)观点
①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②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
③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3)意义
①积极: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一.“哲学之父”泰勒斯
1.贡献: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 的奥秘,而不是依赖 解释。
2.意义: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 意识,标志古代西方人的 。
二.智者学派
1.出现背景:公元前 世纪,希腊城邦__________高度发展,公民的__________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2.代表人物:是 。
3.主要观点:
⑴树立人文精神:把讨论的重点从 转移到 ,提倡 ,反对 ,强调人的 、人的 ,这一切构成古代希腊 的基本内涵。
⑵坚持以人为中心:主张“ 是万物的尺度”,价值标准跟人的 和 有关,由人制定的。一切都是 的,世间没有客观的 和永恒的 。
4.意义:这种思想强调 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 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 对 的作用,树立了___________。
三.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
(1)主张:认识人自己; 即知识
(2)影响:①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 ”的学问
②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 。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亚里士多德
(1)观点:
①认为 高于一切,提出了 的名言。
②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 。
③最大的哲学贡献:
(2)影响:
①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②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 的学科。
③他把希腊哲学爱智慧和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重点突破】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突破提示:内涵比较法
“人是万物的尺度”概括了智者学派的立场,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反映了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但忽视道德建设。“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名言,它反映了苏格拉底重视知识和道德。从这两句名言内涵的异同可以分析出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突破归纳: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不同点
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美德即知识”
共同点
①都把人类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探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自我,由神本转向人本。
②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典例探究】
(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唤醒、说明……对你们自己的损害超过对我的残害”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而不是强调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
2.(2011年北京卷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须”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题中材料“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须’的学问”即是指研究“人”的学问,正是苏格拉底的贡献之一。
3.(2010年浙江卷文综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答案】:D
【解析】:A项不符合逻辑学;B、C两项不符合中庸之道、逻辑学;只有D项符合题中三项关键词。
【备考指导】
本考点属于高频考点,考查角度都与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有关,复习时关注以下角度:
1.知识角度:掌握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的思想主张,理解其主张的人文主义内涵。
2.史论角度:联系政治史古希腊民主政治等知识,认识古希腊人文兴起的背景,认识二者之间互相促进的关系。
3.史法角度: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与中国的孔子类似,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与中国的孟子和荀子类似,在高三复习时,应注意对东西方哲学思想和地位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异同点,认识造成差异的因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2.在希腊哲学思想中,最早主张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的是 ( )
A.泰勒斯 B. 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智者学派
3.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你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根据上述记载可得出古希腊人文主义起源的主要原因是 ( )
A.古希腊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C.智者学派的自身素质 D.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4.“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 )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5.“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6.斯通普夫·菲泽在《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一书中指出:“他把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审视他自己的生活和其他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上……他不留情面地在人们无序的行为这下追寻稳定恒常的道德秩序。”据此推断“他”应是 ( )
A.普罗塔哥拉 B.泰勒斯 C.苏格拉底 D.伯里克利
7.“……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这种观点 ( )
A.揭示了知识对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B.把人的认识从神灵转移到自然界
C.认为人应当通过具体的感知获得知识 D.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神学的世界观
8.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 )
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 ?? 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
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 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9.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 )
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
10.伊索克拉底(前436~前338)说“雅典的学生已成为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代表当时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①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②拥有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③拥有千形万态的海湾 ④古代西方人文精神之源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安提丰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古希腊某哲学家
材料三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材料四 “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4分)
(2)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学派的主张有何局限性?(4分)
(3)材料三、四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4分)
(4)在当时思想家的眼中,优秀的个人具备的必要素质有哪些?(3分)
。
12.阅读下列材料: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请回答:
(1)结合先秦儒家的思想主张,归纳儒家人文主义“体现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的主要表现。(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的表现。(8分)
(3)根据材料归纳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的异同点。(6分)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1—10 CDBBC CAACD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中心意思来判断,分析背景时应主要从民主政治角度来进行。第(2)问,智者学派的代表是普罗塔哥拉,其局限性应从其主张方面来考虑。第(3)问,根据材料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人的知识和道德的重要性,应是苏格拉底。第(4)问,注意四则材料各自的中心点,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
11.【答案】 (1)学派:智者学派。
背景: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普罗塔哥拉。局限: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3)苏格拉底。主要思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4)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等
1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第(1)问,结合教材概括归纳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第(2)问,回答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第(3)问,材料指出“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但“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答案】 (1)表现:①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②孟子主张民贵君轻。③荀子主张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表现: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的权威。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认为“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尊崇理性,追求自由。
(3)同:追求德性。
异: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追求天人合一; 希腊人文主义主张通过个体的理性思考和知识的教化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