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26 20: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考点解读】
考点:毛泽东思想
课标要求: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课标解读: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阐明了关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农民问题、革命道路、革命方向和新中国建设等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知识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背景:受 的影响,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称马克思主义。
2.表现(传播方式):
⑴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 》《 》等文章,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发表《 》,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⑵新文化运动中后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翻译、出版关于 的著作,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
(3)毛泽东在湖南组织 ,创办《 》,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3.影响:推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 为指导,在1921年建立了 ,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萌芽:
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针对陈独秀 错误,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阐明 思想、 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2.初步形成:
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创建 革命根据地,先后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在总结 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探索出了 , 的道路。
3.成熟
(1) 年1月,毛泽东发表《 》,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解决了革命的 、 、 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标志着 同 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 。
(2) 年春,中共“ ”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丰富和发展
(1)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了 的总路线,奠定了 的初步基础,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 道路。
(2)主持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国内 变化和主要任务。
(3) 发表《 》,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5.评价
(1)以 为基本原则,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2)是中国共产党人 的结晶,毛泽东做出主要贡献。
【重点突破】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突破方法:探究突破法
毛泽东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方向性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旗帜。分析毛泽东思想,要紧扣时代性、科学性与发展性。
突破归纳: 
1.特点
(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这是其本质特征。
(2)是中国共产党全党智慧的结晶。这是其科学内涵。
(3)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是其活的灵魂。
2.影响
(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影响: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2)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3)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续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典例探究】
1.(2012·广东文综卷·16)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解析】选D。关键信息: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从关键信息中的“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可挖掘出隐含的时间信息,可排除A项;而从关键信息中的“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可知,D项正确,BC项无从反映,排除。
2.(2010年山东卷文综1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答案】:B
【解析】:“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搬照套,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2010年四川卷文综17)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只有①②④三项才是“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结合”,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备考指导】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多有涉及,备考时仍应给予关注以下角度:
1.知识角度:把握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及阶段特点、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阶段特点及不同时期毛泽东的著作。
2.热点角度:2013年是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围绕这一周年纪念可以多角度命题。从毛泽东诗词及言论来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利用文献资料考查毛泽东思想的有关概念: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等。从历史人物角度考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及建设的贡献。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C.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中共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D.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2.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情况,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3.反对本本主义就是反对教条主义。这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的基本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较早集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杰作是在 (   )
A.国民革命时期 B.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时期 C.长征途中 D.抗日战争时期
4.有学者认为,遵义会议开始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历程,其理由是 ( )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5.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6.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文章,主要论证了 (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7.毛泽东的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④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的思想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8.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0.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说明毛泽东 (   )
A.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江泽民???????
材料二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 ——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⑴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这条道路的形成在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上居于怎样的地位?
??
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
⑶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倾向。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二 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及史料一指出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主要历史依据。
⑵运用史料论证观点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史料二中的口号能论证毛泽东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1—10ABBBC DABAB
11.(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地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4分)
(2)探索:①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②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的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③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3)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原因: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超越国情;犯了“左”倾错误。
12.⑴历史依据: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逐渐发展起来;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集体逐步制定和执行了使革命由惨重失败转为不断胜利的战略和各项政策,并在清除党内“左”、“右”倾错误影响的过程中,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⑵特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