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课后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课后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2 21:0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溶解度
一、选择题(共16题)
1.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 装置
实验 目的 区分硬水和软水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
B.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将5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136g B.150g C.186g D.86g
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在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 A、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
C.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是A>B>C
D.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B.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贮存时要阴凉密封
C.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g,该温度时,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6.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条件是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
7.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A.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B.在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被水溶解
8.构建模型分类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溶液关系 B.净化水的方法
C.铁合金碳元素含量 D.金属活动性
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B.20℃时,甲、乙溶液各130g分别升温到40℃,要想使溶液饱和需加入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2倍
C.4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D.20℃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40℃,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10.如图甲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g 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53.9g KNO3晶体
11.如图是a、b、c三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在t1℃时a、c的溶解度都等于20g
B.在t2℃时配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最多的是a
C.t2℃时有a物质的饱和溶液75g,使其降温至t1℃,会析出15g晶体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12.分析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105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55g硝酸钾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为ag
D.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
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B.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将t1℃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4.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底部还留有硫酸铜晶体)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一定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增加
B.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所得溶液颜色变浅
D.溶质溶解度变大
15.已知KNO3在t1℃、t2℃时的溶解度分别为60克和90克。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KNO3固体,充分溶解。下列关于甲、乙、丙、丁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m乙=m丙<m甲<m丁
B.甲、乙、丙、丁中均为饱和溶液
C.将甲升温至t2℃,杯中溶液质量增加
D.将丁降温至t1℃,杯中没有固体析出
16.下列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向含少量Cu粉的铁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
二、综合题(共6题)
17.三种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C时,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
(2)t1°C时, 要配制65gA的饱和溶液,需要A的质量___________;
(3)t1°C时,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是_____________;
(4)t2°C时,配制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需要溶剂的质量由多到少的是__________。
18.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KCl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35℃时,KCl的溶解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NO3的溶解度;
(2)20℃时,向盛有10.0gKCl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KCl的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如果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KCl粉末,采用______的方法分离提纯。
19.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100g水) KC1 31.0 34.0 37.0 40.0 42.6
KNO3 21.9 31.6 45.8 63.9 85.5
(1)KC1和KNO3进行焰色反应,通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火焰都呈___________色。
(2)甲表示____________(填“KCl”或“KNO3”)的溶解度曲线。
〔3)b点时乙溶液处于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
(4)T2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5)T2等质量的KC1和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KCl__________KNO3(填“>”、“=”或“<”)。
(6)20°C时在100g水中加入KC1,配制成恰好饱和的KC1溶液,恒温蒸发90g水,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此时K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所使用的一些装置和仪器。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从残余物中提纯KCl,进行以下操作:
(提示:MnO2不溶于水,含钾化合物均可溶于水)
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在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1.(1)在H、C、O、Na、Fe、Cl几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下面相应横线上.
①遇到干旱时节,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
②厨房中常备,可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
④可用来冶炼铁的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3)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关注.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4)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可能有多个选项)
A.随着温度的升高,甲的溶解度增大,乙的溶解度减小
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80g溶液
C.t2℃,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D.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22.水和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胡椒、花生油、面粉、白糖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
(2)消毒液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写名称)。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2°C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把30g甲溶解在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克。
②把N点甲的溶液转化为M点溶液的方法(写一种)_____。
③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C降到t2°C,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④要配制等质量t3°C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多是_____。配制过程中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会造成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通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符合题意;
B、溶质种类不同,溶剂种类也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无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不符合题意;
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底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无法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不符合题意;
D、所用盐酸的浓度不同,无法比较锌、铁的金属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
A、夏天喝的汽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物质,是溶液,错误;
B、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会有白色浑浊出现,错误;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不都是溶液,例如水是纯净物,错误;
D、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溶液的质量=溶剂质量+溶剂质量。由于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将5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6g+100g=136g。故选A。
4.B
【详解】
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错误;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不能完全溶解,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故正确;
C、不知道饱和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大小,故错误;
D、据图可知, t2℃时,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故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不符合题意;
B、氨水易挥发,且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氨水贮存时要阴凉密封,不符合题意;
C、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而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添加溶质,故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g,该温度时,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要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或加压。故选D。
7.C
【详解】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需的固体的质量。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故选C。
8.A
【详解】
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可以有共同交集,故A符合题意;
B、净化水的方法中没有电解。电解会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故B不符合题意;
C、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要高,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应该是铝、铁、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
A、由图可知,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正确;
B、20℃时,甲、乙的溶解度为30g,甲、乙饱和溶液各130g中溶质甲乙质量均为30g,溶剂水的质量均为100g;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所以40℃时,要想使溶液饱和需加入甲的质量、乙的质量分别为20g、10g,故要想使溶液饱和需加入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2倍;但是题目中没有说明20℃时溶液状态,不能判断需要加入溶质质量,错误;
C、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而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且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40℃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正确;
D、甲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2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此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质量不变,质量分数仍相等,正确。
故选B。
10.A
【详解】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则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的硝酸钾,所以
①中加入20g硝酸钾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
②中共加入50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③是升温至50℃,溶质为50g,则为不饱和溶液;
④再加入30g硝酸钾,溶质为80g,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⑤降温至20℃溶解度减小,④→⑤可析出晶体的质量=80g﹣31.6g=48.4g,为20℃时的饱和溶液,所以
A、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②⑤是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③中的溶质的质量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故B错误;
C、保持温度不变,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85.5g的硝酸钾,则应加入5.5g,才是饱和溶液,不是4.5 g,故C错误;
D、④→⑤可析出晶体的质量=80g﹣31.6g=48.4g,不是53.9gKNO3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表示在t1℃时,a、c的溶解度都等于20g,不符合题意;
B、t2℃时,溶解度:a>b>c,在t2℃时配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a所需的水最少,需要水最多的是c,符合题意;
C、t2℃时有a物质的饱和溶液75g,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溶剂的质量为50g,使其降温至t1℃,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为2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a物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a物质,则溶液中会析出25g-10g=15g晶体,不符合题意;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降温后,a、b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故降温后,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详解】
A、由图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100水中更够溶解110g硝酸钾,所以,105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55g硝酸钾,50g水,此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所以,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此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t1℃时,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看出溶解度均为ag,此选项正确;
D、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于硝酸钾溶解度大,所以溶质的质量大,硝酸钾降温析出的晶体比氯化钠降温析出的晶体多,所以,氯化钠溶液中溶剂质量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3.B
【详解】
A、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溶剂减少,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C、t1℃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大小为:乙>甲=丙,其质量分数为:乙>甲=丙,升温到t2℃时,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乙的质量分数没有变化,仍为乙>甲,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丙的溶解度小于甲,错误;D、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所以当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 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错误。故选B。
14.A
【解析】A、底部有硫酸铜晶体的硫酸铜溶液加入水后,底部的硫酸铜晶体溶解,溶质的质量增加,正确;B、当加入的水刚刚好把底部的硫酸铜晶体完全溶解或者没有把底部的硫酸铜晶体溶解时,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错误;C 、当加入的水刚刚好把底部的硫酸铜晶体完全溶解或者没有把底部的硫酸铜晶体溶解时,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颜色没有变化,错误;D、溶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而与溶剂的多少无关,错误。故选A。
15.C
【详解】
A、在甲、乙、丙、丁四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KNO3固体,充分溶解,分别最多能溶解60g、60g、90g、90g,则甲乙丙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相等,丁溶解的最多,故溶液质量:m乙=m丙=m甲<m丁,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A选项的分析,甲、乙、丁均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甲升温至t2℃,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杯中溶液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丁降温至t1℃,杯中有固体析出,会析出90g﹣60g=30g晶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6.D
【详解】
A.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氧化铁失去氧,则固体的质量应减少,故A错误;B.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B错误;C.向含少量Cu粉的铁粉中滴加稀盐酸时,立即产生氢气,最后气体的量为一定值,而图象中的起点不是零,故C错误;D.因为开始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剂质量减少,对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来说,溶剂减少就会析出溶质,所以溶质减少,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但冷却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又增大了,又溶解了一部分,温度不变后溶质也不变了,故D正确;答案为D。
17.B>C>A 15g B>C>A C>A=B
【详解】
(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C时,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B>C>A;
(2)t1°C时,A的溶解度为30g,要配制65gA的饱和溶液,需要A的质量=;
(3)t1°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B>C>A,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B>C>A,升温到t2°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A=B>C;A和B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A,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温后,有溶质析出,还是饱和溶液,且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故t1℃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2℃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升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是:B>C>A;
(4)t2°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A=B>C;C的溶解度最小,配制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A=B>C,故C需要的溶剂最多,则需要溶剂的质量由多到少的是:C>A=B。
18.小于 不饱和 溶解后降温结晶
【详解】
(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KCl和KNO3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30℃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40℃时KCl的溶解度,所以35℃时,K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故填:小于;
(2)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17gKCl,所以向盛有10.0gKCl烧杯中加入50 g水,所得溶液为KCl的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3)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K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KCl粉末,加水并升高温度使其溶解后,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故填:溶解后降温结晶。
19.紫色 KNO3 不饱和 20℃~30℃ = 30.6g 25.4%
【详解】
(1)硝酸钾中含有钾离子,KNO3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故①填:紫色。
(2)由图表可知,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上升而升高,但是明显可以看出硝酸钾的上升率远远大于氯化钾,因此曲线斜率较小为氯化钾,曲线斜率大的为硝酸钾。因此,图中曲线甲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故②填:KNO3。
(3)根据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处于曲线上的点为饱和溶液,处于曲线下方的点为不饱和溶液,b点在乙曲线下方,所以,b点时乙溶故液处于不饱和状态,故③填:不饱和。
(4)如图所示,在T2温度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在20℃时,氯化钾比硝酸钾的溶解度高,在30℃时,硝酸钾比氯化钾的溶解度高,所以,T2的温度范围是:20℃~30℃。
(5)T2等质量的KC1和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T1,根据图像信息,硝酸钾曲线斜率大,故析出的晶体比氯化钾多,但溶剂的质量仍然保持不变,故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KCl=KNO3。
(6)20℃时,KC1的溶解度为34g,即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4gKC1;恒温蒸发90g水,即剩下1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4gKC1,所以,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34g-3.4g=30.6g;此时K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过滤 漏斗 引流
【详解】
(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产物是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二氧化碳具有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常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2)操作X实验固液分离,是过滤,过滤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出。
21.CO2 NaCl CH4 Fe2O3 A B ACD
【解析】
试题分析:(1)①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是CO2;
②厨房中常备,可用作调味剂的是氯化钠,其化学式是NaCl;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④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是Fe2O3;
故答案为(1)①CO2;②NaCl;③CH4;④Fe2O3;
(2)A、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每个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故A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故A正确;
B、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每个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则该图所示物质为单质;故B不正确;
C、图中四种分子其中有两个分子构成相同,而其余两个分子构成不同,图中共有三种分子,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C不正确;
D、图中四个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示物质为化合物的混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A;
(3)A、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的原子序数是53,因此核电荷数是53,故说法正确;
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碘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说法错误;
C、由汉语名称“碘”,可知其为非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故说法正确.
故选B;
(4)A、根据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甲的溶解度增大,乙的溶解度减小,说法正确;
B、根据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甲,因此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溶解10g,可得60g溶液,故说法错误;
C、降低温度甲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以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说法正确;
D、t2℃时,将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所以该温度下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是甲大于乙;降低温度甲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乙的溶解度增大,但不会析出晶体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降温到t1℃甲仍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温度从t2℃降温到t1℃时乙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0%,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得出该温度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乙,故说法正确.
故选ACD.
22.白糖 酒精 30g 65 添加溶质 乙大于甲大于丙 丙 偏小
【详解】
(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胡椒不溶于水、花生油不溶于水、面粉不溶于水、白糖可溶于水,故能形成溶液的是白糖;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消毒液碘酒中被溶解的是碘,溶解其他物质的是酒精,故溶剂是酒精;
①由图知,在t2°C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可以溶解30g甲,在50g水中只能溶解15g甲,得到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50g+15g=65g,为65克。
②在t3°C时,N点位于甲的溶解度曲线下方,属于不饱和溶液,M点位于甲的溶解度曲线上,属于饱和溶液,故把N点甲的溶液转化为M点溶液的方法为可以增加溶质;
③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C降到t2°C,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但仍为饱和溶液,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大于甲;丙的溶解度增大,没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大于甲大于丙。
④要配制等质量t3°C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越小所需要的水越多,溶解度:甲大于乙大于丙,故所需水的质量最多是丙。配制过程中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量取的水体积偏大,则会造成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