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三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三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09 10:5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10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 http: / / www.frjy.cn / Soft / Html / Index.html )展示例题:小猴和小猫比赛折五星。小猴说:“我做了34个。”小猫说:“我做了38个。”
提问:听了对话,你能知道什么?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38>34,34<38;小猫比小猴做的多,小猴做的比小猫少。
引导:小猫比小猴做的多吗/学生可能用口语表达:小猫比小猴做得多一些。
得出小猫 比小猴做得多些。
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小组交流汇报。(小猴比小猫做得少些)
二、学习“试一试”
讲述: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展示: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那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提供了三个答案,你认为哪一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汇报交流。(18比50少得多,48比50少一些,58比50多一些,所以选18个比较合适。)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但需要比较事物的多少,而且要反映出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作“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描述。
三、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想想做做”。
小芳说:“我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多得多。”
提问:小明可能拍多少下?
2.“想想做做”。
( http: / / www.frjy.cn / Soft / Html / Index.html )展示:在校园里,男孩说:“一班有38人。”女孩说:“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
提问:二班可能有多少人?
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
3.“想想做做”。
展示:在商店里,男孩说:“排球25元。”营业员阿姨说:“篮球比排球贵多啦。”另一男孩问:“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呢?”提问:你知道“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吗?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做后汇报。
4.“想想做做”。
讲述:小猫和小兔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在玩比数大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展示:小猴拿数字卡片50,小猫拿数字卡片45。
提问:猜一猜小猫和小猴分别会说什么呢?同桌小朋友分别 扮演小猫和小猴互相说。
四、游戏激趣,感受策略
1.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游戏:“想想做做”。
讲述游戏规则: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我们做一个猜数游戏。一位同学在纸上写下一个两位数,然后让同桌的小朋友来猜一猜,如果没猜对,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提示他一句话,比一比哪两个小朋友合作最好,能用最少的提示让你的同桌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写和数。同桌学生游戏
3.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