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基础过关
区域是人们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分出来的。我国幅员广阔,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为便于有效管理,依据不同指标和方法划分了多种多样的区域类型。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1.关于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区域有一定范围,但地理位置不明确B.区域都是有明确边界的
C.区域划分指标多种多样,区域类型多种多样D.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2.下列主要按照自然特征划分的区域是 ( )
A.北京市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D.东部季风区
划分区域因目的不同,所用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的类型也不同。有的区域按照地理事物的特征划分,即以自然特征、人文特征或综合自然和人文特征划分;有的区域是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如行政区、对口支援地区、禁止开发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也有的区域客观存在,经长期实践和科学认识,进行划分,如中国野生稻分布区等。据此回答下题。
3.以下区域划分的主要指标和方法是 ( )
①雄安新区 ②喀什经济特区 ③北京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 ④国家扶贫地区
⑤杭州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 ⑥中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A.依据地理事物特征划分B.依据政府的行政管理目标划分
C.依据空间尺度划分D.依据客观存在,实践——认识过程划分
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都存在差异。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4.图示区域中,县级界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边界是( )
A.河流、明确的 B.山脉、明确的 C.湖泊、模糊的 D.交通线、模糊的
5.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的四大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内部具有整体性
B.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C.这四大区域划分的指标是年降水量的大小
D.图中从④至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差异
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较高层级区域对应较大尺度,较大尺度区域包含若干较小尺度区域。读世界部分区域简图,回答下面两题。
6.关于区域空间尺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显示的世界可视为大尺度区域
B.北京相对于中国为小尺度区域
C.亚洲和欧洲为同尺度区域,但面积不同
D.大尺度区域的面积一定比小尺度区域面积大
7.下列区域层级相同的一组为 ( )
A.东北平原、三江平原 B.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C.华北地区、华北平原 D.亚洲、西亚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同一尺度区域,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示意图
8.关于上海市和不同尺度区域发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上海市相对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较高层级的区域,尺度较大
B.上海市相对于长江经济带为较低层级区域,尺度较小
C.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对上海的繁荣起不到推动作用
D.上海市的发展只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对全国发展没有带动作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平沙岛是珠江的江心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按照国家规定,这里划出了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此,广东省下拨专项建设经费,修建水利设施;佛山市每年给农户发放农田保护补贴,以弥补农田不得他用的损失。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目标是 ( )
A.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B.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
C.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D.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
10.关于平沙岛基本农田保护区涉及的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
A.隶属两个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域
B.佛山市与南海区发挥的作用相同
C.广东省包含若干个与佛山市层级相同的区域
D.该基本农田保护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形状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位于京津冀地区核心腹地,由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区域组成。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平方千米。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1.下列区域的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 )
A.河北省 B.安新县 C.天津市 D.雄安新区
12.下列四个区域的发展中,建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是其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的是( )
A.河北省 B.北京市 C.天津市 D.雄安新区
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河南省撤销长垣县,设立县级长垣市,以原长垣县的行政区域为长垣市的行政区域。长垣市由河南省直辖,新乡市代管。据此回答下题。
13.关于长垣撤县设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范围扩大,人口增加B.城镇等级提高,为大尺度区域
C.区域内部性质完全一致,不能继续划分等级D.区域边界明确,政府权限提高
20世纪80年代,除港、澳、台外,我国划分了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21世纪,我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据此回答下题。
14.关于上述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是空间尺度的大小
B.我国经济地带划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对各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科学认识
C.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社会经济因素是资金、技术、人才
D.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有利于新形势下统筹规划区域发展的方向
能力提升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题。
1.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
B.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C.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传统民居建筑中尤为重视防寒、避暑、排雨、通风等设计
读我国局部地区方言区分布图,完成下题。
2.与我国北方相比,南方方言区种类多,分布范围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①气候 ②水源 ③地形 ④历史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地理小组的同学们对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部分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了调查,整理了如下表格。据此回答下题。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省
科尔沁肥牛肉、苏尼特羊肉、西旗羊肉、阿鲁科尔沁牛肉、阿鲁科尔沁羊肉、鄂尔多斯细毛羊、乌拉特羊肉、乌珠穆沁羊肉 珍宝岛大米、 五常大米、 响水大米、 建三江大米
3.同学们根据调查的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特点为种植业突出
B.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自然因素是气候
C.尺度相同的区域,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存在差异
D.两区域的差异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
拉萨河谷宽广平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比长春高3~4℃,最热月平均气温比长春低10~11℃,因而气候更加冷暖宜人。拉萨为青藏地区旅游胜地,每年大量的游客到拉萨旅游,对拉萨的经济发展贡献很大。据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4.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区域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
B.该区域气温年较差较小,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C.图中雅鲁藏布江谷地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雅鲁藏布江谷地成因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
5.关于拉萨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长春高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
A.拉萨冬季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且昼长长,太阳辐射量大
B.北部受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C.谷地地形封闭,不利于散热(有利于保温)
D.谷地河流对气温有调节作用
李白在诗中曾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巫山的险峻。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如下图)。2009年三峡水利枢纽修建完毕;2010年我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宜(昌)万(州)铁路全线通车。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6.巫山一线东西两侧的“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 (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气候类型一致
C.有明确的界线 D.地形单元一致
7.“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划分体现了巫山对两地 ( )
A.自然景观分异的影响 B.城市景观差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D.产业结构趋同的作用
8.进入21世纪,促进“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区域的划分有利于体现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实现有效的行政管理目标;有利于科学认识和划分区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9.划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意义是 ( )
A.体现自然要素的分布规律
B.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C.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
D.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
10.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划分意义相同的区域有 ( )
A.自由贸易试验区 B.对口支援地区
C.禁止开发区 D.历史文化保护区
11.广东省首个“飞地型”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图),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的连接点,是一个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新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最东端,处于深汕高速、324国道、厦深铁路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广汕铁路、深汕高铁交会点,总面积468.3平方千米。深汕特别合作区力推“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发展模式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产业、生命健康等产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深圳市卫星城的建设B.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网
C.开发利用滨海地区土地资源D.带动粤东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2)分析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区位优势。
答案与解析
基础过关
1.C 区域是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边界,地理位置大致明确,A错误;有些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些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气候区、干湿区、自然带等,B错误;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但不完全一致,D错误;区域划分指标多种多样,区域类型多种多样,C正确。
2.D 选项A、B、C主要是按照人文特征划分的区域,不符合题意;选项D主要是按照自然特征划分的区域,故D正确。
3.B 有的区域是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划分①②③可以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划分④有助于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划分⑤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文化创新力;划分⑥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故选B。
4.B 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明确图中山脉的位置(即分水岭的位置),该山脉大致与图中县级界重合,所以图中县级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山脉。作为行政界线,其边界是明确的。B对,A、C、D错,故选B。
5.A 图示四大区域是依据自然特征划分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也具有过渡性质,B错;图中四大区域是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相对关系为指标划分的,C错;图中从④至①的变化会导致植被差异,因果逻辑不对,D错;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内部具有整体性特征,A对。故选A。
6.D 世界可分大洲,大洲可分地区,地区包含国家,国家内部包含省、市等多级行政区。据此可知,世界是高层级区域,为大尺度区域,A说法正确;北京是中国省级行政区,相对于中国为小尺度区域,B说法正确;各大洲为尺度相同的区域,但面积不同,C说法正确;大尺度区域如日本,面积小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对于日本为小尺度区域,D说法错误。故选D。
7.B 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A错;华北地区包括华北平原,C错;亚洲划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等区域,D错。故选B。
8.B 据图可知,上海相对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为低层级区域,尺度较小,A错,B对;上海市的发展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会推动上海发展,C、D错。故选B。
9.A 政府为特定行政管理目标划定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可以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正确。
10.C 据材料可知,平沙岛隶属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隶属四个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域,A错;佛山市与南海区空间尺度不同,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同,B错;佛山市属于地级市,在广东省,这一层级的区域有二十一个,C对;该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划分的,有明确边界和形状,D说法错误。故选C。
11.B 四个区域中河北省、天津市为省级行政区,空间尺度相同,雄安新区是低一级的较小空间尺度的区域,安新县则是更低一级的区域,空间尺度最小。故选B。
12.B 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建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是其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故选B。
13.D 据材料“以原长垣县的行政区域为长垣市的行政区域”可知,其范围没有扩大,人口没有增加,A错误;据材料“设立县级长垣市”可知,其为县级城市,等级没有变化,长垣市不是大尺度区域,B错误;区域内部性质相对一致,可以继续向下划分出更低等级的区域,C错误;长垣市为行政区,边界明确,因长垣撤县设市后由河南省直辖,政府权限提高,D正确。故选D。
14.A 材料所述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A叙述错误;我国经济地带划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对各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科学认识,B叙述正确;远西部地带(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生态脆弱,人口稀少,资金、技术、人才是制约其发展的最重要社会经济因素,C叙述正确;新三大地带的划分,考虑了人口和城镇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基本特点、与未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等,有利于新形势下统筹规划区域发展的方向,D叙述正确。故选A。
能力提升
1.B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种植小麦,其中华北以冬小麦为主,东北以春小麦为主,A错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典型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典型植被,C错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受多雨、闷热、太阳高度大等影响,较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传统民居更重视通风、避暑、排水、挡雨等设计,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传统民居更关注防寒、避风、向阳等设计,D错误。故选B。
2.C 北方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大江大河少,聚落分布集中,人们来往和交流便利,语言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别不大;南方多丘陵山地,河流众多,聚落分布较为分散,彼此交流不便,语言很难融合,且语言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元素,会跟随历史传承下来。故选C。
3.D 据表中信息内蒙古自治区地理标志产品为畜产品,黑龙江省为大米,可知内蒙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黑龙江农业中种植业突出,A结论正确;内蒙古自治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有利于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黑龙江省雨热同期,降水较多,适合发展种植业,B结论正确;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同为省级行政区,为同一尺度区域,但地理位置和面积大小不同,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C结论正确;两区域差异的表现既有自然环境方面,也有经济发展方面,D结论错误。故选D。
4.B 该区域是高原和高山气候,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大,B叙述不正确。该区域有丰富的水能,特别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该区域地热能丰富,尤其是羊八井地区;图中雅鲁藏布江谷地落差大,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该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雅鲁藏布江谷地成因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A、C、D叙述正确。故选B。
5.D 拉萨冬季因纬度低(30°N),太阳高度大,且昼长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A说法正确;北部受高大山脉(昆仑山—祁连山)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B说法正确;谷地地形封闭,不利于散热,气温较高,C说法正确;与河流的调节作用无关,D说法错误。故选D。
6.B 巫山一线东西两侧的“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划分指标依据是地形特征,西侧是盆地,东侧是平原,A、D错;自然地理界线是不明确的,C错;两侧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一致,B对。故选B。
7.C “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划分体现了巫山对两地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C对;两地自然景观分异和城市景观差异不是巫山影响形成的,A、B错;不能体现产业结构趋同,D错。故选C。
8.D 交通的发展可以缩短两地的时间距离,促进经济合作的广泛开展;市场、技术、资金都会影响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但不是主导因素,D对。
9.B 按照自然特征划分的区域体现自然要素分布规律,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划分的区域,不是按自然特征划分的,其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A错、B对;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是划分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的意义,C错;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是划分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等的意义,D错。故选B。
10.C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意义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划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口支援地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意义分别是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和保护传统文化,A、B、D错;禁止开发区是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集中分布区,划分禁止开发区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C对。故选C。
11.(1)D (2)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两市的中间地带;距离深圳市近,利于承接产业转移(受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强);土地价格较低;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解析 (1)由图文材料可知,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粤东地区。因粤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落后,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可以加强粤东地区对粤港澳大湾区资金、技术等的利用,从而促进粤东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故选D。(2)分析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主要从地理位置、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地价等多方面考虑。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区位优势结合图文材料进行剖析,地处深圳、汕尾两市中间,地理位置优越;从图文材料可知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在此经过,且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距离深圳市近,地价低,利于深圳产业转移;其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体现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