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1.4蚯蚓的选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1.4蚯蚓的选择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09 12:5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蚯蚓的选择》是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4课。在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对植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非生命环境条件。本课将以蚯蚓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对环境的需求。教材内容由“聚焦”“探索”“研讨”三部分组成。“聚焦”从绿豆苗的生长环境引出蚯蚓的话题。“探索”的逻辑线为“推测—实验—整理信息”,通过“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和“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两个对比实验,引导学生了解蚯蚓对环境的需求。“研讨”的内容里,一是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蚯蚓适宜的生存环境;二是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对其他动物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认识动物的身体结构等因素会影响对环境的选择。
【学生分析】
学生在此前已经历过对生物个体基本特征的观察、认识、研究活动,对动物生存需要的环境条件有基本的认识,比如在三年级对蚕的学习活动中,了解蚕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由于重心放在动物的特征研究上,使得环境需求这方面的知识较为零散,没有通过实证的方式去掌握。经过五年级上册和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对比实验已经较为熟悉,学生能够较好地开展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寻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
3.科学态度目标
·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
难点:从蚯蚓的选择迁移至其他动物的选择,认识到不同动物对环境有不同需求。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长方形有盖扁纸盒两个(其中一个为黑色纸盒,也可用笔将内部涂黑)、镊子、剪刀、吸水纸、水、干土、湿土、蚯蚓15条等。
教师准备: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聚焦
回顾:绿豆苗、凤仙花的生长对环境有什么需求呢?
提问:动物的生活对环境是否也有需求呢?
情境:龙龙和华华在观察花盆里的绿豆苗时,发现了一条小动物——蚯蚓。蚯蚓不是昆虫,而是一种陆生环节动物,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可以灵活地运动。龙龙和华华对蚯蚓很感兴趣,他们想找到更多的蚯蚓,你知道可以在哪些地方找到吗?
揭示:要想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蚯蚓,我们需要了解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蚯蚓的选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设置情境,聚焦本课的研究主题。
二、探索
活动一:推测蚯蚓的生活环境
说明:请你推测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在探究记录单上进行填写,时间为2分钟。
学生活动:填写探究记录单上的“推测”部分。
讲解:龙龙认为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里,华华认为湿润的泥土更适合蚯蚓生活。你们的推测和他们相同吗?我们接下来通过实验探究蚯蚓对“光照”和“水分”两种环境因素的选择。
活动二:蚯蚓对光照的选择
导语:首先探究蚯蚓对光照的选择,请你们补充探究记录单上实验一的“实验过程”部分。
讲解:在这个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亮度,其他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应保持一致。同学们可以准备以下的实验材料:有盖的黑色长方形纸盒1个(如果没有黑色盒子可以用笔将纸盒内部涂黑)、剪刀、镊子、吸水纸、水、蚯蚓10条。接下来请观看实验指导。
(播放实验指导视频)
说明:同学们,动手开展实验吧,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请重复三次实验,记得在探究记录单上记录数据。
活动三:蚯蚓对潮湿或干燥环境的选择
导语:接着探究蚯蚓对潮湿或干燥环境的选择,请你们补充探究记录单上实验二的“实验过程”部分。
讲解:在这个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土壤的湿度,其他条件如亮度、温度等应保持一致。同学们可以准备以下的实验材料:有盖的长方形纸盒1个、镊子、干泥土、湿泥土、蚯蚓10条。接下来请观看实验指导。
(播放实验指导视频)
说明:同学们,动手开展实验吧,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请重复三次实验,记得在探究记录单上记录数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原有认识推测蚯蚓的生活环境,选择“光照”和“水分”两个环境因素,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开展对比实验。
三、研讨
说明:同学们,你们完成这两个实验了吗?请你们分析实验数据,完成探究记录单上“实验结论”部分。
(出示实验数据)
讲解:我们来看龙龙和华华记录的实验数据,比较比较你们的数据。实验一的数据反映,大部分的蚯蚓选择黑暗的环境;实验二的数据反映,大部分的蚯蚓选择潮湿的环境。现在,你可以总结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特点吗?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具有阴暗潮湿的特点。
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有个别蚯蚓停留在中间或者做出相反的选择呢?你们的实验结果有出现这种情况吗?请你们思考原因。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对环境有不同需求?请你们观察以下这几种动物,思考思考。
(陆续出示企鹅、天鹅、变色龙的图片)
讲解:企鹅体形肥大,在南极低温环境下,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脂肪厚,在极夜缺少食物的情况下,赖以维系生命。天鹅在深水环境中演化出的喙和蹼,能适应其游禽的生活。变色龙随环境的变化,可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
提问:在同一个环境里,如果环境发生变化,动物们会怎么样呢?请你们课后思考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理和分析数据,形成共识,得出实验结论。并进一步探讨其他动物对环境的需求,继续深化学生对动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四、小结
通过对比实验,我们认识到了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不同的动物的身体结构不同,他们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也不同。
【板书设计】
蚯蚓的选择
明亮 干燥
阴暗√ 潮湿√
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环境需求
【学生实验记录单】
“蚯蚓的选择”实验记录表
实验一 蚯蚓对光照的选择
实验过程 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1.准备一个黑色的长方形盒子,或者将长方形盒子的内部涂黑。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均匀润湿。将盒盖一端剪去一块,作为透光孔。 2.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内明亮与黑暗的交界处,盖好盖子,20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3.重复三次实验。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明亮一端的蚯蚓数 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黑暗一端的蚯蚓数
1
2
3
实验结论
实验二 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
实验过程 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1.在长方形盒子内的一端铺上一层干燥的泥土,另一端铺上一层湿润的泥土。 2.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内干土和湿土的交界处,盖好盖子,20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3.重复三次实验。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干土一端的蚯蚓数 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湿土一端的蚯蚓数
1
2
3
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