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文档属性

名称 核舟记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25 19:51:00

文档简介

23*《 核舟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积累一定量的常用文言词语。
2. 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3. 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学习重难点】
按空间顺序说明物体: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顺序。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
【学习流程】
1、请大家运用字典和书上注解自读这篇文章
2、请写出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3、听读课文
4、学生自译第一段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翻译:
思考
(1)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3)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
5、学生自译第二段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翻译:
思考
(1)本段的主要内容如何?是如何具体说明的?从此可以看出来说明的顺序如何?
(2)本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6、学生自译第三段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翻译:
思考
(1)这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2)作者在写船头三人时,重点写的是谁?为什么?
(3)从哪些地方看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7学生自译第四段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 左 手 倚 一 衡 木, 右 手 攀 右 趾,若 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翻译:
思考
(1)本段文字说明舟尾的情况是怎样布局的呢?
(2)本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8学生自译第五段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翻译:
9学生自译第六段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翻译:
思考:第六段中是怎样与“奇巧”相照应?
10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11文言积累
(1).解释下列通假字的含义。
诎: 衡:
简: 有:
(2)、请你整理本课中的一词多义
(3)、翻译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⑥技亦灵怪矣哉:
(4)、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
石青糁之。
名词作动词
中峨冠而多髯者
椎髻仰面
石青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