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细胞的增殖(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细胞的增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六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主要内容包括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等。细胞增殖作为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与绪论中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有丝分裂的内容还是学习减数分裂、配子生成和融合、合子发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同时,对生物课程的学习,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内容,但是对此了解得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教学目标】
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举例说明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3.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图解一个细胞周期的大体分期。
4.概述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
5.养成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6.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
探究、讲述和讨论的方法。
【教学准备】
3 cm×3 cm×6 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塑料餐刀、胶皮手套、毫米直尺、塑料勺、吸水纸、烧杯。
【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联系、思考, 明确 学习 目标 提问: 从细胞变化的角度分析,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 评价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生物体大都是由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的,而且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细胞分裂或者不再继续生长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结果。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问题 导学,
主动 探究, 获取 知识 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制定解决方案,设计探究物质扩散速率与细胞大小关系的模拟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主动获得知识。 倾听、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继续引发学生思考,既然细胞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 提出设想,倾听、参与交流各种方案的可行性。 按确定方案,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学生充分理解到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分裂是其发展的必然。 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使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领悟。 通过讨论使学生深入思考,并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到细胞。 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加工 信息, 构建 知识 体系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1.什么是细胞周期? 2.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否相同? 3.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关于细胞周期的概念,教师还要让同学们准确理解,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例如皮肤的生发层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等;而高度分化,失去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例如神经细胞等不具有细胞周期。 用课件模拟展示间期的动态过程。 播放显微镜下连续摄影的细胞分裂过程的录像。然后分别利用课件模拟展示四个时期的动态过程。 在前期,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 关于赤道板,要让学生领会它是垂直与纺锤体的纵轴,并将其平分的一个平面,实际上并无板状结构存在。 结合屏幕显示的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静态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教师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有丝分裂的实质。 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细胞增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阅读并思考。 学生在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后,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并描述。 学生观察并概述各个时期的特点,如将末期的特点概括为“丝生核现板变壁”、“两消两现重开始”等。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即可以使DNA分子在分离的过程中不损坏,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完整性。 学生回答各图片所代表的时期以及各时期的特点。 倾听,参与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新知识。 观察现象,引起思考,加深理解。 使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各时期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 使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意义。 使学生了解中国科学研究的前沿工作,激发兴趣,发展相关情感。
反馈与 矫正 提问: 1.DNA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分别发生在哪个时期 2.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 讨论: 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40小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10天。医院采用化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保存骨髓细胞。推断给药的时间间隔并简述理由。 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思考回答: 1.分别发生在间期和后期。 2.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学生在充分讨论后得出结论,给药时间间隔应控制在40-48小时之间。 学生记录网址。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联系实际,将知识拓展、延伸。 拓展了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体会】
本节课教师要注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既要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要克服多媒体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此外,本节课将模拟实验引入课堂,通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模拟的方法,更有助于知识的建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亲身探究、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在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中,如何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