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应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与( j ǔ )能
B讲信修睦( mù )
C货恶其弃于地也(wū )
D男有分( fèn )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大道理) B选贤与能(“与”通“举”) C讲信修睦(培养)
D是谓大同(指理想社会)
3、填空
《大道之行也》选自《 》,它是_______家的经典之一,与《 》、《 》、《 》、《 》被合称为“五经”。
4、翻译句子
⑴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⑵盗窃乱贼而不作————————————————————————
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盗窃乱贼而不作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A B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D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大道之行也
6、按课文原句填空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使老有所终,—————。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⑴——-———— ⑵————————
子:⑴—————— ⑵————————
8、孟子有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本文哪句话意思相同?——————————————————————————————————————
课内精段赏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⑴男有分,女有归 分——— 归————
⑵是故谋闭而不兴 谋——— 兴————
2、翻译下列句子
⑴选贤与能——————————-
⑵讲信修睦————————————
3、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写在下面,并解释出来
⑴————通———— 解释————————
⑵——通———— 解释——————————
4、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
5、孔子的“大同”理想激励后代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而奋斗,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这样的进步思想家或社会改革家?——————————————————————————————————
6、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个什么样子?简单的描述一下。50字左右。————————————————————————————
拓展阅读
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①,弗食,不知其旨②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③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⑴嘉肴:嘉,美好;肴,鱼肉等类荤菜;⑵旨:美味,好吃;⑶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教学相长( ) ⑵幼有所长(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⑴不知其善也————--⑵教然后知困————————
3、下列各句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大道之行也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虽有至道 D说不清,道不明
4、解释下列句子的大意。
⑴故曰:教学相长也————-⑵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是至理名言,你能结合学习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应用
(“恶”应读wù)2、A(“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3、儒,《诗经》、《尚书》、《易经》、《春秋》;4、⑴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⑵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5、C(A项“作”分别是“兴起”、“发出”的意思;B项“故”分别是“原来”、“所以”的意思;D项“道”第一个是动词“说”的意思;第二个是名词“理想”之意;C项两个“是”都是代词“这”的意思。故选C)
6、⑴不独子其子;壮有所用;⑵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7、亲:⑴以……为亲;⑵亲人;子:⑴以……为子;⑵子女。 8、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课内精段赏读
1、⑴分:职业、职守;归:女子出嫁;⑵谋:阴谋;兴:发生。2、⑴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⑵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3、⑴与通举,选拔、推举;⑵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4、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作纲领性说明;第二层:第二句到第三句,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最后一句,总结全文。5、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6、开放性试题,不作统一答案。(提示:不必展开进行细致描写,只要概括说明即可。既可从社会风气角度谈,也可从环境保护方面谈。)
拓展阅读:
1、⑴zhǎng ⑵zhǎng 2、⑴好; ⑵困惑不通。 3、B与D(A项“道”古代指“理想”;B项与D项均为“说”的意思;C项是“道理”之意,所以B与C意思相同。)4、⑴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⑵知道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然后才能奋发向上。5、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弗学,不知其善”的至理。6、开放性试题,不作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提示:只有认真学习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别人时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互助探究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3重点掌握的词语:
选贤与能:
矜、 寡、 孤、 独、
有分: - 废疾者:
货恶其弃于地也: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兴:
4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5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6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二、展示训练,评价推进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三、达标测试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故人不独亲其亲(故: )废疾者(废疾: )女有归(归: )
谋闭而不兴(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作: )大同(同: )
故外户而不闭(闭: )
3写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及其意义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是( )家经典之一,是西汉(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5翻译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大道之行也》教案
一、教学建议
《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本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两千年以来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的财富。文章语言精练,文气畅达;运用对比,表意鲜明。指导学生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了解全文大意,反复朗读并背诵全文;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它在当今社会的积极作用,畅想未来,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二、教学案例
1、教学情景分析
《大道之行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是《礼记、礼运》开头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如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曾受到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的财富。
2、整合思路:
为了让学生较好的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在借助媒体的基础上,把诵读放在首位,让学生以读代教,以读代学。
到对理想社会实质的领悟,对美好文字的品味,本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情景导入:展示:“桃源”美的画面及文字;引入《大道之行也》。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精美画面,悠扬的古乐揣摩朗读。以便扫清文字障碍。为指导研读打下基础。
再读课文:这是本文的重点,通过范读,指导朗读,引读,齐读,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了解文章结构,感悟理想社会的实质。
探究课文: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拓展延伸:通过画面对比,让学生了解两千多年来,“大同”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也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积累重要词语;
了解先贤哲人关于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背诵并默写全文。
过程和方法
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古人敢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朗读,读出韵味,把握:“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难点:《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比校。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多媒体应用与分析
一、情景导入: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2、导人:首先欢迎同学们来到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在此我们领略其浩瀚,采撷其浪花,拾取其扇贝。下面我们一同走进语文这福天洞地。请看,画面所展示的内容还记得吗?(学生想与答)是的,《桃花源记》中展示的美、乐、奇的世外桃源至今仍给我们无限的憧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将给我们呈现一个与之相类似理想社会,让我们一同走进它、感受它。
2、简介孔子、《礼记》
应用——
1、音乐图片
2、桃花源美景赏析
3、《大道之行也》揭题
4、《礼记》有关的文字简介(
素材来源——《育星教育网》中本课相关图片素材
分析:此环节利用幻灯片创设氛围。将学生领入古圣先贤心中永不磨灭的“大同”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同时,先在视觉、听觉上为下面学习课文铺好路,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
1、范读
2、指导朗读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3、学生朗读(仿读、自由读、比赛读)
应用——
1、课文范读
2、指导朗读
3、出示易读错的字、词、句
4、补充重点句解释
素材来源——《育星教育网》中本课相关音频素材
分析——此环节利用视听觉冲击,并配合古筝曲目,营造氛围,用大屏幕,展示易错的字词句,再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速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为诵读打下基础,为学生探寻“大同”特征而扬帆起航。
三、探究课文:
1、大同世界的中心是什么?找出能概括大同社会的句子。
2、“大同”基本特征是什么? 本文从哪几方面阐述的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应用——
课文探究的有关问题
分析——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学生合作与讨论,让学生领悟“大同”社会的实质,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为学生背诵课文推波助澜。
四、再读课文:
1、试着抓住重点词句背诵。
2、分组比赛诵读课文。
应用——
出示重点词句引导背诵
分析——
先通过背诵引导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记忆,再用比赛这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便突破能力目标背诵并默写全文
五、拓展延伸
古代先贤对理想社会的梦想。
应用——
古圣先贤的“梦”
分析——利用幻灯片拓展学生视野,深化主题,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描绘你心目中的理
想社会,不少于500字。
应用——出示作业
分析——
进一步加强对课文的诵读,并采用小练笔的形式提升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达到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的目的。
板书:
概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满足生存需要
大道之行也 详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满足发展需要
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总括全文,折射现实
三、参考资料
1、育星教育网
2、新跨越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资源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