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群落的演替(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群落的演替(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0 23:2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3节 群落的演替
学习目标
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
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类型。
举例说出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蜘蛛
202种动物
621种动物
880种动物
小草
小树林
几 年 后
1909年
1919年
1934年
1883年
火山爆发形成了裸岩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
另一个群落
代替的过程。
群落的演替
群落
群落
群落
群落
问题探讨
表层为岩石或石砾,裸岩上没有任何生物。
(1)裸岩阶段
1.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一、演替的实例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酸逐渐增多。
(2)地衣阶段
地衣:形态结构与功能
地衣 = 藻类 + 真菌
有机物
水分、无机盐
真菌菌丝
藻类
繁殖单位
真菌的子实体
藻类
细胞
真菌菌丝
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长得高,更适应这里的环境,于是就逐渐扩展。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3)苔藓阶段
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本植物的种子就能够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本植物逐渐占据了优势。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
(4)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和小乔木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很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群落的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5)灌木阶段
在灌木群落所形成的湿润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6)乔木阶段
1.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地衣被苔藓取代了吗?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思考.讨论
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结果逐渐取代了地衣;
*这里的取代指的是优势取代,即优势种的更迭,地衣不一定消失;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4.灌木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的原因是什么?
能找到;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思考.讨论
灌木比草本植物更加高大,“剥夺”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裸岩阶段
总结
1.在光滑的裸岩上长出森林,大约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裸岩阶段;②地衣阶段;③苔藓阶段;④森林阶段;⑤灌木阶段;⑥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⑥→⑤→④
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②→④→③→⑤→⑥
B
牛刀小试
如果一块农田弃耕了,演替会如何进行?
讨论
农  田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小灌木
灌木丛
乔木林
思考: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
1.从演替的起点来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有什么不同?这两种演替还有哪些差异?
①从演替的起点看:
裸岩上的演替是从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后来植被彻底消失了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在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思考.讨论
②其他差异还有:
裸岩上的演替速度慢,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等。
2.这两种演替有哪些共同点?
①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
②群落中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
③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④群落稳定性越来越强,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思考.讨论
3.演替都会发展为森林吗?一个群落最终演替到什么程度,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不一定;
主要受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环境,生物的繁殖、迁入和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等因素
思考.讨论
归纳、比较裸岩与弃耕地上发生演替的异同
实 例 裸岩 弃耕地
起始条件
演替阶段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乔木 弃耕地→草本→灌木→乔木
速 度
共 同 点 有机物越来越 , 物种丰富度逐渐 , 食物网越来越 , 群落的结构越来越 。 最终群落发展成一个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裸地,无任何植物繁殖体
有土壤条件,甚至有植物繁殖体


丰富
加大
复杂
复杂
1.初生演替
初生演替指在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地面,或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
(1)概念
(2)实例
如在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演替。
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
沙丘
火山岩
冰川泥
二、演替的类型
2.次生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______________,但__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________或_________;
原有植被虽已不在
(1)概念
(2)实例
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演替
植物的种子
其他繁殖体
火灾过后的草原
土壤条件
过量砍伐的森林
弃耕的农田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不同点 起点
实例
经历时间
速度
发展趋势
经历阶段
共同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
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等




趋向形成新群落
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


①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
②群落中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
③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④群落稳定性越来越强,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3.两种演替类型的比较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C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牛刀小试
自主阅读教材P41页第三段,回答以下问题:
1.演替一定是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物种丰富度从少变多吗?
不一定;与群落所处的环境、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有关;
2.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哪些?
3.为什么群落不断地演替?
4.群落演替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吗?
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D
牛刀小试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实例
三、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实例
1.消极影响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导致森林破坏
沙化土地面积年均
缩减
1 980 km2
人类活动
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都是不良的吗?
三、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实例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使群落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在治理沙漠方面蚂蚁森林的成功。
掌握自然演替的规律,和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
2.积极影响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未来的美丽中国会有更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退耕还林条例》,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这项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47亿亩。
这项浩大的工程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
2014年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2015年将这项工程列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
2018年,我国启动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小结
群落演替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达到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外界环境
群落内生物
人类活动
影响因素
结构越来越复杂
起始条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