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溶解与乳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1溶解与乳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2 22: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溶解与乳化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 B.白酒
C.酸奶 D.苏打水
2.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会吸收热量的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生石灰
3.水是生活中常见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必须:溶剂一定是水
B.生活常识:油锅着火用水来扑灭
C.人体必需: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D.实验认识: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液体或气体都可以作溶质
B.天然水过滤后的无色澄清液体不属于溶液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得20mL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5.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
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mL蒸馏水
C.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D.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用水清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6.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
7.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
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
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8.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白醋 D.面粉
9.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原子构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10.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B.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经常饮用有益健康
C.使用洗涤剂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D.无法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11.某市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之一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4%的食盐溶液”.下列是某同学的实验过程,正确的是(  )
A.计算需要氯化钠4g、水50g
B.将氯化钠放置到托盘天平右盘称量
C.将氯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
D.用玻璃棒搅拌加快食盐溶解
12.下列厨房中的调味品与足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 B.白醋 C.麻油 D.白糖
1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水搅拌,测温度
B 空气和呼出气体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C 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高锰酸钾和碘 加汽油搅拌,观察是否溶解
A.A B.B C.C D.D
14.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变化与守恒:洗洁精去污是利用乳化作用,属于物理变化,汽油去污是溶解油污也是物理变化
B.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
B.10.0mL酒精与10.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0.0mL
C.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D.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50ml 30%的浓盐酸中加入50ml 水稀释成15%的盐酸
B.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用水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D.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微粒和构成干冰的微粒不同
二、综合题(共6题)
17.溅上油污的围裙可用洗洁精清洗,发挥了它的______作用。也可用酒精擦拭油污,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
18.用下列选项填空:
A.反应 B.溶解 C.乳化 D.过滤
(1)洗涤剂对油污有作用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小刚认为,汽油也能除去油污,但去污原理不同,汽油可以___________油污。
19.厨房中清洗餐具时用到了洗洁精,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_____,生活中还可用于除去油污的物质有_____(填一种即可)。
20.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作用。
(2)上海世博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过滤+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____.
(4)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此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___: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可以是____.
21.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所示实验可观察到A烧杯溶液变为红色,此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①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②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④氨气易溶于水
(2)图乙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纸花变红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组对比实验,其a、b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22.根据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实验结束后,要验证该反应的生成物,向集气瓶内倒入______,振荡;
(2)实验中a和c两只试管作对比,目的是验证______对铁生锈有影响;
(3)实验分别用足量的水和汽油作溶剂,溶解相同质量的高锰酸钾和碘,充分振荡后,观察到______(填序号)试管中的物质被溶解形成溶液。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汽水是碳酸、蔗糖等物质的水溶液,是碳酸、蔗糖等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酸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D、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选项A正确;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选项B不正确;
C、食盐溶于水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 选项C不正确;
D、生石灰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3.C
【详解】
A、实验室溶剂一般选择水,除了水之外还有乙醇等,故不符合题意;
B、油锅着火用水灭火,油会浮在水面,燃烧的更旺,故不符合题意;
C、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符合题意;
D、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A正确;
B、天然水经过滤后得到的无色澄清液体中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溶液,故B错;
C、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得到的溶液体积小于20 mL;故C错;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酒精、水等,故D错。
故选A。
5.D
【详解】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故A正确;
B.选择量筒时,选择量筒的量程要比量取体积的体积略大或相等,以避免误差过大,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50g×(1﹣16%)=42g
42g水的体积为:42g÷1g/mL=42mL,故B正确;
C.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故C正确;
D.盛放溶液的试剂瓶应保持干燥,否则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变小,故D错误。
故选:D。
6.D
【详解】
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蒸馏水;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蒸馏水;消毒酒精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蒸馏水;碘酒中溶质为固体碘,溶剂为酒精.
7.B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烟雾,此选项错误;
B、CO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此选项正确;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可观察到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此选项错误;
D、油不能溶于水,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乳浊液,而非澄清透明的溶液,此选项错误;
故选B。
8.D
【详解】
试题分析:与水形成溶液的物质是能溶于水的物质,故A选项食盐能形成溶液;B选项蔗糖能形成溶液;C选项白醋能溶于水,形成溶液;D选项面粉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故答案选择D
9.C
【详解】
A、原子可以构成物质,但是物质可用由原子、离子和分子构成,故A不正确;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B不正确;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故C正确;
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故D不正确。故选C。
10.C
【详解】
A、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只是除去了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及异味,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得到的水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B、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其中不含矿物质,经常饮用会造成人体无机盐等物质的摄入不足,有损健康,选项错误;
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够乳化油污,使用洗涤剂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选项正确;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选项错误,故选C。
11.D
【详解】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4%=2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2g=48g,所以A不正确。
B、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要左物右码,所以B不正确。
C、溶解氯化钠要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C不正确。
D、玻璃棒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麻油和水混合后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味精、白醋、白糖都可以形成溶液;
故选C。
13.B
【详解】
A.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加水搅拌,测温度,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所以可以鉴别,选项A正确;
B.向空气和呼出气体分别插入带火星的小木条,均会熄灭,不能鉴别,选项B错误;
C. 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蒸馏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可以鉴别,选项C正确;
D. 向高锰酸钾和碘分别加汽油搅拌,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碘能溶于汽油,所以可以鉴别,选项D正确。
故选:B
14.D
【详解】
A、洗洁精去污是利用乳化作用,是一个乳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汽油去污是溶解油污是一个溶解过程,也是物理变化,正确;
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H4NO3就不是氧化物,正确;
C、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水中扩散,正确;
D、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红砖粉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
15.B
【详解】
A. 钢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而防止锈蚀,选项正确;
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10.0mL酒精与10.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小于20.0mL,选项错误;
C. 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因木柴燃烧放出大量热,选项正确;
D. 有自由移动的的带电微粒时就能导电,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选项正确。故选B。
16.C
【详解】
A、设50ml 30%的浓盐酸的密度为ρ。则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为:≠15%,选项错误;
B、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故实验室不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加水溶解可以鉴别,选项正确;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则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微粒和构成干冰的微粒相同,选项错误。故选C。
17.乳化 溶解油污
【详解】
洗洁精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而酒精除油污是因为酒精可以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18.(1)C(2)B
【分析】
(1)
洗涤剂中含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故选C;
(2)
汽油也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选B。
19.乳化 汽油或碱性溶液
【详解】
厨房中清洗餐具时用到了洗洁精,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乳化,将大油滴乳化成细小的油珠,极易被水冲走;生活中还可用于除去油污的物质有汽油或碱性溶液,汽油是溶解油污,碱性溶液是与油污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20.乳化 吸附 混合物 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H2O 灭火
【详解】
(1)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用于清除油污;(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4)根据Mg5(OH)2(CO3)4 5MgO+X+4CO2↑,可知:反应物中Mg原子5个、O原子14个、H原子2个、C原子4个;而生成物中Mg原子5个、O原子13个、H原子未知、C原子4个,则可推测: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是H2O。因为碱式碳酸镁不可燃,300℃即分解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作阻燃剂(或灭火等)。
21.② CO2+H2O═H2CO3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否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浓氨水的性质、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显示不同的颜色、二氧化碳性质以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溶解在棉花团的水中生成显碱性的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涉及到的相关性质有:①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到的②浓氨水具有挥发性③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显碱性。氨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则没有得到体现。故选②;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图丙中有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两组实验,前一组是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后一组是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这两组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否与溶质、溶剂的种类有关。
22.澄清石灰水 氧气(或空气) ad
【详解】
(1)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与在氧气中燃烧结束后,要验证该反应的生成物,向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震荡;
(2)探究铁生锈的条件:a试管中铁定生锈;b试管中铁定不生锈,a、b试管中铁定、水都是常量,空气是变量,a和c两只试管作对比,目的是验证氧气对铁生锈有影响;
(3)a试管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试管内物质被溶解形成溶液;
b试管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试管内物质不被溶解形成溶液;
c试管碘不能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试管内物质不被溶解形成溶液;
d试管碘溶于汽油,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试管内物质被溶解形成溶液;
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