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2 二力平衡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所受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B.小融推动购物车加速向前运动,人推车的力大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C.小江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上立定跳远,向列车行驶反方向跳,会离列车上的起跳点更远
D.重力为500N的杠铃静止在水平面上,小渝用400N的力竖直向上去提时,杠铃所受合力为0N
2.如图所示是投掷飞镖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镖在投出之前没有惯性
B.飞镖在投出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飞镖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力平衡
D.将飞镖按图示虚线方向投出,不可击中靶上的P点
3.《猴子捞月》是人们所熟知的童话,如图所示的三只小猴在专注地捞着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对丙的拉力大于丙对乙的拉力
B.甲对乙的拉力与乙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丙的拉力与丙的重力之和
4.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的甲、乙两个木箱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受到甲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B.甲、乙两个木箱整体所受合力不为零
C.桌面对乙的支持力和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受到甲的压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历届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B.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减速滑动时受力平衡
C.滑雪运动员的速度越快越难停下,是因为其速度大惯性大
D.被击打的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会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推力作用
7.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力的方向沿杆斜向上,大小为2mg
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上,大小为mg
8.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经过6秒,甲、乙两车可能相距16米
C.甲车的惯性比乙车小 D.甲车受到的合力大于乙车受到的合力
二、填空题
9.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由一个力______。一人在车前用200N水平向左的力拉车,另一人在车后用100N水平向左的力推车,使小车沿直线匀速前进。一个力气大的人用大小为______的力推车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此时小车所受合力为______。
10.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球A和B,质量均为m,A球半径为B球的2倍,用一根轻质的细线把A和B连接在一起,由高空自由下落,当整体匀速直线下落时如图所示,此时空气阻力与球体的最大横截面积成正比。那么此时A和B球受到的空气阻力方向为______;细线对B球的拉力为______。(本题重力常数用g表示)
11.某同学用绳系住重力为2N的物体使其沿竖直方向缓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第一次拉着物体以速度v1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为__________ N,第二次拉着此物体以速度v2匀速下降,若,则绳对物体的拉力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N,方向为___________。
12.小明用小木球从高处释放来模拟雨滴在空中下落的运动情况。他查阅资料了解到:物体下落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阻力f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公式为(k为比例常数)。小木球质量为m,让木球从足够高处由静止下落,则小木球在整个竖直下落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小木球下落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
13.吊车以2m/s的速度将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________,若吊车改为2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________。(均填“>”“<”或“=”)
14.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运动情况如图乙。则t=1s时,物体处于 ______状态,从t=2s到t=6s的过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 ______m/s。
三、作图题
15.如图所示,重8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受到的力。
16.如图所示,一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在车厢顶部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处于竖直状态,作出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17.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笛选择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把纸质小卡片两端的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当物体处于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
(3)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______,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4)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__。
18.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小车放在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使作用在小车上两个拉力的方向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处于平衡状态;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
(3)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二个力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19.如图甲所示,这是小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2)小明将系于小卡片(不计自重)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大小;
(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扭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由此实验步骤可知只有作用在________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操作是_____;
A.左右各加一个钩码 B.把卡片剪成两半 C.把卡片扭转一个角度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装置优于小华。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容易让小车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 C.小卡片容易扭转
(6)小丽在做实验时,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在相同的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小丽的装置__________进行实验(选填“能”或“不能”)。
五、综合题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6月17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据悉,按照原计划,航天员将驻留约3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1)运载火箭发射时,会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如图),这样火箭才能升空,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生活中与此原理类似的现象有_________(举一例)。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和空气阻力。
(2)在使用火箭把飞船送上太空时,为了使火箭获得更快的速度,又要节省燃料,火箭升空后应向_________(选填“偏东”“偏西”或“任意”)方向飞行。
(3)航天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其质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航天员在空间站中___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作用。
(4)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可采用的是_________。
A.举哑铃 B.引体向上 C.在跑步机上跑步 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5)航天员在空间站中饮食起居与地球上是不同的,航天员在太空中是如何喝水的,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___________。
21.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性很好的轻质橡皮筋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不考虑空气阻力)。让系于橡皮筋一端的小球,从O点的正下方的P点由静止释放,分别经过a、b、c三点,如图甲所示。整个下落过程中,橡皮筋所受弹力F与小球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球的速度v与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填字母)。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大后不变
(2)当橡皮筋的伸长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______(选填“va”、 “vb”或“0”),此时小球处于______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D 6.A 7.A 8.A
9. 等效替代 300N 0
10. 竖直向上
11. 2 等于 竖直向上
12.先增大后不变
13. = =
14. 静止 2
15.
16.
17.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相等 扭转一定角度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18. 光滑 相反 相等 不能 二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二力是否平衡 不是
19. 匀速直线运动 相反 不能 同一直线 B A 能
20. 相互的 走路时向后蹬地,人向前进 大于 偏东 不变 受到 D 用特制的密封水袋,将水挤进嘴里
21. C 0 非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