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酸及其性质
一.选择题
1.有关“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碳与氧气反应,不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
④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转变为单质,不一定要通过分解反应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对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
C.盐酸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3.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化学性质与稀盐酸相似,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CO2 D.NaOH
4.《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
A.白酒 B.纯碱溶液 C.食盐溶液 D.柠檬酸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
B.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中和反应
C.碱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所以它属于碱
D.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所以水属于氧化物
6.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7.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 B.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硫酸
8.当打开盛浓盐酸试剂的瓶塞时,在瓶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产生白烟 B.产生白色烟雾
C.产生白雾 D.产生氯化氢气体
9.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25℃时,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
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2SO4和K2SO4溶液
D.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10.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浓盐酸变红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1.向盛有定量某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如图相符的是( )
A.MnO2中加入H2O2溶液 B.CaCO3中加入稀HCl
C.CuO中加入稀H2SO4 D.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
12.要使如图装置中的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硝酸铵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3.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 色;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 (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
14.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能证明A中反应发生的现象 。
(2)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 (写一种即可)。
(4)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 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5.图中,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
16.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将自制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的物质中,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物质 ①水 ②水垢清除剂 ③肥皂水 ④白醋 ⑤雪碧
颜色 紫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红色
判断上述物质中,显酸性的有 (填序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①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冷却热饱和溶液不一定有晶体析出,说法正确;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碳与氧气反应,不一定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说法正确;
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说法错误;
④不通过分解反应,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也可以转变为单质,例如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
故选:A。
2.对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
C.盐酸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分析】考查学生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和保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解答】解: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工业用盐酸因含杂质而显黄色,故B不正确。
C、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C错。
D、盐酸有挥发性,不具有吸水性,故D错。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盐酸的性质以及盐酸中溶质的分析,考查的较为简单,可以作为新课使用。
3.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化学性质与稀盐酸相似,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CO2 D.NaOH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化学性质与稀盐酸相似。
A、镁属于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则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B、氧化铁属于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不与稀盐酸反应,则不与柠檬酸反应,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氢氧化钠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
A.白酒 B.纯碱溶液 C.食盐溶液 D.柠檬酸
【分析】根据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说明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显碱性;
A.白酒显中性;食盐溶液显中性;柠檬酸显酸性; 纯碱溶液显碱性,故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纯碱溶液。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无色酚酞溶液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解:A、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酸的溶液显酸性,但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有些盐的溶液也会显酸性,故此答案错误。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不属于酸,故此答案错误。
C、碱性溶液PH大于7,PH大于7的有可能不是碱的溶液,有些盐的溶液也显碱性,故此答案错误。
D、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水是氧化物,故此答案正确。
故选:D。
6.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X具有挥发性,且水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色,故选项错误。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C、浓醋酸具有挥发性,但挥发出来的气体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色,故选项错误。
D、浓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物质X具备的条件(具有挥发性,且水溶液显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 B.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硫酸
【分析】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能与氯化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铁锈,故选项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难溶于水,不能用水除去铁锈,故选项错误。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铁锈,故选项错误。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用于除去铁锈,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酸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当打开盛浓盐酸试剂的瓶塞时,在瓶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产生白烟 B.产生白色烟雾
C.产生白雾 D.产生氯化氢气体
【分析】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液体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解答】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盐酸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故选:C。
【点评】知道烟和雾的区别,记住浓盐酸的挥发性.
9.解:A、花瓣中色素是有机物,易溶解在酒精中,故A正确;
B、25℃时,遇到pH=10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玫瑰花汁会变为绿色,故B错误。
C、雏菊花汁遇中性和酸性溶液都是无色,则不能区分H2SO4和K2SO4溶液,故C错误。
D、三种花汁中万寿菊遇酸性和中性以及碱性溶液变色是一样的,不能作指示剂,故D错误。
故选:A。
10.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浓盐酸变红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分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
【解答】解:A、品红加入蒸馏水后,水逐渐变成红色,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A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形成盐酸,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所以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的烧杯中变成红色,故B错误;
C、通过B的推导,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C正确;
D、品红在60℃的蒸馏水中扩散较快,在20℃时的蒸馏水中扩散较慢,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面加快,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的性质和分子运动,难度不大,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11.向盛有定量某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如图相符的是( )
A.MnO2中加入H2O2溶液 B.CaCO3中加入稀HCl
C.CuO中加入稀H2SO4 D.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
【分析】向盛有定量某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先减少,后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固体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B、CaCO3中加入稀HCl,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最终碳酸钙完全反应,固体的质量变为0,故选项错误。
C、CuO中加入稀H2SO4,生成硫酸铜和水,最终氧化铜完全反应,固体的质量变为0,故选项错误。
D、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为铜,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2.要使如图装置中的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硝酸铵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或产生大量的气体,也可能是溶解放出大量的热,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②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不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故①②③能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的原理(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或产生大量的气体,或溶解放出大量的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解:(1)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稀硫酸中阳离子是氢离子,其离子符号为:H+;
(2)稀硫酸显酸性,遇石蕊溶液显红色;
(3)反应⑤是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
(4)③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⑤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生成物均为盐和水,符合题意;
(5)BaCl2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与Ca(OH)2反应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CuSO4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H+;(2)红;(3)Al2O3+6HCl=2AlCl3+3H2O;(4)③⑤;(5)Na2CO3。
14.解:(1)滴有酚酞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氢氧化钠消失则溶液会由红色变为无色,所以能证明A中反应发生的现象是红色消失或红色褪去;
(2)所列的物质中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该物质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3)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金属单质且该金属的活动性排在氢的前面,所以该固体可以是Mg或Al或Zn或Fe(镁或铝或锌或铁)等;
(4)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则溶液存在的溶质主要有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生物氯化钠,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金属单质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盐,还有剩余的盐酸共四种;
故答案为:(1)红色消失或红色褪去;
(2)CuO+2HCl═CuC12+H2O;
(3)Mg或Al或Zn或Fe(镁或铝或锌或铁)等;
(4)四。
15.图中,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
【分析】根据碱能使酚酞变红色,酸能使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
【解答】解:滤纸做成的小花喷上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
若喷洒的是石蕊溶液,则烧杯中的应是具有挥发性的酸性溶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若喷洒的是酚酞溶液,则烧杯中的应是具有挥发性的碱性溶液,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体遇到试剂中的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无色的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故答案为:石蕊溶液和浓盐酸(或酚酞溶液和浓氨水)。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将自制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的物质中,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物质 ①水 ②水垢清除剂 ③肥皂水 ④白醋 ⑤雪碧
颜色 紫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红色
判断上述物质中,显酸性的有 ②④⑤ (填序号)。
【分析】根据紫甘蓝汁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白醋显酸性,能使紫甘蓝汁液变红色,所以能使紫甘蓝汁液变红色的物质均显酸性。
故答案是:②④⑤。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指示剂知识的考查,读懂表中的信息、掌握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