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称谓语
下面的对话有什么问题?
甲:小女都这么大了,小女高寿啊?
乙:令嫒今年五岁。
“小女”是谦称,“令嫒”是敬称。“高寿” 适用于对长辈的问候。应改为:
甲:令嫒都这么大了,令嫒几岁啊?
乙:小女今年五岁。
情景设置
称谓语
什么是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称谓语
古代称谓语
现代称谓语
现代称谓语
(1)亲属称谓
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姐、嫂子)。
长三辈:曾祖父、曾祖母等
长二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平辈:姐、哥、弟、妹、丈夫等
长一辈:爸爸、妈妈、舅舅、大伯、姨妈、姑姑等
称谓语·现代称谓语
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
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
职称:工程师、教授、讲师等
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年龄:老王、小张
泛称:同志、师傅、先生、女士
(2)社交称谓
称谓语·现代称谓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语和谦语。
(3)谦称与敬称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称谓语·谦称与敬称
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严、家尊、家君
称自己的母亲:家母、家慈
称自己的妹、弟:舍妹、舍弟
称自己的儿女:犬子、小女
称自己家庭:寒舍、舍下
称别人的父亲:令尊 尊翁
称别人的母亲:令堂
称别人的兄妹:令兄、令妹
称别人的儿女:令郎、令媛、令爱
称别人家庭:华居、尊府
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内人、拙荆
谦称与敬称
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
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嫒等。
“家大舍小令外人”
禁忌语
有个年过半百的财主老年得子,大摆宴席庆祝。酒过三巡,小孩抓周,众宾朋上前道好。张秀才说:“令郎定会大富大贵。”财主大喜。王秀才说:“令郎定会金榜题名。”财主又喜。李秀才见状,摇头晃脑的说:“令郎将来定会一命呜呼。”满座愕然。老财主大怒,令众家丁痛打李秀才。
李秀才为何挨打?
禁忌语
什么是禁忌语
自古以来,人们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交际原则,即交际双方必须清楚哪些话题该谈、哪些话题不该谈,哪些词语可用、哪些词语不可用。我们把那些在交际中常被回避的话题和词语分别称为禁忌话题和禁忌词语统称为禁忌语。语言的禁忌现象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恐惧心理、审美心理、宗教信仰等。
1、生理上的缺陷。
2、家庭不幸。
3、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
4、特定的风俗习惯。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
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
1、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对聋子表示照顾,就讲“你耳背,请往前坐!”
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态”,
老李长得瘦,这是长得“精干”,
受伤流血是“挂了花”,“挂了彩”
摔破碗碟说“落地开花”, 病了说“不舒服”,
2、注意语言环境,以防产生反感。
重庆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家老人去世,家人邀请了乐队“扎扎场子”。谁知,乐队一曲《今天是个好日子》,引发了主顾之间一场剧烈冲突,最后发展到双方大打出手。
3、注意语言对象,以免出现误会。
某饭店,老先生生日宴会。老友热情地点歌祝贺。掌声响过,歌声骤起,“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顿时主人容颜大变!
4、入境问俗,入乡随俗。
在南京人结婚时忌讳人家送伞作礼物,“伞”和“散”同音,太不吉利。送不得当然也说不得。
上海人看望病人忌带苹果,究其实,又是谐音作怪,原来在上海话里“苹果”和“病故”一个念法。
委婉语
情景设置
(小强暗恋某位女生,但那位女生却无情地拒绝了他,在回给小强的信里,那位女生说:
“你去死吧,也不看看自己那副德性,我是不可能接受你的!你死了这条心吧!”)
(小强看了这封信之后,大受打击,精神有些恍惚,神志不清,于是他来到了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向护士询问有关他的病情。)
小明:小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些难治的病。
小明:象我这样的病多久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你只管好好养病,问这么多干啥。没听说么,神经科神经科,活得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小强感到求生无望,当晚就跳楼自杀了。)
委婉语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或禁忌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
事实上,委婉语是在语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体现交际主体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表达者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什么是委婉语
委婉语
委婉语,应该怎么使用?
1、向别人发出请求时,可使用委婉语。
2、拒绝别人的时候,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
3、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委婉语,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4、有些事物或现象,人们不愿直说,必须使用委婉语。
5、公益广告类,这些广告通过委婉的语言表达给人一种和谐、友善、温馨的感觉。
哪个标语更好,更有亲和力呢?
不准停车,违者放气!
小草微微笑,请你走正道。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天,住同一幢楼的徐阿姨见到小林的姐姐时说:“你家小林真刻苦,每天晚上 12 点多钟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练琴。” ( 1 ) 徐阿姨的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写出来。言外之意是:
时间太晚了,弹琴会影响别人休息。
( 2 )假如你是小林姐姐,你这时打算说些什么话?小林姐姐说:
徐阿姨,对不起 ! 影响您休息了。我让小林今后晚上练琴早点结束,好吗?
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有人一句话却把人说跳。交际语言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话得体不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考的需要,高考就专门在“语言运用”中设立了“得体”这一考点。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就是“得体”这一考点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