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活动,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表征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2.举例说明种群的“J”形增长、“S”形增长、波动等数量变化情况。3.阐明环境容纳量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1.生命观念:种群“S”形增长的内容,揭示了种群数量在有限条件下通过种内调节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体现了稳态与平衡观。2.科学思维: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即用数学模型来表征、解释和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3.科学探究: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4.社会责任:濒危物种保护、有害动物防治。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
(1)概念: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作用: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建构方法
项目 研究方法 研究实例
提出问题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细菌每20 min分裂一次,怎样计算细菌繁殖n代后的数量
合理假设 提出合理的假设 在资源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建立模型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即建立数学模型 ①数学公式Nn=2n(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②曲线图
检验修正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知识点二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1.种群的“J”形增长
(1)概念
自然界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形。
(2)建构数学模型
①模型假设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②建立模型
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
③曲线图
2.种群的“S”形增长
(1)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S”形。
(2)形成原因
(3)环境容纳量概念: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值。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4)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
除起点与终点外,“S”形曲线种群增长速率一直大于0。
3.实践应用
(1)野生大熊猫: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2)有害生物的防治:降低有害生物环境容纳量是防治有害生物的根本措施。
控制家鼠数量的思路和相应具体措施
①思路:增大死亡率。具体措施:机械捕杀、药物毒杀等。
②思路:降低出生率。具体措施:施用避孕药、降低生殖率的激素等。
③思路:降低环境容纳量。具体措施:养殖家猫捕食家鼠、搞好环境卫生、硬化地面、安全储藏食物等。
4.种群数量的波动
(1)波动
在自然界,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但对于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处于波动状态的种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2)下降
①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如遭遇人类乱捕滥杀和栖息地破坏,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
②种群的延续需要有一定的个体数量为基础。当一个种群的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原因而衰退、消亡。
知识点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材料用具:酵母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细胞计数板、滴管、显微镜等。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果分析
酵母菌增长数量曲线图(如图1)及酵母菌增长速率曲线图(如图2)
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增加再降低。原因是在开始时培养液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有害产物积累等,使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
5.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1)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2)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要将培养液稀释一定倍数,再重新计数。
(3)制片时,要先在计数室上盖上盖玻片,然后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4)由于计数室中的菌悬液有一定的高度(0.1 mm),故需要让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的网格线中,避免细胞分布在不同液层深度,导致计数时被遗漏。
用数学模型表现细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时,曲线图与数学公式相比,具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提示:曲线图与数学公式相比,优点是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的增长趋势,局限性是没有数学公式精确。
种群“J”形增长的Nt=N0λt数学模型中,当λ>1,λ=1,0<λ<1,λ=0时,种群数量分别将如何变化?
提示:λ>1,种群数量上升;λ=1,种群数量稳定;0<λ<1,种群数量下降;λ=0,雌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下一代中灭亡。
在“S”形曲线中,有一段时期近似于“J”形曲线,这一段是否等同于“J”形曲线?
提示:不是。因为“J”形曲线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趋势,“S”形曲线是在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趋势。
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提示: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相互对照。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减少误差,即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提示: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
课堂小结
笔记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