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学案)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归纳生态系统的组分,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3.阐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生命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包含多种组分,呈现一定的结构,结构不同,功能也有差别。2.科学思维:构建概念模型,如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范围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范围
(1)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
3.类型
(1)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知识点二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1.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组成成分
比较项目 实例 作用 同化类型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 物质和能量是生命活动存在的最基本条件。生命活动本质上也是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非生物物质还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成分 —
比较项目 实例 作用 同化类型
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自养型
消费者 包括营捕食生活的生物和营寄生生活的生物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 异养型
分解者 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如蚯蚓、蜣螂)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异养型
(2)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①概念: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实例
③特点
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通过食物链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食物网
①概念: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②形成的原因
a.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
b.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食物链(网)功能
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③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一条食物链的某种动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概念检测
①河流中所有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
②动物园中各种动植物构成群落,一个动物园是生态系统。( )
③一块农田是生态系统。( )
答案 ①× ②× ③√
植物都是生产者吗?
提示:不是,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生产者都是植物吗?
提示:不是,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等原核生物也属于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提示:不是,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细菌都是分解者吗?
提示:不是,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异养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吗?
提示:不是,异养生物可能是消费者,也可能是分解者。
提醒
1.起止点: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不能只写中间一段。
2.营养关系:食物链中只存在捕食关系,无寄生关系和腐生关系。
3.组成: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出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4.方向: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从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同时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提醒
1.营养级位置: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例如蛇同时占有三、四、五营养级。
2.种间关系: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捕食和种间竞争两种种间关系,例如青蛙和蜘蛛之间。
3.生物种类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
课堂小结
笔记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