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3-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3-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2 18: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概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4.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生命观念:生命系统具有反馈调节能力,保证了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调节能力又与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相关,建立稳态与平衡观。2.科学思维:“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渗透了系统思维。3.科学探究: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4.社会责任:树立生态意识,形成文明思维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平衡
(1)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2)特征
①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
②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
③收支平衡,例如,在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3)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4)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
①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②作用: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③举例
a.
b.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特点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知识点二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及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2.比较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续表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特点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和恢复时间不同
联系 (1)不同生态系统在这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别(2)两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意义
①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可以持续不断地满足人类生活所需,如粮油、蔬果、肉蛋奶、木材等农副产品。
②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能够使人类生活与生产的环境保持稳定。
(2)措施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知识点三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实验目的: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基本原理
(1)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
(2)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
(3)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
3.实验流程
4.结果分析
生态缸中虽然成分齐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但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负反馈调节仅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吗?
提示:不是。负反馈调节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有体现。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归纳总结  (1)调节过程是自我调节(不依靠外部因素);(2)调节过程会在干扰后自动进行(依靠系统内生物的生命活动);(3)调节结果是维持各组分的相对稳定;(4)调节能力有限,超出阈值的干扰会导致生态失衡。
拓展  
1.“干扰”是指破坏稳定状态的外界因素;“保持”是指与干扰同时表现的系统内在的自动调节能力。
2.“破坏”是指受外界干扰因素影响,生态系统较远地偏离了原来的稳定范围;“恢复”是指外界干扰因素消除后,生态系统重新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状态。
3.热带雨林大都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热带雨林的物种组成十分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然而,热带雨林在受到一定强度的破坏后,也能较快地恢复。相反,对于极地冻原(苔原),由于其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在遭到过度干扰后,恢复的时间也十分漫长。因此,直接将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进行比较,这种分析本身可能就不合适。如果要对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则必须强调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好,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反之亦然。
 为何将生态缸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提示:为生态缸内的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课堂小结
笔记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