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单元 溶液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5%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
2.配制70g 14%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4%的是 ( )
3.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NaCl 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将该溶液恒温蒸发,有晶体析出 D.配制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
洒出,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
4.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KNO3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像,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
A.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 B.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
C.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
5.某同学用天平称量NaCl固体19g,用量筒量取蒸馏水76mL(水的密度为1g/cm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步骤是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瓶贴标签。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6.如图甲是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除图甲中所示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2)用图甲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图甲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错误改正后,请继续完成以下题目:
(4)②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________mL水。
(6)请在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如图乙)标签上标明相应信息。
(7)如果配制的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10%,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举出两点)
(8)若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10%,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7.实验室内,欲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0.37%的稀盐酸。
(1)所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g。
(2)从细口瓶倾倒盐酸时,先把瓶塞拿下,________放在桌面上,标签应向着________。
(3)量取浓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入________(填仪器名称),用________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下同);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C
[解析]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5%的稀盐酸时,其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量筒和胶头滴管用于量取浓盐酸和水,烧杯用于配制溶液,玻璃棒用于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无需使用电子秤。
2.B
[解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A.由题意可知,称量NaCl的质量为70g×14%=
9.8g,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使用了游码,砝码和NaCl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正确;C.转移氯化钠时有固体撒出,则溶质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D.配好后装瓶,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变,故错误。
3.C
[解析]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20g×5%=1g,故A错误;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26.5%,5%的NaCl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将该溶液恒温蒸发,当达到饱和状态后,水分继续减少,最终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配制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D错误。
4.B
[解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由溶解过程中KNO3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可知,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A.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溶剂的质量偏大,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B.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正确;C.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会造成溶剂质量偏大,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D.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不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故错误。
5.称量、量取、溶解 20%
[解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
6.(1)胶头滴管
(2)④②①⑤③
(3)称量时氯化钠药品和砝码左右放反了
(4)10 用药匙继续向左盘中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5)100mL 90
(6)
(7)烧杯内壁有水;量液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合理即可)(⑧)量液时,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或砝码生锈,合理即可)
[解析]
(1)胶头滴管、量筒用于量取水,图中缺少胶头滴管。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所以正确的步骤是④②①⑤③。
(3)称量时应左物右码,图甲中氯化钠和砝码放反了。
(4)氯化钠的质量是100g×10%=10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小于10g,应继续添加氯化钠。
(5)所需水的质量是100g-10g=90g。水的密度为1g/cm3,则水的体积为=90mL。所以选用100L的量筒。
(6)试剂瓶上应注明试剂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
7.(1)3.7 10
(2)倒 手心
(3)最低处 烧杯 玻璃棒 偏小 偏大
[解析]
(1)所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000g×0.37%=3.7g,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3.7g÷37%=10g。
(3)在用浓溶液加水配制稀溶液时,浓溶液和水都需要用量筒量取,但同样俯视读数,造成的误差偏向却相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