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今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持节水优先,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的废水和废液可以直接排入下水道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2.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 B.食盐 C.蔗糖 D.麻油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原因是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A.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B.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C.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5.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100g98%的浓硫酸加入400g水稀释能得到19.6%的稀硫酸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C、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水能作为溶剂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中溶剂质量大于溶质质量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证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铁生锈与氧气有关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9.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形成100mL酒精溶液
B.1g石灰石粉末与20g水混合,形成21g溶液
C.3g氢气与24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7g水
D.10g氢氧化钠稀溶液与10g硫酸铜溶液混合,形成20g混合溶液
10.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台的下方
B.家庭中用煮沸水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养鱼池用水泵将水喷向空中是为了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D.硫酸铜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通常在铁制容器中配制
1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不同实验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片和Zn片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 室温下,往等体积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H4NO3、NaOH,搅拌溶解
C. 煅烧石灰石
D. 往20°C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
12.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依次是: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B.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漏斗、烧杯
C.量取水的体积为100mL
D.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
13.小华配制50g浓度为5%的KNO3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A.将固体放在天平右盘称量 B.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
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有水滴 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滴洒
1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含碳量不同
B.镁原子和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粗盐提纯得到精盐的产率偏高,是因为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D.外界条件不变,蔗糖溶液密封久置不会有固体析出,是因为溶液具有稳定性
15.下列相关比较中,关系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20℃<60℃ B.熔点:铜>黄铜
C.沸点:氯化钠稀溶液<蒸馏水 D.着火点:纸片>煤炭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A 、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
(3)t1℃时,A 、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
(4)把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任写一条)。
17.家庭消毒常用“84”消毒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2)已知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的构成相似,次氯酸钠由钠离子(Na+)和次氯酸根离子(C1O-)构成,则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
(3)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
(4)水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可使水溶液的凝固点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以防止水结冰。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要从含少量乙的甲中提纯甲,通常可采用________方法。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恒蒸发温掉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量甲________乙,(填“>”“<”“=”“无法判断”)
(4)t1℃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使之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g。
19.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包括75%乙醇、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等。
(1)乙醇俗称酒精它的化学式为C2H6O。75%乙醇是用乙醇和水配制的,在20℃时,取75mL的乙醇,加水配成100mL溶液即可制得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其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100mL溶液中25mL是水,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酒精是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若用95%的酒精稀释成75%的酒精,需要的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胶头滴管。
(2)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5.5%~6.5%,现被广泛用于宾馆、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次氯酸钠见光就会分解,产物是氧气和氯化钠。写出一条84消毒液的物理性质______,NaC1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有效氯含量5.5%~6.5%,这里的"氯“指的是______(“单质“、“分子“或”元素“),写出次氯酸钠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写数值),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1mol过氧乙酸中约含有______个碳原子(科学记数法),过氧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0.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如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填“大”或“小”);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提纯甲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
②t2℃时,将60g的甲、乙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能形成的饱和溶液是______物质。
③将t1o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o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_(填“﹥”“﹤”“=”)乙。
(2)欲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1%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列式即可)。
三、推断题
21.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的b物质,得到b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空气的主要成分,B常温下是液体,C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它们之间的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E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根据乒乓球碎片燃烧时滤纸碎片未燃烧,得出物质燃烧条件的结论是_______。
(2)用图乙装置验证燃烧的条件。将两小块白磷固定在U形管底部基座上,分别加入等体积冷水和热水,白磷均不燃烧(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一段时间后,将装置倒置。能证明甲实验结论的现象是____。
(3)丙是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种类有关的实验。
①X为_______,C中加入碘的质量为_______。
②若要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__(填字母)。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则A烧杯中所得的NaCl溶液为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4.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
(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4)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五、计算题
25.某石灰石中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一兴趣小组想测定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他们将一块样品敲打粉碎后,取出 6g 放入质量为 20g 的烧杯 中,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掉盐酸的质量为 50g。反应所需时间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2)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6.50gCu、Zn混合物跟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1g,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 H-1 S-32 O-16 Cu-64 Zn-65)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D 6.B 7.C 8.B 9.C 10.B 11.B 12.D 13.B 14.C 15.B
16.(1)温度为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B
(3)C>B>A
(4)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任写一个)
17.(1)+1
(2)Ca(ClO)2
(3)MnCl2
(4)降低
18.(1)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50g
(2)降温结晶
(3)>
(4)75
19.(1) 乙醇 水 不正确,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75mL乙醇加入25mL水得不到100mL溶液,故100mL溶液中也不是25mL水 有机物 量筒 玻璃棒
(2)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或有刺激性气味) +1 元素 2NaClO2NaCl+O2
(3) 3 9 1.2041024 6:1
20.(1) 大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乙 <
(2)
21.75 a>b>c
22.H2O 灭火等 置换反应 Fe+2HCl=FeCl2+H2↑
23.(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热水一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3) 水2O 2g AC 不饱和
24.(1) ③ ⑤③④②①
(2)加速溶解
(3)50
(4)①②③
25.(1)2.2g
(2)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5g;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26.50gCu、Zn混合物跟10%的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
解:设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x,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为z
x=80.5g
y=32.5g
z=490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