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1)(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1)(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3 20:2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健康等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煮沸可以软化硬水 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人体缺钙导致骨质疏松 D.单车出行利于低碳环保
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
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带水杯出行 D.对金属材料回收利用
3.下列物质的构成不含碳元素的是
A.冰 B.冰糖 C.干冰 D.可燃冰
4.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
B.研制并使用可降解塑料能缓解白色污染
C.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5.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无铅汽油 B.可降解塑料 C.加碘食盐 D.低残留农药
6.近期,卫生部叫停含禁用药物“西布曲明”的减肥药,已知“西布曲明”化学式为C17H26ClN。下列有关“西布曲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布曲明”是由C、H、Cl、N四种元素组成
B.“西布曲明”属于有机物
C.“西布曲明”中含有26个氢原子
D.“西布曲明”中C、H、Cl、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04:26:35.5:14
7.下列食物中富含油脂的是
A.米饭 B.白菜 C.鸡蛋 D.肥肉
8.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换好生活开启智慧之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煤、石油、氢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
9.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C.购物时自带环保袋 D.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10.化学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等重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与材料 B.化学与健康
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吸食电子烟对人体有害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农业
煤炉上放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 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A.A B.B C.C D.D
1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与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黄铜和纯铜——加热,观察是否变黑
B.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磷矿粉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软水和硬水——加肥皂水观察是否有大量泡沫
12.通常把35%一40%的甲醛(HCHO)水溶液叫福尔马林,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属于有机化合物 B.甲醛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
C.甲醛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甲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
1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归类
A 氧化铜、水、氧化钙、氧气 氧化物
B 氯化钠、碳酸钾、硝酸银、硫酸铵 盐
C 氢能、核能、风能、天然气 新能源
D 甲烷、醋酸、乙醇、二氧化碳 有机物
A.A B.B C.C D.D
14.下列对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能源 B.化学与材料
①煤、石油等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②光能、电能等可通过化学能转化而成 ③风能、氢能等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①棉花、羊毛都属于天然材料 ②玻璃、塑料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Fe2O3,、CuO属于合金
C.化学与人体健康 D.化学与环境保护
①长期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 ②摄入某些重金属盐会导致人体中毒 ③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 ①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②严禁焚烧秸秆可减少空气污染 ③使用光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A.A B.B C.C D.D
15.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都是有机化合物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有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
二、填空题
16.农历冬至,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今日恰逢冬至,小明和奶奶做饺子。
(1)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食材富含的主要营养素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
(2)油脂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的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
(3)面粉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转变成______和水,同时为机体活动提供能量。面粉燃烧过程中可闻到烧焦羽毛气味,是因为面粉中还含有的营养物质是______。
(4)沙土种植韭菜通常需要施加钾肥,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增强______能力,若还需使韭菜叶色浓绿,则能同时提供这两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是______(填化学式)。
(5)塑料盆、铁锅、陶瓷茶杯等是生活常见用品,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17.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如图所示是道路、地铁等公共场所设置的垃圾桶。
(1)上图中标识的部件,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
(2)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的前提。纯净水塑料瓶应投入_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3)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4)垃圾箱外筒用铝合金制造而不用纯铝,是因为铝合金的______大于纯铝。
18.“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
(1)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填字母)。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______。
(4)大气中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应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乱砍滥伐森林 B.提倡使用节能灯
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19.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红焖羊肉是河南人喜爱吃的特色美食,其中羊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
(2)古人“钻木”可“取火”, “钻木”的目的是___________(从燃烧的条件回答);
(3)做饭时,燃气燃烧为使锅底不出现黑色,增大灶具进风口的目的是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0.如图涉及的物质及变化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化学反应,其中乙、丙、丁在通常状况下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图中“一”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戊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乙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甲是一种含氧元素的有机物,则甲经一步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的方程式_______;若甲是一种难溶性的固体,则甲经一步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在实验室中的应用是_______。
21.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若甲和乙反应生成的丙为最清洁的气体燃料,则丙的化学式为 ;
其中甲是常见金属,则此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若乙是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写出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此转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若甲是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丙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的一种金属,工业上冶炼该金属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甲为气体,并能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此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B.甲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C.因为反应后有沉淀生成,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小
D.若丙为氧化物,则参与反应的甲和反应体系中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四、实验题
22.材料一: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口罩是我们用来抵御病毒侵害的有效工具。但缺乏正确的处理废弃口罩的方法,又加上随意丢弃,轻盈的口罩很容易被风吹到海里,随着洋流漂流到各个地方,成为了海洋中的新型污染。有关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共生产约520亿个口罩,至少有15.6亿个口罩流入了海洋。海洋环境本就脆弱,如今更是雪上加霜,加上疫情短期内并不会消除,未来几年里戴口罩会是常态,由废弃口罩产生的海洋污染将十分严重。
材料二:一次性医用、民用口罩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类型。这种口罩主要是由防水层(纺粘无纺布)、过滤层(熔喷无纺布)、耳带、鼻梁条等部件组成。其中,防水层和过滤层都是以聚丙烯无纺布超细纤维作为核心材料,占比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塑料是口罩的主要构成材料,同时也埋下了许多隐患和威胁。与雾霾颗粒相比,塑料微粒的危害更大。因为塑料微粒能够随着水和食物进入动物体内,当然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也不能幸免。
(1)塑料属于_______材料。
(2)生产塑料的原料来自于____,为减少“白色污染”,除了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外,还可以____。
(3)由于过度使用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的组成进行测定,设计了下列实验,如图所示。
(4)①仪器I的名称:_______;仪器II的名称:_______。
②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③仪器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
④若装置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⑤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5)为了准确测定样品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E装置中的溶液最好换成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23.市售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CH2CH2)n]制成,有的是用聚氯乙烯[(CH2CHCl)n]制成,通过查阅资料可知:(CH2CHCl)n+O22nCO2+nH2O+nHCl,其中n是上千或上万的数值;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有刺鼻气味,其水溶液即是盐酸;鉴别盐酸的方法是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①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袋点燃时有强烈的刺鼻气味,这种塑料袋可能是由________制成的.
②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来探究塑料燃烧的产物.
若A瓶燃烧的是聚氯乙烯塑料,在B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C、D两瓶中发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若A瓶中用的是聚乙烯塑料,则在C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五、计算题
24.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食醋、食盐和纯碱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食醋中通常含有3%~5%的乙酸,乙酸俗称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是一种无色液体。食盐和纯碱都是白色固体。
(1)醋酸和纯碱中属于无机物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醋酸中,C、O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5.青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天约需0.8g钙。若每天从食物中得到0.6g钙,其余就要服食钙片补充。现有某品牌的口服补钙药片(每片约重0.5g),含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5%,则每天约需要服用_______片该药片。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C 6.C 7.D 8.B 9.B 10.D 11.A 12.A 13.B 14.C 15.D
16.(1) 面粉 食盐
(2)它们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
(3) 二氧化碳CO2 蛋白质
(4) 抗倒伏 KNO3
(5)塑料盆
17.(1)塑料顶盖
(2)可回收
(3)
(4)硬度
18.(1)C(2)
(3)氢能(或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能等)
(4)BCD
19.(1)蛋白质
(2)用高速摩擦生热的方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3)增大空气(或氧气)的量
20. (合理即可) 制取二氧化碳
22.合成 石油 回收利用废弃塑料 锥形瓶 酒精灯 检查装置气密性 偏大 NaOH
23.聚氯乙烯 试纸变红,瓶内壁有水雾(或瓶内有白雾)产生 HCl+AgNO3=AgCl↓+HNO3 CO2+Ca(OH)2=CaCO3↓+H2O 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且有气泡冒出
24.(1)Na2CO3;(2)3: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