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7.1 认识折线统计图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7.1 认识折线统计图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09 17:0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简单的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表示数量变化的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2、 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变化情况,来分析数量增减的现实意义,并回答问题。
3、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的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4、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合理推测及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
2、 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升降情况来分析数据的变化(增减快慢)的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教学难点:
通过折线统计图的图像情况,结合实际来分析数量增减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1、 复习条形统计图,引入折线统计图
1、 创设情景
师:小亚和小胖是学校气象小组的成员,他们记录了去年每个月的平均温度,制成了一张气温变化情况表。为了直观地看出这些数据的变化,他们各自制作了一张统计图。
2、 出示条形统计图《2008年上海市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提问:(1)、这是一张什么类型的统计图?
(2)、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能发现获取那些信息?
小结:条形统计图中,直跳能够清楚地表示出统计项目数量的多少。
3、 引出折线统计图
问: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条形统计图,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统计图?把你收集的统计图说一说。(指名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且这些统计图表与学生从教材中认识到的统计图表是有所差异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正确辨认各种统计图表,就在引课中安排认识给类统计图的环节。在教学中“点到即止,适时渗透”,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
2、 对比分析,研究折线统计图
1、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
(1)、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小丁丁根据统计表也制作了一张统计图,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条形统计图要变了(媒体演示将条形统计图转化成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问:观察一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设计意图:将条形统计图动态转化成折线统计图,更形象地展示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同时,体验发现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提问:小丁丁制作的统计图和小胖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横轴、纵轴所表示的含义相同;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是条状的,折线统计图是由点和线段组成的)
师: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板书: 折线统计图

折线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2、 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1)、(指1月)问:这个点表示什么?是几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那么折线统计图中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再举几例。、
(2)、学生小组活动,指一指并说一说书上P43的图中的各点都表示什么?全班核对。
(3)、从折线统计图中,你怎么看出来哪个月的温度最高?那个月最低?
小结:折线统计图上的点同样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数量的多少)
3、 折线—升、降、不变
提问:我们从统计图中除了能够知道去年每个月的平均温度外,还能获取那些信息?
(1)、这条折线有上有下,而这段却是平的。说明什么?(1~2月温度不变)
(2)、(指2~3月)那这段呢?(二月到三月温度上升了)
(3)、7月到8月呢?(下降了)
小结:折线统计图中的折线能够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板书:上升 不变 下降)
4、 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1)、师:看了这幅统计图,请你们也来做做小老师,设计一些问题,请其他同学回答。
师:老师也来提几个问题
A、( )月的平均温度最高?( )月的平均温度最低?
B、( )月到( )月的温度上升最快?( )月到( )的温度下降的较为平缓?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温度上升的较慢,称为缓慢上升。
与它相比,在上升段的其它折线变化怎样?(上升数度较快或幅度较大,称为大幅上升)
(2)、师:谁能用缓慢上升、大幅上升,这两个词来描述2月到7月的温度变化情况?
(3)、那么从7月到12呢?又该怎么描述呢?(小组讨论并交流)
板书:陡——快 平——慢
小结:在等距离的情况下,折线越陡,变化越大,折线越平,变化越小(板书)
5、 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借助这幅统计图,体会一下去年气温的变化情况。你是怎么看出的?
(2)比较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谁能更清楚地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这两种统计图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讨论,各组汇报交流
(能准确清楚地表示出事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趋势)
【设计意图:师生间暗示性的问答,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起到了挖渠待水的作用。根据设计的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探索、讨论,使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
3、 巩固应用,读懂折线统计图
1、 出示《2007年3月12日CCTV—8的收视情况》
(1)、分析: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结合现实情况分析:如果你是一名广告商,想要在这个频道播一个新广告,你会选择在什么时间段播放?为什么?
2、选择深化
(1)、出示南极、吐鲁番、上海三地同一天早、午、晚三个时刻温度变化情况的统计图。
师:请你们看着这三副统计图,分别描述的是三个城市中的哪个地方?并说明理由(认真思考,并在小组里完成)
(2)指名回答,师指导学生用新知回答。(大幅上升、大幅下降、缓慢上升、缓慢下降)
(3)、小结:所以说,这是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看出数量变化的情况。
3、选择适合的统计图
(1)、出示:表1:2009年7个学生的身高数据统计表
表2:小明从0岁~10岁的身高变化统计表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认为根据这两个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好?(讨论)
表1用条形统计图,在条形统计图中交换任意一个直条的位置,都不改变其本质。
表2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正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链接各点,这样通过观察折线的升降,可以帮助我们作出预测。
(2)师:请你预测一下,15岁小明的身高会是多少呢?会一直长下去吗?
【设计意图:设计启发学生深层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强化思维训练是对中高年级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时紧扣教材,层层深入,达到了本课学习的知识在课堂上深化的目的。】
4、 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表示数量变化的情况
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折线越平,变化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