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0 10:2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同步测试
单选题
1.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随着东征,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 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 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C.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 是一次正义性战争
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述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等素材。由此可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D.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3.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这些文明的扩展()
A. 推动了城邦国家的发展 B. 扩大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C. 促进了行省制度的完善 D. 形成了统一的社会风俗
4. “印度给予我们用10个符号表示出一切数目的巧妙方法,十进位制出现于阿拉伯和叙利亚人的著作之前;中国人从佛教僧侣那里学得了十进位制,而数学家穆罕默德似乎将之引入了巴格达,而零的最早使用,见诸于阿拉伯的一份文件中。”这一过程从实质上反映了
A.阿拉伯数字的缘由 B.世界科技相互融合
C.印度数学领先亚洲 D.文明的交流与传承
5.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下列对这段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A. 和平往来促进了各地经济文明交流
B.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要道
C. 暴力冲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
D. 暴力冲突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6.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反映了当时()
A. 希腊的医学发达先进 B. 波斯人生活丰富多彩
C. 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 D. 希腊人的创造力丰富
7.公元前4世纪,波斯军队在格拉尼克斯河战役、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米拉战役中遭到惨败 ,大流士三世逃亡途中被杀,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这三次战役中波斯的对手是 ( )
A. 马其顿王国军队 B. 孔雀帝国的军队
C. 东罗马帝国的军队 D. 西罗马帝国的军队
8.在古罗马一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几乎所有里程碑式的事件都要诉诸法律形式,各种成果也都要以成文立法、决议等形式正式固定下来,甚至元老院等组织的工作过程,罗马人都“刻板地”用程序法予以规定。这反映了
A.罗马帝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推动了法律发展
C.罗马法律制定及时且执行有效 D.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9.“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文字说明《十二铜表法》
A.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B.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C.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D.成为后世立法的唯一典范
10.古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中指出:“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顾客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顾客的衣服咬坏,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合同约定)承担责任。”材料表明古罗马法律
A.遵循契约守信精神 B.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D.条文明晰内容广泛
11.《民法大全)规定,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但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据此可知,罗马法
A.注重司法程序的完整 B.有形式主义特征
C.体现灵活理性的原则 D.实现了法律的公正
12.“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里亚城,也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
A.与中国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B.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C.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D.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转型
13.亚历山大征服形成了希腊化世界,商业贸易在整个希腊化世界蓬勃发展起来。印度的香料、胡椒、化妆品、玉石和珍珠通过商队和海上运输来到希腊化世界的港口和城市,波斯和埃及生产的谷物为遥远地区的城市居民提供了食物,地中海地区的葡萄酒、橄榄油、首饰和手工艺品被运到了波斯等地。这说明
A.武力扩张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 B.丝绸之路推动了区域贸易的发展
C.古希腊文明领先于同时期的其他文明 D.亚历山大征服开启了不同文明的交流
14.帝国疆域最大时,东起波斯湾,西至今日的西班牙、摩洛哥,南到撒哈拉沙漠、尼罗河上游,北抵多瑙河、爱丁堡一线。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湖,从波斯湾到大西洋沿岸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政治体。这个政治体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5.演说家阿里斯提德描绘公元2世纪的罗马城:所有现存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此“描绘”反映了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欧洲经济中心的逐步转移
C.民主政治影响经济发展 D.万民法推动社会经济繁荣
二、材料分析题
16.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美索不达米亚的前辈们一样,(波斯)统治者也任命总督作为中央管理的代表,监督管理帝国各个地区的事务。大流士把帝国分为23个行省,由总督进行管理和收税……大流士还通过固定税额和颁布标准化的法律条文等方法,提高行政效率。他规定了明确的税收数额,代替了不定期的贡物……统治者们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最有名的是“波斯王道”。出于经商和军事上的需要,他们投入大量资源筑路架桥,连接了帝国的各个地区。在种种措施下,中央的指令能够下达帝国的各个地区,在动乱时中央能及时派遣军队,同时能保证地方官员执行帝国政策。
——根据【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二 罗马帝国幅员如此辽阔,怎样维系在一起呢?一个紧密的行政司法管理体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单靠制度管理是不够的。从社会基础设施来看,著名的“罗马大道”系统,横跨河流峡谷的石拱桥梁,都起了重要作用。罗马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这些道路最初是由军队在向外扩张中修筑的,以保证军队能够迅速调动。道路和兵营往往成为居民点的萌芽,兵营提供保护,道路把它们联结起来。还有一点必须提到的是:它们还起了传播罗马文化的作用……帝国越大,官僚机构也越多。新设政府机构的官员,通常是皇帝及其宠臣的亲信……正是这种种制度和相应的种种规章使罗马帝国得以延长它的寿命。
——【荷】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1)在波斯帝国之前,美索不达米亚先后出现过哪些强大政权?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波斯统治者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简述古代世界的大国修建“波斯王道”“罗马大道”等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相似之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格拉底热爱母邦,拥护民主,刚健勇敢,清廉自奉、谦恭真诚,是品格高尚的道德楷模。他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影响年轻一代,但他不以老师自居,总以朋友的身份与人“共同研讨探索”。他重视身体价值,以身体锻炼为基础,努力将体育与智育、德育以及自然科学统一起来。他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的价值,宣称灵魂是人生最高价值的源泉,并致力于人的灵魂的改善。苏格拉底以人的自我意识,以每个人的思维的普遍意识来代替神谕,造就了一个人自身理性原则的新神,这是古希腊教育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摘编自苏振兴《苏格拉底的教育价值思想探索》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5CCBDD 6-10CADBA 11-15CCABD
16.(1)政权: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
措施:实行君主专制,神化国王的权力;地方实行行省制;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颁布法律条文,提高行政效率;修建道路。
(2)原因:保证政令畅通,保障军队调动和后勤补给,经济交流的需要。
(3)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武力扩张建立的庞大帝国,都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都是通过官僚体系、行省制度和修建道路等措施加强对帝国的控制。
17.(1)思想:用教师人格影响青年;注重师生地位平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特别强调道德修养;注重培养理性精神。
(2)评价: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教育关系;有利于推动人的综合素质提升;推动了古代理性精神的发展;冲击了智者学派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客观上促进古希腊教育思想的转型;为近现代西方教育提供了经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