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二生物 必修2 《遗传与进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科版高二生物 必修2 《遗传与进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1-27 12:14:16

文档简介

课件73张PPT。必修Ⅱ 遗传与进化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性
——变异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性
——遗传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第一节 分离定律1.孟德尔的生平简介: 孟德尔于1822年7月22日,出生于奥地利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从小爱劳动,念中学时就对自然科学发生了兴趣。21岁做了修道士.以后,当过中等学校的代理教员。在此期间,业余时间进行科学实验。他对天文、气象、园艺和养蜂等都进行过研究。其中杂交实验,潜心研究了8年。而豌豆的杂交实验是非常成功的。他对科学研究工作严肃认真,在自己的通信中说过,“从春到秋,天天都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监视着实验”。他通过观察对比、用数学的方法统计分析,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了两个遗传规律,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工作成就:
(1)提出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现代遗传传学确定为基因)
基因的分离定律
(2)发现两大遗传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豌 豆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3.豌豆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豌豆成熟后子粒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记数。(一)孟德尔为什么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胚珠花药花丝柱头花柱雄蕊雌蕊 自花授粉闭花授粉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即
化繁为简的方法。 人的一些 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练习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
B、兔的长毛和白毛
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D、大麦的高秆与矮秆
E、豌豆的红花与大豆的白花
F、鸡的长腿和毛腿
G、种子的圆形和扁形
H、人的双眼皮和大眼睛
I、小麦的早熟和晚熟
D、G、I♀母本♂父本人工杂交(异花传粉)去雄套袋授粉套袋F1子一代P(二)单因子杂交实验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
时,需要( )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C常见的符号:亲本: 父本: 母本:
子代: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PF1FF2×提供精子(雄配子)的个体。
提供卵细胞(雌配子)的个体。亲本F1紫花遗传现象提出问题 紫花(♀)×白花(♂) 白花(♀) × 紫花(♂)紫花F1全为紫色,白色性状是否以后都消失了?F1表现为紫色是否与母本的选择有关?正交反交PF1紫花?紫花705 白花 224 遗传现象F2提出问题(隐性性状)(显性性状)性状分离P 紫花(♀) × 白花(♂)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是普遍的还是个别?3:1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请总结该实验结果并尝试解释实验现象呢?紫花豌豆作母本与白花豌豆作父本杂交;F1能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如高茎。F1未能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如矮茎。 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正交:反交:紫花豌豆作父本与白花豌豆作母本杂交。重要概念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交配方式,如:CC和cc杂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的交配方式,如:Cc和Cc自交: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小写字母表示)2、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基因中的一个5、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4、F1的体细胞内有两个不同的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白花紫花P×CCcc配子 C cF1紫花Cc×F1配子紫花:白花=3:1棋盘法紫花:白花=3:1F2Cc配子CCCcCcccF1配子基因型比1(CC): 2(Cc): 1(cc)表现型比3紫花 : 1白花F1P× (杂交)F2交叉线法基因类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1、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D D D d d d A a A A aa
2、下列细胞中,肯定不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
A、受精卵 B、神经细胞  C、体细胞 D、卵细胞D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个体类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体: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高茎、矮茎如:DD,Dd,dd如:DD,dd如:Dd纯合子特点 : ①只产生一种配子
②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③无等位基因纯合子(纯合体):
杂合子(杂合体):
纯合子与杂合子在性状遗传上的区别: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发育而成的个体。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它的自交后代不会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它的自交后代还会发生性状分离。1、基因型分别为bb、Bb、BB的三个植物个体,其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有 。 2、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产生 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 。F2的基因型有 ,其比为 ---------- 。其中,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 。(高茎为显性)BbBB Bb21:11:2:1BB Bb bbBb3、请你依据孟德尔的解释推测下列杂交实验的结果(产生配子种类、表现型之比、基因型之比。)DD X Dddd X Dd小试牛刀(四)分离假设的验证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基因。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假设的核心内容:遗传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测交法分析:按孟德尔的假设,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可形成两种不同的配子,即一种配子含有D,另一种配子含有d,只要验证这一点,就可以证实基因分离假设的正确性。如何验证配子的类型和比例呢?CcccCc配子测交后代1 : 1过程:作用:可以测定亲本是
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紫花白花 F1 × 隐性纯合子85 : 8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 ② ③ ④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五)基因分离定律杂合子(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独立性、分离性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随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等位基因中的一种,另一半的配子带有等位基因中的另一种。1、实质:2、核心内容:3、等位基因的行为:遗传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基因分离定律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即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细胞核遗传。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F1表现型F2表现型种类比例介于两个亲
本间的性状①显性②隐性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性
状同时表现①亲本1②中间
③亲本2①亲本1②共显
③亲本21:2:13:11:2:1(六)显性的相对性完全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如:豌豆的紫花和白花不完全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如:金鱼草花色共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同时表现出双亲性状的现象.如:AB血型如果纯合子(IAIA)A型血的人与纯合子(IBIB)B型血的人结婚只能出生杂合子(IAIB)AB型血的子女;
如果两个杂合子(IAIB)AB型血的人结婚则会导致1(IAIA):2(IAIB):1(IBIB)的比率,这样,3:1的比值就被1:2:1的比值所代替,这是两个等位基因共显性的结果。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秃顶------性激素影响
Bb♂秃顶
Bb♀不秃顶
藏报春花色------温度影响
AA 20 ~25℃ 红花
AA 30℃ 白花显性的相对性: 可见,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的表现。 红色花 × 淡黄色

光充足低温: 红色花
光不足温暖: 淡黄色
光充足温暖: 粉红色
金鱼草的显性花色和外界条件的关系关于基因、性状的概念及关系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分离性状分离+环境写出子代的遗传因子与性状AA:Aa=1:1全显Aa全显AA:Aa:aa=1:2:1显:隐=3:1Aa:aa=1:1显:隐=1:1aa全隐全显AA根据子代性状比例判断亲代遗传因子组成Aa×AaAa×aaaa×aa AA× 。1.在豌豆中,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将A、B、C、D、E 5株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写出遗传因子组成:A ,B ,C ,D ,E 。DdDdDDddDd试一试:2.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现用纯种圆粒与纯种皱粒杂交,F1全部是圆粒。将F1自交,得到F2。
(1)显性性状是 ?
(2)若F2中共有2000株豌豆,那圆粒豌豆应有 株,皱粒豌豆有 株;圆粒1500500(3)若F2中圆粒豌豆共有6000株,那皱粒豌豆应有 株?2000(4)F2中能稳定遗传(纯种)的占 。1/23.一种脚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显性基因A控制。
(1):爬行鸡×爬行鸡,子代2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
(2):爬行鸡×正常鸡,子代1676只爬行鸡和1661只正常鸡。
分析回答:
(1)第一组两亲本的基因型 ,子代爬行鸡基因型 ,正常鸡基因型 。
(2)第二组爬行鸡基因型 ,若子代爬行鸡相交配,在F2中共得小鸡6000只,从理论上讲有正常鸡 只,有纯合子爬行鸡 只。Aa ,AaAA和AaaaAa15001500如图所示为某家族中白化病的遗传图谱。请分析并回答(以A、a表示有关的基因):(1).该病致病基因是 性的。(2)5号、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3)8号的基因型是 (概率为 )或 (概率为 );10号的基因型是 (概率为 )或 (概率为 )。(4)8号与10号属 关系,两者不宜结婚,后代中白化病机率将是 。(5)7号的致病基因直接来自哪些亲体? 。隐AaaaAA1/ 3Aa2/3AA1/3Aa2/3近亲1/93号和4号例2:根据以下系谱图分析:
1、该病受常染色体上 基因控制。
2、 Ⅰ2的基因型是 ,Ⅱ3的基因型是 。
3、 Ⅱ4的基因型是 ,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4、 Ⅱ4与该病携带者结婚,则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 是 。若第一个孩子患病,则第二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是 。再生两个患病孩子的可能性是 ,再生两个孩子均正常的可能性是 ,再生两个孩子一个正常,一个患病的可能性是 。(以B、b表示有关的基因)隐BbbbBB或Bb1/31/61/41/169/166/16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
A.甜是显性性状 B.相互混杂
C.非甜是显性性状 D.相互选择C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根据表中第??? ??组婚配情况调查,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 。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婚配双亲中可能的基因型组合:
第一组:????? ? ?? ???;第二组:???????? ?????;第三组:????? ?? ?????????。练习2:一拇指能向背侧弯曲AA × AA AA × Aa Aa × Aa
AA ×aa Aa ×aaaa×aa某校学生在学校内调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如右图所示)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
(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AaaaAA
C: Aa  ×  aa
    黄色     黑色
     ↓
      1Aa : 1aa
    黄色  黑色 B: Aa  ×  Aa
   黄色    黄色
     ↓
  1AA:2Aa:1aa
    不存活 黄色  黑色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 1、杂交育种①隐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例 小麦、水稻矮杆性状的选育(aa)F1 Aa AA Aa aa即后代只要出现隐性类型即可 ②显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例 小麦抗锈病性状的选育(AA)F1 AaAA
Aa
aa1/4
2/4
1/4AA1/42/4AA
Aa
aa1/4
2/4
1/4代代自交选育:让显性个体连续自交,在后代中淘汰由于性状分离出现的隐性个体,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 动动脑:
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中纯合子、杂合子的比例是多少?杂合子(Aa)自交n代,求后代中是杂合子的概率。杂合子(Aa)的概率:纯合子(AA+aa)的概率:显性纯合子(AA)的概率=隐性纯合子(aa)的概率基因型为Aa的某植物此个体自交一次,杂合子占_____,显隐性个体比是_______此个体连续两代自交,杂合子占_____,显隐性个体比是______此个体连续n代自交,杂合子占_____,显隐性个体比是______1/21/41/2n3:15:3(2n + 1) / (2n - 1) 例习:若让某杂合体连续自交,那么能表示自交代数和纯合体比例关系的是 ( )DP(纯合子)=1–1/2n例习: 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 ) A.1/8 B.7/8 C.7/16 D.9/16BP(杂合子)= 1/2n两种情况:①可能是杂种。让此栗色马与多匹白马交配,若后代中有白马,说明栗色马含有隐性基因,故推知该栗色公马是杂种。②可能是纯种。让此栗色马与多匹白马交配,若后代中没有白马,说明栗色马不含隐性基因,故推知可能该栗色公马是纯种。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对白色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用一个配种季节的时间鉴定它是杂种还是纯种。简要说明鉴定方法和理由。 2、医学上的应用①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等AA AA Aa Aa 备注:亲代中只要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子代就不会患病。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推断2、医学上的应用①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隐性遗传病)AAAA aAaAa aa aaaa aaAa Aa aa 问:以上每种方式子代的患病概率是多少?2、医学上的应用②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AAA AAaAA Aa AaAa 如:多指、并指等多指: 患者 AA Aa正常 aa 2、医学上的应用②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显性遗传病)AAAA aAaAa aa aaaa aaAa Aa aa 2、医学上的应用①系谱图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推断无中生有为隐性 生女患病是常隐例题:白化病是人类的一种隐性遗传病,控制基因为a,分析下图:1 2求:(1)Ⅰ1,Ⅰ2,Ⅱ2 的基因型;
(2)该夫妇再生1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有多大?
(3) Ⅱ2是杂合子的概率是?(Aa)(Aa)(aa)(AA / Aa)(答案:1/4)(答案:2/3)练习:1、右图为某个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 致病基因为A常隐100%AaAA或Aa1/121/61、如果双亲一方是白化病(基因型是aa),
他们的子女患白化病的可能性___________。0或50%2、科学家发现了一只罕见的白色雄猴,请你设计一个最佳方案,可以较快地让这只白色雄猴繁殖成一群白色猴群。最佳的设计方案是:先让这只白色雄猴与常色雌猴交配,再让F1雌猴与白色雄猴交配。因F1雌猴一定含有a遗传因子。因此F1雌猴与白色雄猴交配,子代一定会产生白猴。这样就会很快繁殖出一群白猴。 遗传题概率计算的一般步骤:1、确定显、隐性
2、写出隐性个体的基因型
3、显性性状的个体定有一个显性基因
4、子代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例:现有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生了一只黑色小羊,问这对羊再生一只小羊为黑羊的概率为多少?1/41、判断显隐性状2)两个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的性状,则
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1)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
子代显现的性状为显性,未显现的为隐性2、个体基因型的确定1)显性性状: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2)隐性性状:肯定是隐性纯合子,A_aa3)由亲代或子代的表现型推测,若子代或亲代中有隐性
纯合子,则亲代基因组成中至少含有一个隐性基因例、杂合子(Aa)自交,求子代某一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3、计算概率1)该个体是已知表现型还是未知表现型基因型为AA或Aa,比例为1∶2Aa的概率为2/3基因型为AA∶Aa∶aa,比例为1∶2∶1Aa的概率为1/22)亲本基因型在未肯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
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例、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正常,但该
夫妇均有一个白化病弟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
孩子的概率确定夫妇基因型及概率:均为2/3Aa,1/3AA其余情况,后代均表现正常,患病概率为0课件28张PPT。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思考:生物亲子代之间是通过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那么亲代的遗传物质如何“多出一份”来传递给子代? DNA的复制就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即1DNA→2DNA。新产生的DNA分子是一个全新的DNA分子吗?是否像洗相片似的,有一张底片就可以洗出许多相片来?自学指导1 半保留复制的概念是什么?
2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实验是如何区分亲子代的DNA分子的?
用密度梯度离心后重带、中带、轻带表示 的DNA分子的双链构成是怎样的?
3. 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是什么
2、如果要你来设计实验,你认为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 把复制的单链和原来的链做上标记,然后观察它
在新DNA中出现的情况。1、这些观点各有不同,如何来证明那个观点是正确的?只能用实验来证明。沃森和克里克推测是半保留复制模型 提出假说:如果DNA是半保留复制
分析假说:复制后得到的子一代DNA和子二代DNA的组成是怎样的?实验验证:演绎推理:如果亲代DNA是15N作标记的,放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则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别含有哪种N元素?其密度如何? 需要解决的问题1:如果要在实验中直观地区别、“标识”母链或子链,可以采取什么办法? 可以利用同位素(具放射性)标记的方法15N/14N-DNA (全部)15N/14N-DNA(1/2) 14N/14N-DNA(1/2) 15N/15N-DNA (全部)问题2: 要验证上述预测,就要分别观察亲代和子代的情况,但实验中,复制后的DNA分子通常是随机混合在一起的,不易分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15N/14N-DNA (全部)15N/14N-DNA(1/2) 14N/14N-DNA(1/2) 15N/15N-DNA (全部)可以通过离心使其发生分层(15N质量大于14N)演绎推理出N代时的情况:2/2n中,1- 2/2n轻提出假说演绎推理验证假说【小结】 得出结论二.DNA复制的方式
  半保留复制   
  → 1、概念:
2、场所:
3、时期:
4、条件
5、复制过程:
6、复制特点
7、准确复制原因
8、复制的生物学意义: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模板: 原料: 能量: 酶: DNA的两条母链游离的脱氧核苷酸(A、G、C、T) ATP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解旋→合成互补子链→形成子代DNA
三维设计图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解旋酶催化(氢键断裂)解旋:模板(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利用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进行)复制: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母链(旧链)
子链(新链)子代DNA:同时进行(边解旋边复制)复制过程:边解旋复制半保留复制多起点复制1、概念:
2、场所:
3、时期:
4、条件
5、复制过程:
6、复制特点
7、准确复制原因
8、复制的生物学意义: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模板: 原料: 能量: 酶: DNA的两条母链游离的脱氧核苷酸(A、G、C、T) ATP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①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1)边解旋边复制(2)半保留复制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解旋→合成互补子链→形成子代DNA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变通:亲代母链与子代DNA链数之比为:
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与子代DNA分子数之比为:规律1:亲代DNA复制n代后,DNA分子数为___,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为___,不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为____1/2n  2/ 2n2n2个2n-2解释【智慧眼——寻找规律】规律2:亲代DNA分子经 n 次复制后,  所需某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
R =a (2 n-1) 其中 a 表示亲代DNA含有的某种碱基数,n 表示复制的次数。例如:一个DNA分子片段,经水分解消耗88个水分子,得到多少个脱氧核苷酸?规律3:碱基总数=失去H2O数+290【智慧眼——寻找规律】亲 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15N15N类推第五代时在离心管中,上中下层的比例如何?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片断,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 )个。180 某DNA分子共含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链上A+T/C+G= 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个。600图中一、二、三表示DNA复制的过程
①一表示______,这一过程中,DNA
分子在 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的
长链开始______。
②二表示 。每条
母链在一些______ ______的作用下,链上的
碱基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周围环
境中游离的__________________来配对.
③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旋解旋酶
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解开DNA聚合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脱氧核苷酸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7.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 的培养基中复制三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和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A 1/2,1/4 B 1/4,1/8
C 1/4,1/16 D 1/8,1/8
8.某DNA分子有2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上碱基A:G:T:C=1:2:3:4,若该分子复制一次,则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
A.200 B.300 C.400 D.800
1、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这些药物作用的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 )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不能确定2、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 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作用下解旋 ④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④②⑤① C ③①④②⑤ D①③④②⑤AC幻灯片3、DNA分子解旋时,下列哪一组碱基被解开( )
A 鸟嘌呤和腺嘌呤 B 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C 腺嘌呤和胸腺嘧啶 D 腺嘌呤和胞嘧啶C4、下面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复制需要能量 B边解旋边复制
C 复制需要氨基酸和酶 D 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5、若对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 经过4次复制后,含有标记DNA分子数占DNA总数的( )
A 1/6 B 1/8 C 1/4 D 1/2 B幻灯片幻灯片7、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到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剃度离心后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由于DNA分子的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代表轻型、中型、重型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⑴、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 、G1 、G2 。
ABD⑵、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 。⑶、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 , 。
⑷、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是 。
0:1:131P31P 和32P半保留复制课件24张PPT。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回眸历史一、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二、DNA分子的结构1、DNA的化学组成脱氧核糖核酸C 、H、 O 、N 、P脱氧核苷酸① 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脱氧
核糖含氮碱基磷酸腺嘌呤鸟嘌呤(A)(G)胸腺嘧啶胞嘧啶(T)(C)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②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③ 多个脱氧核苷酸聚合成为脱氧核苷酸链④二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一个DNA分子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DNA





图从图中可见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空间结构2、 DNA的空间结构双螺旋解开放大AAATTTGGGGCCCATCDNA平面结构两条链的关系?① 由2条链按反向平行
方式盘绕成双螺旋结构;AAATTTGGGGCCCATCDNA平面结构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构成基本骨架 “扶手”② 外侧:AAAGGCCADNA平面结构碱基 “梯级”③ 内侧:2条链上的碱基通
过______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 T / G = C氢键3、DNA分子的特性①、DNA分子具稳定性②、DNA分子具多样性③、DNA分子具特异性(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稳定不变)(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长链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设计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答:DNA通过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即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思考题:DNA是遗传物质,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那么DNA是通过什么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小结DNA化学组成DNA的双螺旋结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种类:四种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特性: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NA分子的结构课堂练习1、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A)4000个和900个(B)4000个和1800个(C)8000个和1800个(D)8000个和3600个√12342、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用文字填出1—10的名称。5678910胞嘧啶(C)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脱氧核糖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氢键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1、2、3、4、5、6、7、8、9、10、2、RNA的结构AAGGCUURNA的结构3、DNA、RNA的区别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 核糖AGCT AGCU双螺旋结构 单链结构细胞核(线粒体 细胞质
、叶绿体) 课件27张PPT。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 基因 控制的? 20世纪初期,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 染色体 上。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 蛋白质和DNA (成分)组成。蛋白质DNA染色体
(一)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DNA
染色体 蛋白质 组蛋白
RNA 非组蛋白
蛋白质含量约为DNA的二倍, RNA含量很少,还不到DNA量的10% 蛋白质和DNA,
谁是遗传物质??DNA的分布(二)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总结1、DNA通常只在核中的染色体上找到(但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 。
2、同一物种的每个细胞核的DNA含量基本相同,即质和量都是恒定的。而且精子的DNA含量正好是体细胞的一半。
3、各类生物中,能改变DNA结构的化学物质都可引起突变(三)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实验设计] 关键思路: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确定唯一变量用什么生物作实验材料?核酸内有核酸内有
核酸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实验一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 ? 如何让噬菌体被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过程 ①A、B两组实验结果为何截然不同?? ②细菌裂解后,在释放的T2噬菌体中,
B组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A组
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想一
想,这是为什么??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现象分析A组标记的是蛋白质,侵染时留在外面,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不含放射性。 B组标记的是DNA,侵染时进入细菌体内,产生子代噬菌体含有放射性。结论:DNA是遗传物质。实验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4.将无毒性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这表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在与被加
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
性的S型活细菌。这些转化成的S型细菌
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并且这
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为什么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能够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呢?
格里菲思认为: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物质——
“转化因子”。但他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 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弄清了转化因子是DNA。实验 三 ——艾弗里及同事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成分分离后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DNA纯度
越高,转
化越有效。结论:DNA才是遗传
物质(转化因子)。1.对比各组发现只有混合加入了S型菌完整DNA的组才能发生转化,说明了什么?
2.此实验最后通过什么确定菌体类型?(菌落形态)
3.加入DNA水解酶的组有何作用?(进一步反证,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4.这个实验与第一个体内转化实验有什么关系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格里菲思转化实验使用了两种肺炎双球菌,其中R型细菌有毒,有荚膜。
B、艾弗里转化实验中,艾弗里提取的DNA为纯净的DNA
C、R型细菌之所以转化为S型细菌,是由于S型细菌DNA进入R型细菌并且成功表达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病毒的重新构建和侵染的实验在B图中,(a)TMV蛋白质外膜,单独没有浸染作用;
(b)HRV的RNA,单独有侵染作用;
(c)TMV的蛋白质外膜和HRV的RNA的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
(d)杂种病毒的后代,全属HRV型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不含DNA,只有RNA和蛋白质,如何确定其遗传物质是什么?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思路: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他们各自的作用,从而判断谁才是遗传物质①仅RNA能使烟草产生原样病斑 ②仅蛋白质能使烟草产生原样病斑 ③RNA和蛋白质都能使烟草产生原样病斑若出现①结果则仅RNA是遗传物质; 若出现②结果则仅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若出现③结果则RNA和蛋白质都是遗传物质预测结果:
(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课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得出结论:RNA是遗传物质①知识回顾总结归纳总结 1.列表比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