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0 10:3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农耕文明:社会分工比较发达,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社会结构和管理系统较复杂,具备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结合所学概括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西亚文明:
皇家猎狮图
古代希腊文明
小国寡民
希腊
尼罗河文明
两河文明
思考:结合图片分析材料,这说明了什么?
前4世纪末
前3世纪
公元前27年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前6世纪
孔雀帝国
亚述帝国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地域范围:看图说说四个帝国的扩张过程?
古代世界帝国
2.政治制度:
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
……靠阿胡拉玛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
——李铁匠选译《古代伊朗史料选辑》
大流士一世(前558-前486)
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大流士怎样的思想?
大流士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他在全国修建驿道,最长的一条称为“御道”,起自小亚细亚海岸的以弗所,东至伊朗高原的苏萨,全长2400公里……
大流士还统一币制,使得境内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标准。……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波斯帝国这些统治措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大批财富从各被征服地区掠夺到波斯来,大批俘虏成了波斯人的奴隶,大量被征服地区的肥沃土地变成了波斯征服者的地产。
波斯帝国东部的中亚地区……先后传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有的地区修建了水库,出现了灌溉农业……
——吴于堇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前336—前323 年在位),马其顿国王。当时希腊
“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作他的
家庭教师,他向老师学习了哲学、
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自幼
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诗》。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师南下。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翼,击败希腊联军。20岁,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他是一个真正的马背上的皇帝,一生东征西讨,没有打过一次败仗,而且每一次都取得了完美的胜利。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推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教材P10
结合所学和材料,指出他这些做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达到目的?
对文明的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
亚历山大每到一地自认为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人们向他行匍匐礼,对他敬若神明。
——吴于堇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惟一将地中海世界和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希腊文明发源地都统一在一起的帝国。罗马帝国将各个文明汇聚成大河。罗马帝国统治下有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客观上维系了罗马帝国的存在,促进罗马帝国的强盛。同时使原来隔绝的地区开始有了交流,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频繁。罗马帝国与东方各国接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明不断交融的过程。
依据材料说明罗马帝国建立的影响?
1.文明交往的总趋势:不断增多,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传播的表现
农耕技术
冶铁技术
神话
雕刻技术
字母文字
从西亚,向东、向西、向南……
起源于西亚,扩展到埃及和希腊等地;铁器时代
从西亚传入希腊
希腊模仿埃及
起源于腓尼基,在东方、向西……
公元前后,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之间;丝绸之路
三、文明的交流
2.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丝绸之路)
公元前后,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东汉的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2世纪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中西方的交流
罗马出土的汉代丝绸
一带一路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练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图是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塔利班政权炸毁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途径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
(2)“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思考,我们该如何将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度落实到行动中去
材料三: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文明发
展的永恒主题。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建立了许多经济文化中
心,使希腊文化传到东方,把东方文化带到西方,一种混有希
腊和东方的文明诞生了。
请回答:
(1)丝绸之路
(2)战争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的交融和发展。例如亚历山大帝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西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等。但另一方面战争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灾难,例如罗马帝国在扩张过程中,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破坏了当地的文明等。
(3)提倡多元化并存,又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坚持学习、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
课堂检测
1.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的帝国是(  )
A.孔雀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罗马帝国
D
【详解】
根据“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可知这个帝国是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D正确;孔雀帝国位于印度,排除A;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并未将地中海纳入境内中心,排除B、C。
2.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D
【详解】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等,D正确;泰勒斯是哲学家,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创立者,A错误;苏格拉底主要在哲学方面的贡献,B错误;柏拉图的贡献主要是哲学和思想方面,C错误。
3.一位罗马作家对时局有这样的评论:“帝国之内一片升平……国家已经脱胎换骨,昔日优美的道德已一丝不存。平等遭到剥夺,所有人都一股脑儿,仰望听命于第一公民一人”。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公民”是指恺撒
B.“第一公民”受制于元老院
C.罗马帝国实力达于鼎盛
D.该作家是一位共和主义者
D
【详解】
材料中的这位作家遭逢从“共和”到“帝制”的转变,所谓“昔日优美道德”是指罗马的传统公民精神。从“仰望听命于第一公民一人”“昔日优美的道德已一丝不存”来看,他对“共和”到“帝制”的转变不满,故推测是一位共和主义者,故D符合题意;恺撒是罗马共和国后期独裁官,“第一公民”在这里是罗马皇帝,故“第一公民”不是指恺撒,故A不符合题意;罗马帝国皇帝即“第一公民”,大权独揽,不受元老院制约,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罗马政治体制的变化,没有涉及罗马帝国的实力状况,故C不符合题意。
4.公元530年,商人奥曼图斯特在君士坦丁堡与当地的手工业者拉慈希发生了经济纠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走上法庭。法官对此官司的裁决将依据
A.封建等级制度 B.《查士丁尼法典》
C.公民大会决议 D.《汉谟拉比法典》
B
【详解】
公元530年,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法官对工商业者在君士坦丁堡的经济纠纷,会依据已经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裁决,B项正确;工商业者的经济纠纷,不能依据封建等级制度裁决,A项错误;6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实行专制统治,首都君士坦丁堡没有公民大会,C项错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王国的法典,不适用于拜占庭帝国,D项错误。
5.《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侵害行为之构成,不仅由于拳头或棍杖殴打,而且由于当众诬蔑,如诬赖他人是债务人而占有他人的财产;或写作、出版诽谤性的诗歌、书籍,进行侮辱或恶意策动其事”。该材料反映出《罗马民法大全》
A.重视人格价值 B.保护私有财产
C.诉讼手段灵活 D.注重司法程序
A
【详解】
“当众诬蔑”、“诬赖他人”、“诽谤”、“侮辱或恶意策动”等践踏人格的行为,都属于侵害行为,这些规定反映《罗马民法大全》重视人格价值,A项正确;材料中规定的内容并不涉及侵犯私有财产,和诉讼手段无关,也不是对司法程序的规范,BCD三项错误。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