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长城》指导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长城》指导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25 13: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专题:长城柳州市二十五中:梁明明比一比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传说
有关长城的成语
有关长城的谚语、民歌、民谣关于长城的历史长城的修筑可上溯到公元前七世纪。当时割据一方的诸侯国为了防守,在自己的领土上修筑城墙。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国统一了中国,为防御北方的匈奴贵族南扰、将原来北方三个诸侯国的长城加以连贯修葺并廷至一万多里(两里为一公里),“万里长城”因而得名。秦以后的一些朝代对长城也曾屡加修建,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筑始於明代建国之初的一三六八年,全部工程历时二百年才完成。修成后的明长城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辽宁鸭绿江口,全长六千多公里,今天逶迤于北京北部的长城就是它的一段。
券门烽火台通过白天点烟,夜晚燃火的方法可以传递警告信号。用作烽烟燃 料的是狼粪、硫磺和硝石混合物。藉此方法在几小时内就可以把 信号传递到500公里远的地方。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 烽火台的布局十分重要,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   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讨论研究:本专题的选文中,多位作家从政治、历史、文化、建筑等不同角度谈论长城的价值,请你进行比较分析,说说他们的共同认识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讨论研究:吴祖光把万里长城与北京四合院、欧洲的古城堡相比,你认为这样比较说出了万里长城的什么价值?(可以从长城的构造、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影响等方面思考)讨论研究:1982年起,法国人、美国人都梦想步行走完长城,均未能成行,而我国普通公民刘雨田从1984年5月13日起,用两年时间徒步穿越七个省区,走完长城。这说明什么?
小辩论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筑长城的功与过?
翦伯赞认为,赵武灵王筑长城在先,秦始皇将秦、燕、赵历代筑成的长城连成一气,经1600多年,直到明代,才修成12700多里的长城。你认为建筑长城的功绩究竟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