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孔雀东南飞(并序)
(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歌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演奏时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箱帘六七十
谓言无誓违
府吏见丁宁
恐此事非奇
摧藏马悲哀
蒲苇纫如丝
通“娶”。
通“奁”。
似应作“愆”,愆违,过失。
也写做“叮咛”,嘱咐。
似应为“宜”,合适。
同“脏”,脏腑。
通“韧”,柔软而结实。
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
(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叫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
其日牛马嘶
古今异义
可怜体无比
汝岂得自由
再拜还入户槌床便大怒
处分适兄意
本自无教训
共事二三年
叶叶相交通
古义
可爱
自作主张
第二次
坐具
处理
教养
一起生活
交错相通
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指代作用
相见常日稀
誓天不相负
好自相扶将
不得便相许
君既若见录
你,指焦仲卿
你,指刘兰芝
她,指婆婆
我,指刘兰芝
他,指媒人
理解下列互文句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
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
词语难点
无所施
白公姥
启阿母
致不厚
萦苦辛
卒大恩
若见录
逆以煎我怀
赍钱
否泰
断来信
用
告诉
禀告
招致
缠绕
尽、终
记
逆想,想到将来
赠送
坏运气;好运气
使者,指媒人
古今年龄对照:
成年:男20岁,弱冠;女15岁,及笄。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命:50岁
花甲(耆):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90岁
期颐:100岁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
1、元日:正月初一日。
2、人日:正月初七日。高适:“人日题诗寄草。”
3、灯节(元宵节、上元):正月十五日。朱淑贞:“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4、社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杜甫:“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5、寒食: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五日。
6、端午: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日。
7、七夕(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用针作各种游戏。
8、中秋:八月十五日。 9、重阳节:九月九日。
10、除夕:一年最后一天晚上。
十二时辰表
十 二 时 夜 半 鸡 鸣 平 旦 日 出 食 时 隅 中 日 中 日 昃 晡 时 日 入 黄 昏 人
定
时 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 时间 23 ↓ 1 1 ↓ 3 3 ↓ 5 5 ↓ 7 7 ↓ 9 9 ↓ 11 11 ↓ 13 13 ↓ 15 15 ↓ 17 17 ↓ 19 19 ↓ 21 21
↓
23
孔雀东南飞(并序)
小序: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大致情节及作诗缘由。
课文情节结构
起兴:孔雀失偶(1) 示意悲剧
兰芝被遣(2)
夫妻誓别(3-12)
兰芝抗婚(13-21)
双双殉情(22-31)
告诫后人(32)
(引子)
(开端)
(发展)
(进一步发展)
(高潮)
(尾声)
主题:故事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分析人物形象
焦仲卿
焦家
焦母
爱情理想
刘兰之
刘家
刘兄
封建家长制
矛盾
冲突
年轻美貌
多才多艺
勤劳能干
坚强自重
忠于爱情
外柔内刚
识礼仪
有教养
忠于爱情
善良孝顺
外柔内刚
蛮横无理
独断专行
见利忘义
尖酸刻薄
探求艺术魅力
1、本诗开头两句游离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营造一种
凄惨缠绵的悲剧气氛,且起统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第2段从13岁说道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发展有何关系?
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又称为“赋”。(即直陈其事,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以说完却反复去说)
意在强调兰之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之被逐作铺垫,以引起读者的同情。
从诗中再找出运用“铺排”的文字
刘兰之
(第2节)
纵向铺排
聪明能干
多才多艺
(第9节)横向铺排
临别“严妆”
沉着冷静
镇定自若
(21节)
准备婚事
不为富贵所动
反衬痛苦凄凉
3、诗中两次把仲卿比作磐石,把兰之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与情节发展有何关系?
比喻一出自兰之之口,表示兰之忠于爱情,永不变心;比喻二是仲卿说的,用此喻责问兰之为何改变初衷,表明产生了误会,两喻增添波澜,推动情节发展
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有积极作用,应重视。
4、有人说,结局有点超现实,去掉好不好?
结局写两家合葬,用美丽传说写了化鸟双飞,化木连理的理想结局,充满浪漫色彩,突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也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礼教的抗议,另外,鸳鸯双飞的结局与孔雀失偶的起兴呼应,形成独特艺术魅力!
动动脑,想一想
如何认识兰之与仲卿的死?
从情节看,是一出家庭悲剧,从意义看,他们的死也是
一种反抗用自己的生命使逼迫者计划落空,在当时,死
不是消极行动,是积极反抗!
兰之是个优秀女子,焦母为何驱逐她?
总结全文
主题
这首诗以焦、刘的离别、抗婚、殉情为线索,抒
写了一出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对男女主人公寄寓了
深切的同情,并控诉了封建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
福的罪恶,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艺术手法
赋比兴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完美结合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