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教案: 专题八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教案: 专题八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1-27 14:0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教案: 专题八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人教版)
化学应用
原理方程: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根据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人们研制了各种各样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及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
下面简要介绍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放置在内筒和外筒,内筒内为Al2(SO4)3,外筒内为NaHCO3,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平时千万不能碰倒泡沫灭火器)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除了两种反应物外,灭火器中还加入了一些发泡剂。发泡剂能使泡沫灭火器在打开开关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以及泡沫,能黏附在燃烧物品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由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它不如二氧化碳液体灭火器,后者灭火后不污染物质,不留痕迹。

1.泡沫灭火器能否用来扑灭Na、Mg等活泼金属着火?为什么?
2.能否用等浓度等体积的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钠溶液?
3.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装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装在铁筒里的原因?
1.不能,因为泡沫灭火器中的CO2能与Na、Mg等活泼金属反应:CO2 + 2Mg 2MgO + C。
2.不能,若用等浓度、等体积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钠溶液,则水解反应为:
Al2(SO4)3+6Na2CO3+3H2O=2Al(OH)3↓+6NaHCO3+3Na2SO4。
3.硫酸铝溶液因铝离子水解呈酸性,Al3++3H2OAl(OH)3+3H+,能腐蚀铁筒。水解产生的H+,能腐蚀铁筒。
核心考点真题回放
1.(2011新课标全国)将浓度为0.1 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c(H+) B.Ka(HF) C. D.
2.(2011福建)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2.B解析:A项中稀释醋酸溶液会使弱电解质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稀释10倍后,醋酸溶液的pH应小于(a+1),故A项错误;B项中加入适量醋酸钠固体可以抑制醋酸的电离,能使醋酸溶液的pH等于(a+1),故B项正确;C项中加入盐酸会使溶液的酸性增强,使醋酸溶液pH减小,故C项错误;D项中提高溶液温度会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使醋酸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故D项错误。
3.(2011安徽)室温下,将1.00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1.000 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 mol·L-1
B.b点:c(NH)+c(NH3·H2O)=c(Cl-)
C.c点:c(Cl-)=c(NH)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4.(2010北京)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溶解度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 = CuS↓
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5.(2011浙江)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模拟海水中的离
子浓度/mol·L-1
Na+
Mg2+
Ca2+
Cl-
HCO
0.439
0.050
0.011
0.560
0.001
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 mol·L-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Ksp,CaCO3=4.96×10-9 Ksp,MgCO3=6.82×10-6
Ksp,Ca(OH)2=4.68×10-6 Ksp,Mg(OH)2=5.61×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物X为CaCO3
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
C.滤液N中存在Mg2+, Ca2+
D.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 g 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
综合提高
一、考题预测
1.(2012广州)对于0.1 mol·L-1 (NH4)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溶液中存在电离平銜:(NH4)2SO4 NH4+ + SO42-
B.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硫酸,c(NH4+ )、c( SO42-)均增大
C.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D.溶液中:c( SO42-) = 2c(NH4+ ) + 2c(NH3·H2O)
2.(2012烟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该盐一定是强酸弱碱盐
B.强电解质溶液稀释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一定都减少
C.室温时向AgI饱和溶液中加入AgNO3固体,c(I-)一定减小
D.室温时pH=2的溶液与pH=12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3.(2012湖南)液态化合物AB会发生微弱的自身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B A+ + B-,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 (25℃)=1.0×10-14,K (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A+)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A+)> c(B一)
C.AB的电离程度(25℃)>(35℃) D.AB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3.D解析:D项中随温度升高,K值增大,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项正确;A项中平衡正向移动,故A项错误;B项中c(A+)= c(B一),故B项错误;C项中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故C项错误。
4.(2012深圳)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对应点的温度关系为: a>b
B.水的电离常数KW数值大小关系为:b>d
C.温度不变,加入少量NaOH可使溶液从c点变到a点
D.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5.(2012云南)室温时,将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的变化),对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呈酸性,且c(Cl-)>c(NH4+ )>c(H+)>c(OH-)
B.溶液中存在:c(NH4+ )+ c(NH3·H2O)=0.05 mol·L-1
C.加水不断稀释,始终保持减小
D.若NH3·H2O的电离常数为Kb,NH4Cl的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则Kb·Kh=Kw
6.(2012合肥)常温度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OH-)
B.b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ClO-)
7.(2012黄冈)常温常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pH与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pH=3的盐酸和pH=3的FeCl3溶液中,水电离的c(H+)相等
C.0.1 mol·L-1 NaHSO4溶液中:c(H+)=c(SO42-)+c(OH-)
D.0.1 mol·L-1 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8.(2012郑州)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KHC2O4溶液呈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1 H2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1的KOH溶液V mL,回答下列问题:
(1)当V<10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若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K+)=2c(C2O42 -)+c(HC2O4- ),则pH=______,V______10(填“>”、“<”或“=”)。
②当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K+) = c(C2O42 -)+c(HC2O4- )+c(H2C2O4),则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V______10(填“>”、“<”或“=”)。
(3)当V=20时,溶液中HC2O4- 、C2O42 -、H2C2O4、OH-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2皖北十校联考)室验用0.2 mol·L-1 的KMnO4溶液(硫酸酸化)做分析滴定实验,滴定KHSO3溶液。量取20.00 mL待测的KHSO3溶液于锥形瓶中,用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装配制的标准KMnO4溶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着______________,直至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红色30s不再褪去为止。后又重复做了两次平等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起始读数/mL
1.10
1.42
0.35
终点读数/mL
21.12
21.40
22.43
(1)用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量取KHSO3溶液,KHS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测KHSO3溶液中c(KHSO3)=__________ mol·L-1。
(3)若滴定过程中只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偏高的有(填编号)______。
①配制标准KMnO4溶液时,加硫酸酸化后未冷却至室温便注入到容量瓶中;
②取待测KHSO3溶液第2次读数时呈俯视姿态;
③滴定时过早地判断滴定终点(实验过后发现锥形瓶溶液变为无色);
④滴定前盛装KMnO4溶液的滴定管尖嘴上有气泡未排尽;
⑤盛装待测KHSO3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KHSO3溶液润洗;
⑥滴定时操作不当致使KMnO4溶液从活塞套处流出少许;
⑦KHS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
9.酸式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1)酸式 c(K+)>c(HSO3- )>c(H+)>c(SO32 -)>c(OH-)
(2)2MnO4- +5HSO3 -+ H+2Mn2++5SO42 -+ 3H2O 0.5000 mol·L-1
(3)②④⑥⑦
二、过关强化训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仅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胃酸(一般以盐酸表示)过多需要治疗。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MgCO3、NaHCO3,也有用酒石酸钠来治疗的。这说明( )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B.对人而言,酒石酸是必需的营养品
C.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产生CO2,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
D.酒石酸钠水解显酸性
1.A解析:A项中用酒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说明酒石酸钠能与H+反应,说明酒石酸不是强酸,故A项正确;C项中由于生成大量CO2,胃有膨胀的感觉,会不舒服,故C项错误。
2.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H2O、NH3·H2O、H3PO4、HF
B.Cu(OH)2、 CH3COOH、C2H5OH、CH3COONa
C.H2SO3、Ba(OH)2、BaSO4
D.H2SiO3、H2S、CO2
2.A解析:B项中乙醇是非电解质,醋酸钠是强电解质,故B项错误;C项中Ba(OH)2、BaSO4是强电解质,故C项错误;D项中CO2是非电解质,故D项错误。
3.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冰醋酸在25 ℃下的稀释过程,有如下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醋酸的电离常数不变     B.溶液中c(H+)持续增大
C.pH先变小后增大 D.醋酸的分子数不断减少
4.向10 mL,pH=12的NaOH溶液中加入10 mL某酸,再滴入几滴甲基橙,则溶液
呈红色,这种酸可能是( )
A.pH=2的硫酸      B.pH=2的醋酸
C.0.01 mol·L-1的甲酸 D.0.01 mol·L-1的硝酸
5.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达到平衡时,溶液中( )
A.Ksp(AgBr)降低 B.Ag+浓度降低
C.AgBr的离子浓度乘积降低 D.Br-浓度降低
5.D 解析:A项中Ksp只与物质的本性和温度有关,故A项错误;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增大了c(Ag+),故B项错误;D项中Ksp不变,则Br-浓度降低,故D项正确。
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Ba(OH)2、Na2SO3、FeCl3、KCl
B.Na2SiO3、Na2CO3、KNO3、NH4Cl
C.NH3·H2O、H3PO4、Na2SO4、H2SO4
D.NaHCO3、C6H5COOH、C2H5OH、HCl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100mL容量瓶准确量取100mL溶液
B.中和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直接装入待测液
C.用稀硫酸洗涤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
D.用pH试纸蘸取稀盐酸,取出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7.B解析:A项中容量瓶不能用来量取溶液,故A项错误;C项中硫酸钙是微溶物,应用稀盐酸或稀硝酸洗涤,故C项错误;D项中会污染盐酸,应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故D项错误。
8.向ZnS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时,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发现沉淀变为黑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为ZnS,而黑色沉淀为CuS
B.上述现象说明ZnS的Ksp小于CuS的Ksp
C.利用该原理可实现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
D.该过程破坏了ZnS的溶解平衡
8.B解析:该过程破坏了ZnS的溶解平衡,Cu2+结合了ZnS溶解产生的 S2-,生成了比ZnS更难溶的CuS,同时也说明了ZnS的Ksp大于CuS的Ksp,故B项正确。
9.常温下氢氟酸Ka = 6.8×10-4 ,醋酸Ka = 1.8×10-5。右图表示常温下氟化钠和醋酸钠溶液的浓度和Y的关系。则Y可以表示( )
A.溶液的pH B.水解平衡常数
由于前者pH小,则前者c(H+)大,由于c(Na+)相同,故D项正确。
10.(2011山东卷)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11.H2O2是一种二元弱酸,对于0.1 mol·L-1的过氧化氢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离方程式可写作H2O2 H++ HO2- ,HO2- H++O22-
B.加水稀释过程中,K1(H2O2)增大,α(H2O2)增大,c(H+)增大
C.加入少量浓盐酸,过氧化氢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D.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12.(2010全国II)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13.(2012苏北四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B.升高NH4Cl溶液的温度,其水的离子积常数和pH均增大
C.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常温下Ksp(Ag2CrO4)=1.1×10-12,Ksp(AgCl)=1.8×10-10,则Ag2CrO4的溶解度小于AgCl
C解析:A项中原电池中,负氧正还;电解池中,氧阳还阴,故A项错误;B项中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NH4+ 的水解程度增大,c(H+)增大,pH减小,14.室温下,下列图形与实验过程相符合的是( )
15.分析下表,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
1.8×l0-5
4.9×l0-10
K1=4.3×l0-7,K2=5.6×l0-11
A.NaCN+H2O+CO2(过量) =HCN+NaHCO3
B.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或加入冰醋酸均可使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CN溶液,后者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D.pH相等的上述3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仍相等,则醋酸中加入水的体积最少
16.(2010江苏)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 = 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 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9分)10℃时,在烧杯中加入0.1mol/L的 NaHCO3溶液400mL,加热,测得该溶液
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50
70
pH
8.3
8.4
8.5
8.9
9.4
(1)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NaHCO3 ;
(3)丙同学认为,要确定上述哪种说法合理,只要把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后再测定溶液pH,若pH________8.3(填“>”、“<”或“=”),说明甲正确,若pH________8.3(填“>”、“<”或“=”),说明乙正确;
(4)丁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甲、乙同学的解释进行判断:
实验装置如下图,加热煮沸NaHCO3溶液,发现试管A中产生沉淀,说明 (填“甲”或“乙”)推测正确;
(5)将一定体积0.1mol/L的 NaHCO3溶液置于烧杯中加热至微沸(溶液体积不变),测其pH为9.8;将烧杯冷却至室温,过一段时间(溶液体积不变)测得pH为10.1。据此资料可以判断_______(填“甲”或“乙”)推测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HCO3- + H2O H2CO3 + OH- (2)大于 (3)==,> (4)乙
(5)乙 溶液冷却至室温后pH大于8.4,说明此实验过程中溶液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2)生成碳酸钠碱性强,说明碳酸钠水解程度大。
18.(10分)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来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L密度为?r 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 mL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 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
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MnO4- +□H2O2+□H+□Mn2++□H2O+?_____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
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氧
化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5)该假定条件下会增加KMnO4溶液的体积,从而增大H2O2的浓度,故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19.(10分)已知25℃时,等浓度的CH3COOH、NH3?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I.已知25℃时,0.1mol/L醋酸溶液的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的醋酸根离子,抑制醋酸分子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上述两种解释中 (填“甲”或“乙”)正确;
(2)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 (填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
A.CH3COOK B.CH3COONH4
C.NH3 D.NaHCO3
(3)若 (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I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盐的性质时,发现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溶液变澄清。Mg(OH)2Mg2++2OH-。请你探究:
(1)对其原因进行推测:
猜想1: ;
猜想2: ;
(2)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
20.(10分)重金属离子(Cu2+、Hg2+、Cd2+、Pb2+等)是常见的有毒污染物,水体、土壤及生物一旦受到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就很难去除,重金属污染给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造成严重危害。某公司以含重金属的废水为原水,处理废水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下列物质的Ksp:
Cu(OH)2
CuS
FeS
PbS
HgS
CdS
2.2×10-20
8.5×10-45
6.3×10-18
3.4×10-28
4×10-53
8×10-2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OH-与S2-相比,除去废水中的Cu2+效果较好的是________。
(2)从下述试剂中选择流程中的试剂A最好是________(填字母),选择该试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你选择的试剂与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A.H2S  B.FeS  C.Na2S
(3)下图为某些重金属离子在不同温度与pH下的平衡浓度:
从图中分析,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最佳温度为________,上述流程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S2-
(1)实验时,烧杯中应盛 溶液。
(2)若A为一元强酸,B为一元强碱,且a+b=13。该同学在烧杯中先加入其中一种溶液,闭合开关K,测得烧杯中灯泡的亮度为10(假设亮度由暗到亮表示为1、2、3…10、11、12、…20)。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从滴定管滴入烧杯中的溶液体积和烧杯中盛有的溶液体积相等时,停止滴加溶液并闭合开关K,此时灯泡G的亮度约为 ,原因是 。烧杯中得到的溶液pH= 。
(3)若A为强酸,B为强碱,且a+b=13。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测得烧杯中溶液pH和“(2)”中最后得到的溶液pH相同时,停止滴加溶液。此时烧杯中的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大于阴离子浓度,原因可能是 。
(4)若A 的化学式为HA,B的化学式为BOH ,且a+b=13。当从滴定管滴入烧杯中的溶液体积和烧杯中盛有的溶液体积相等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大于“(2)”中最后得到的溶液pH,原因可能是 。此时烧杯中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