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教案: 专题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人教版)
化学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化学工艺流程中的应用
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以下是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一种工
艺流程:
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与下列________(填序号)物质相似。
A.75%酒精 B.双氧水 C.苯酚 D.84消毒液(NaClO溶液)
(2)写出MnO2、KOH的熔融混合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3)向K2MnO4溶液中通入CO2以制备KMnO4,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石灰、二氧化碳、____和__________(写化学式)。
(5)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则1 mol MnO2可制得________mol KMnO4。
使用的物质。由2MnO2+4KOH+O22K2MnO4+2H2O和3K2MnO4+2CO2===MnO2↓+2KMnO4+2K2CO3可知,1 mol MnO2可制得 mol KMnO4。
核心考点真题回放
1.(2011江苏)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2.(2011安徽)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
B.c(H+)=1.0×10-13mol/L溶液中 C6H5O-、K+、SO42-、Br-
C.Na2S溶液中 SO42-、 K+、Cl-、Cu2+
D.pH=12的溶液中 NO3-、I-、Na+、Al3+
3. (2011广东)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H+、I―、NO3―、SiO32- B. Ag+、Fe3+、Cl―、SO42―
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
解析:本题考察离子共存问题。SiO32-属于弱酸硅酸的酸根与酸不能大量共存,同时在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I―生成单质碘,A不正确;Ag+与Cl―和SO42―均可生成难溶性物质AgCl和Ag2SO4,B不正确;在碱性溶液中NH4+和HCO3-均与OH-结合分别形成氨水和CO32-,因此D也不正确,所以答案是C。
答案:C
4.(2011全国)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
C.Na+、S2-、OH-、SO42- D.Na+、C6H5O-、CH3COO-、HCO3-
解析:SiO32-与CO2反应;OH-与CO2反应;C6H5O-与CO2反应。
答案:B
5.(2011四川)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6.(2011上海)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 Na+ B.SO42- C. Ba2+ D.NH4+
解析:溶液显弱酸性,说明有NH4+(水解显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排除I-、S2-。所以必需含有SO42-,故不能有Ba2+。Na+无法排除。
答案:A
7.(2011江苏)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
8.(2011北京)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
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
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
9.(2011新课标全国)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
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解析: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S,因此产物应该是硝酸铁、硫酸和一氧化氮,A不正确;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除了生成碳酸钠外还有氨气生成,方程式为:
NH4++HCO3-+2OH-=CO32-+2H2O+NH3↑,B不正确;SO2不足产物应该是SO32-,C不正确。
答案:D
10. (2011海南)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
A. NaHCO3和Al(OH)3 B. BaCl2和NaCl
C. KClO3和K2SO4 D. Na2SO3和BaCO3
A. Fe2++SO42-+Ba2++2OH-=BaSO4↓+Fe(OH)2↓
B.NH4++Fe3++ 2SO42-+ 2Ba2++ 4OH-=2BaSO4↓+ Fe(OH)3↓+ NH3·H2O
C.2Fe3++ 3SO42-+ 3Ba2++6OH-=3BaSO4↓+ 2Fe(OH)3↓
D.3NH4++ Fe3++3SO42-+ 3Ba2++ 6OH-=3BaSO4↓+Fe(OH)3↓+3NH3·H2O
解析;复盐NH4Fe(SO4)2中Fe的化合价是+3价,因此选项A不正确;又因为NH4Fe(SO4)2还可以形成(NH4)2SO4·Fe2(SO4)3的形式,因此当Ba(OH)2不足时选项C也有可能发生。
答案:BC
12.(2011全国)某含铬Cr2O72- 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4·(NH4)2 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yCrxO3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
B.处理废水中Cr2O72- 的物质量为mol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在FeO·FeyCrxO3中3x=y
13.(2011上海)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 B.4Fe(OH)2+O2+2H2O=4Fe(OH)3
C.2F2+2H2O=4HF+O2 D.2Al+2NaOH+2H2O=2NaAlO2+3H2↑
14.(2011上海)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 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
(3) 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10H++ 10NO3—=2H3AsO4+ 3S+10NO2↑+ 2H2O
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 (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 (选填编号)。
a.小于0.5 mol b.等于0.5 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
(4)a
综合提高
(一)考题预测
1.对若干物质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有多种标准 B.一定只有一种标准
C.可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 D.可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1.B 解析:物质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
2.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FeCl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有电荷
C.纳米材料的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
D.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沉降
2.D
解析: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粒的直径大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错误;B中胶体不导电,胶粒可以带电,错误;胶体是分散系,由分散剂和分散质组成,C错误;电解质溶液可以中和胶粒的电荷而发生聚沉,D正确。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电子转移不正确的是 ( )
3.D解析:D中电子转移总数应是5e-.
4.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坐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4.D 解析:AB中为胶体的凝聚,C中为胶体的丁达尔现象,D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为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
D.CaCO3在水中的溶解性小,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故CaCO3是强电解质。
5.D 解析:电解质的强弱只与电离程度有关,与物质的溶解性和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电荷的多少有关。
6.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Al3++H2↑
B.碳酸镁溶于硝酸中:2H++CO32-=CO2↑+H2O
C.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OH-+CO2=CaCO3↓+H2O
D.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H++HCO3-=CO2↑+H2O
6.D 解析:A项应为2Al+6H+=2Al3++3H2↑;B项应为2H++MgCO3=Mg2++CO2↑+H2O;C项应为OH-+CO2=HCO3-。
7.某工厂的废渣中混有少量的锌粉和氧化铜(其他成分不跟酸反应),跟大量废盐酸接触形成污水,产生公害。若向污水中撒入铁粉且反应后铁粉有剩余,此时污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A.Fe2+、Cu2+ B.Cu2+、H+ C.Zn2+、Fe2+ D.Zn2+、H+
7.C 解析:锌粉和氧化铜溶于盐酸得到的污水中离子为Cu2+、H+、Zn2+,加入铁粉后溶液中只有Zn2+、Fe2+ 。
8.黑火药发生爆炸的反应中:S+2KNO3+3C=K2S+N2↑+3CO2↑被还原的元素是( )
A.只有N B.只有S C.只有C D.N和S
8.D 解析:反应前后N的化合价变化为:+5→0;S的化合价变化为:0→-2;C的化合价变化为:0→+4。被氧化的元素为N和S。
9.单质X和单质Y反应生成X3+ 和Y2-,现有下列叙述:(1)X被氧化,(2)X是氧化剂,(3)X3+ 是氧化产物,(4)X具有氧化性,(5)Y2-是还原产物,(6)X3+ 具有氧化性。其中正确的是( )
(1)(4)(5)(6) B.(2)(3)(4)(5)
C.(1)(3)(5)(6) D.(1)(2)(4)(6)
9.C 解析:X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10.有一种生产碘的方法是用亚硫酸氢钠还原碘酸盐(IO3-),每还原出1mol碘分子,理论上需用去亚硫酸氢钠(??? ) A.1mol???? B.2mol????? C.2.5mol????? D.5mol
10.D 解析:每还原出1mol碘分子,需得电子10mol,而1mol亚硫酸氢钠在反应中失电子2mol。
11.已知有如下反应:
①2BrO3-+Cl2=Br2+2ClO3-, ②ClO3-+5Cl-+6H+=3Cl2+3H2O,
③2FeCl3+2KI=2FeCl2+2KCl+I2, ④2FeCl2+Cl2=2FeCl3。
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ClO3->BrO3->Cl2>Fe3+>I2 B. BrO3->Cl2>ClO3->I2>Fe3+
C.BrO3->ClO3->Cl2>Fe3+>I2 D.BrO3->ClO3->Fe3+>Cl2>I2
11.C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分别判断4个反应中各微粒的氧化性强弱。
12.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
A.+4???? B.+5?????? C.+6????? ? D.+7
12.B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RO3n-所带电荷为-1,故R化合价为+5。
13.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有的离子是( )
A. 一定溶解有SO42- B.一定溶解CO32-
C.一定溶有Ag+ ? D. 可能是SO42-,也可能是Ag+
13.D 解析:BaSO4、AgCl均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4.已知4℃时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AgNO3
Ba (NO3)2
AgCl
BaCl2
H2O(l)
170g
9.20g
1.50×10-4g
33.3g
NH3(l)
86.0g
97.2g
0.80g
0.00g
①上述四种物质能在水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在液氨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①2 AgNO3+ BaCl2 = Ba (NO3)2+2 AgCl↓②Ba (NO3)2+2AgCl==2 AgNO3+ BaCl2↓
解析:根据四种物质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以及离子反应进行的方向(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可以判断生成物。
15.把淀粉和NaBr溶液装入半透膜袋,浸入蒸馏水中进行分离。试回答:
(1)该分离方法称为 ;
(2)证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而Br-已透过半透膜的方法是 ;
(3)证明淀粉与NaBr已完全分离的实验方法是 。
15.(1)渗析(2)取适量半透膜袋外的浸泡液,滴加适量的碘水,溶液不变蓝色,表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另取适量半透膜外的浸泡液,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有沉淀现象,表明Br-已透过半透膜。(3)取适量半透膜袋内的样品液,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或浑浊现象,表明NaBr已完全分离。
16.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设H2SO4和Ba(OH)2溶液密度相同)。试回答:
(1)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 ,
② 。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6.(1)有白色沉淀产生;塑料小球下沉。(2)Ba2++2OH-+2H++SO42-=BaSO4↓+2H2O。
解析:H2SO4溶液中注入Ba(OH)2溶液,发生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溶液密度减小。
17.某溶液中含有OH-、CO32-、SO42-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那么:
(1)先检验 ,加入 试剂(或溶液)。
(2)再检验 ,加入 试剂(或溶液)。
(3)最后检验 ,加入 试剂(或溶液)。
17.(1)OH-,酚酞 (2)CO32-,盐酸 (3)SO42-,氯化钡
18.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结果各自都认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SO42-离子。
甲的实验为:
(1)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因为试样A中若含有 离子(仅填一种)也会有此现象。
乙的实验为:
(2)丙认为乙的实验也不严谨,因为试样B中若含有 离子(仅填一种)也会有此现象。
丙的实验为:
若丙方案合理,回答:
若丙实验合理,则其中试剂Ⅰ是 ,现象Ⅰ是 ;试剂Ⅱ是 ,现象Ⅱ是 。(若你认为丙方案不合理,以上四空可以不填)
18.(1)Ag+(2)SO32-(3)盐酸,无沉淀和气体生成,BaCl2,白色沉淀
解析:用BaCl2溶液检验SO42-时首先要排除Ag+、SO32-、CO32-等离子的干扰,正确方法应该是:①向未知液中滴加HCl溶液,②若生成了白色沉淀,则应予以过滤;③再向过滤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检验,此时若生成的沉淀不溶解,则能判断溶液中确实含有SO42-。
因此甲实验和乙实验均不严谨,溶液若含有Ag+,也会出现沉淀不溶解现象(Ag++Cl-=AgCl↓);溶液中含有SO32—,也会出现沉淀不溶解现象(Ba2++SO32—=BaSO3↓,3BaSO3+2HNO3=3BaSO4↓+2NO↑+H2O)。
(二)过关强化训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A.H2、O3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3、KClO3
解析: 三氧化二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构成的,从组成元素上分析,是氧化物。
答案: C
2.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
解析: A组都是电解质,B组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组硫酸溶液属于混合物。
答案: C
3.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道,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夹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大小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解析: 纳米级是指10-9~10-7m的范围,而这正是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
答案: B
4.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中铜得电子,O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变价的只有两种元素
解析: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铜元素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
答案: D
5.吸进人体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科学家试用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Na2SeO3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以上均不是
解析: 人体内的“活性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Na2SeO3消除“活性氧”,即Na2SeO3中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
答案: B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鉴别Al(OH)3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B.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D.鉴别NaCl与CuSO4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7.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加入饱和MgSO4溶液都发生聚沉
B.分散质的粒子都不能透过半透膜
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
D.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8.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多选)( )
A.CaCO3+2H+===Ca2++CO2↑+H2O
B.2Fe2++Cl2===2Fe3++2Cl-
C.HCO+H+===CO2↑+H2O
D.2Na+2H2O===2Na++2OH-+H2↑
解析: 标出各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观察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化合价变化。
答案: BD
9.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Ba2+、Cl-、SO B.Ca2+、HCO、Cl-、K+
C.MnO、K+、I-、H+ D.H+、Cl-、Na+、CO
10.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
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
C.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SO
11.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5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
B.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是+3价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D.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解析: 河虾中+5价砷与西红柿同食时,被其中的维生素C还原为+3价,表现出维生素C的还原性,同时推断含砷化合物的毒性是由+3价砷造成的。
答案: B
12.某同学在烧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在炉火上,结果发现炉火更旺了,原因是H2O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了水煤气(CO和H2),反应方程式如下:C+H2O(g)CO+H2,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失电子,被还原
B.该反应中H2得电子,被还原
C.该反应中,每转移2 mol e-则生成1 mol H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14.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HBr和H2SO3的溶液中通入0.01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Cl2既能把H2SO3氧化成H2SO4,又能把Br-氧化成Br2,且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
A.0.007 5 mol·L-1 B.0.4 mol·L-1
C.0.075 mol·L-1 D.0.08 mol·L-1
15.在Na2SO4、NaCl、NaOH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的Na+、SO、OH-个数比是8∶1∶2,则溶液中Na2SO4、NaCl、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4
C.1∶4∶2 D.1∶3∶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2分)(1)实验室中,制取Fe(OH)3胶体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胶体已经制成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荷。Al(OH)3胶粒也带正电荷,而H2SiO3胶粒带负电荷,则
下列实验的现象分别是:
①Fe(OH)3胶体和Al(OH)3胶体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OH)3胶体和H2SiO3胶体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l(OH)3胶体能够净水,则Fe(OH)3胶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净水。
17.(8分)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以下实验。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试判断:
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的方法来检验。
18.(8分)在钢铁的冶炼中,常将CO气体通入红热的氧化铁中,发生的反应是:
Fe2O3+3CO2Fe+3CO2。请填空:
(1)在上述反应中,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发生________反应。
(2)该反应中________是氧化剂,发生了________反应;________是还原剂,发生了________反应。
19.(12分)我国是最早记载丹砂的药用价值和炼制方法的,为了使人们重视丹砂,我国曾发行面值为10分的丹砂邮票。汞单质和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上有其广泛用途。丹砂炼汞的反应包括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Ⅰ:HgS+O2Hg+SO2
反应Ⅱ:4HgS+4CaO4Hg+3CaS+CaSO4
(1)反应Ⅰ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每生成1个SO2分子,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
(2)反应Ⅱ中,HgS是__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Ⅱ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0.(15分)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咯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痛”等症状,严重时会降低食欲,引起消化不良等。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片”、“胃舒平”给病人治疗(小苏打片的成分是碳酸氢钠,胃舒平中则含有氢氧化铝)。
(1)写出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用土法治疗胃酸过多病,方法是:将鸡蛋皮洗净、烤焦、磨细服用。据说这种疗法效果还不错。请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化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也能中和胃酸,可以服用少量氢氧化钠来治疗胃酸过多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用:
误区七 不能熟练运用得失电子守恒来进行化学计算
得失电子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属性,也是进行有关计算的隐含依据。
【例7】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参加反应的Cr3+与PbO2的个数之比为( )
A. 1:3 B. 2:3 C. 1:1 D. 4:3
错解:A
判断不全或错误、电子得失数目确定不准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克服这些缺点,逐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相信高考中的你一定会成功。
考点九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该考点主要是以选择题出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此类问题能全面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往往是错漏百出,有的甚至感到束手无策。关键是是对出现的物质不能熟练运用性质进行分析与推断。
【例9】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Fe3++2H2O+NO↑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
D.2MnO+H2O2+6H+===2Mn2++3O2↑+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