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课件(共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课件(共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0 23:0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口语交际 应对
听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什么是“应对” ?
在日常交往中,当有人向我们提问、建议或者质疑,采取恰当的方式做出回应,就是应对。
广义的应对:包括所有的聊天、问答、讨论等中的回应,即只要不是单向的自我表达,都可以看作应对;
狭义的应对:主要指面对别人的调侃、质疑、诘问、刁难时随机应变的话语能力,也就是如何在对话中灵活巧妙地维护尊严、消除矛盾、化解尴尬或活跃气氛等的口头表达。
思考:怎样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巧妙应对呢?
1.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如果对方是一般性的询问,要做出客观的回答;如果是善意的玩笑、诚恳的致歉,可报以善意的幽默、自嘲;如果是恶意的刁难和讥讽,就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有力的回应。
2.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特别是面对一些特殊场合,如国际间交往、答记者问或其他正式场合的交流等,或者遇到一些故意的刁难,就要注意采用一定的应对技巧。常用的应对技巧有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还有别解、谐音、对比、类比、夸张、答非所问、颠倒思路等。
注意
巧妙应对的前提应该是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把握对方的主要观点,因此,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对类型举例:
1.“介绍”类:自我介绍、介绍朋友、介绍家乡、介绍一处名胜古迹、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等;
2.“独白”类:说笑话、说故事、说愿望、说奇思妙想、说读后感观后感、说经验谈教训、说目击情况等;
3.“交往”类:道歉、祝贺、待客、转述、劝阻、赞美、批评、安慰、解释、采访、购物、问路、打电话、导游等;
4.“表演”类:当众演讲、致欢迎词、主持节目等;
5.“讨论”类: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怎么办、小小建议、小小讨论、小小辩论等。
应对注意点:
1.言之有“礼”,即根据特定的情境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2.言之有“物”,即有具体内容,不讲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话;
3.言之有“序”,即按一定的顺序说,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4.言之有“节”,即话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应对大PK
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占领了巴黎。两个纳粹军官走进一家旅馆,他们傲慢的环视四周,然后问老板说:“这个猪圈,住一宿多少钱?”老板是个爱国者,他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每头猪100法郎。”
巧换概念
应对大PK
2.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以前,在海军部供职。某日,一位朋友问及海军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筹建基地的秘密计划。 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当然能。”罗斯福微笑着说:“ 那么,我也能 。”
巧设陷阱
应对大PK
3.一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希望加入爱迪生实验室。他诚恳地对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要发明一种万能溶解剂——它能溶解一切物质。”“万能的溶解剂吗?”爱迪生吃了一惊,“ 那么,你打算把它放到什么容器里? ”
归谬
应对大PK
4.公共汽车急刹车,一男乘客突然倒在某女乘客身上,女乘客出口便骂“什么德性?”男乘客诙谐地回答:“ 不是德性,是惯性! ”
针锋相对
学以致用
题一:阅读下边的应对案例,简要说明这些名人采用了什么应对技巧。
1.孔融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得到人们的赞许。有一个叫陈的官员却当众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2.一名英国女士非常喜欢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于是打电话给钱钟书请求见面。钱钟书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归谬
针锋相对
3.一个年轻的画家拜访德国著名的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工夫,可卖出去要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它。”
自嘲
题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会碰到别人有意的嘲讽。阅读下面的情境,机智应对。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间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用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很明显,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嘲讽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周总理听后,说了一席风趣的话。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丢尽颜面。
周总理: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面对美国记者的肆意嘲讽,周总理是如何风趣沉着地作出应对的呢?
题三:机智幽默是活跃气氛、化解矛盾、表达心意、聪明应对的好法子。阅读下面的情境,速为史臣纪晓岚出主意,免遭乾隆帝的赐死。
有一天,乾隆想作弄一下纪晓岚,问:“何畏忠孝?”
纪晓岚随口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谓之忠孝。”
乾隆接着说:“那我现在就要你去死。”
纪晓岚一听,知道自己上了乾隆的当,就赶紧跑出去“寻死”。
过了很久,纪晓岚满头大汗跑了回来。
乾隆问:“你为什么不去死?”
聪明的纪晓岚是如何回答乾隆的问话,从而逃脱一死的呢?
纪晓岚:我跑到了江边,刚想跳江自尽。这时,屈原过来了。他说我如果就这样死了是对不起皇上的。当年屈原投江自尽是因为当时的皇上是一位昏君,而当今的乾隆是一位难得的开明圣君,我这么一死会给皇上带来骂名的。所以,我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