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七:我爱阅读 《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七:我爱阅读 《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0 17:3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我爱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我爱阅读”来源于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月亮姑娘做衣裳》是一篇有趣的民间故事,以月亮的发生变化为线索,生动的表现了月亮姑娘与裁缝师傅的对话,蕴含着月亮“每天都在变化”的科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尤其是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更是兴趣甚浓。但对于月相变化了解不多。文本中对月亮的变化做了形象比喻,学生在感悟故事优美语言的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可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阅读民间故事,感受其生动有趣的形象与情节,产生阅读兴趣。
2.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尝试运用比喻的方法说一说生活中的事物。
3.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初步了解月亮的月相变化的简单知识。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多文本阅读,了解故事大意。
5、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初步了解月亮的月相变化的简单知识。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歌曲《圆圆的月亮》
同学们,这首歌曲里歌唱的是谁啊?(月亮)那月亮是什么样的呢?圆圆的吗?你们看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的呢?(圆圆的、弯弯的……)是的,你们可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孩子。
2.揭示课题
月亮姑娘可是会变身的啊,可对于这个本领月亮姑娘似乎有点小烦恼了。到底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月亮姑娘做衣裳》。
3. 齐读课题
读准三个带轻声的词语“月亮”“姑娘”“衣裳”。
(2)整体感知
1. 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 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3)走进文本
1. 默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做衣服次数 领取时间 月亮姑娘的变化 特点 衣裳的样子
第一次 过了四天 长胖了一点儿 好像弯弯的镰刀 真漂亮
第二次 过了四天 又长胖了一点儿 像只核桃 更漂亮
第三次 过了四天 又长胖了 像一只圆盘 非常漂亮
2. 根据课文内容提示,画出月亮的形状。
(像眉毛) ( ) ( ) ( )
3. 看着这张示意图,你发现了什么?
师:是啊,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变化的过程是多么美啊!
4. 再次默读课文,画出表示月亮姑娘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1)出示句子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
过了四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
过了四天,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儿,像只核桃。
裁缝师傅看到她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
(2)朗读展示。
读出月亮姑娘的样子发生的变化。
(3)对比思考。
你发现这四个句子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如果去掉,可以吗?
(4)联系整合。
比喻句,是把一件事物比作另一件事物。尝试着说几句比喻句。
(5)面对月亮姑娘每天变化的身体,裁缝师傅又是什么态度呢?说明了什么?
5. 复述故事。
这么有趣的故事,怎样讲给别人听呢?
(1)根据示意图,注意故事发展的经过,把故事讲清楚。
(2)详细讲讲月亮姑娘的变化,运用文中优美词句,把故事讲生动。
6.展示讲评。
(4)拓展延伸
介绍月亮变化。
月亮为什么会不断的变化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刚才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月亮的一种变化现象叫月相变化,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和一幅来简单了解一下。看了刚才的内容,大家一定也像老师一样,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5)小结
同学们,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又到了下课的时间。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且我们也懂得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其实呀,本文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改写的。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
(6)布置作业
1.设计月亮穿衣服的时间,想象衣服的样子。
文本中,我们知道裁缝师傅总共给月亮姑娘做了三次衣服,现在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讲的月相变化规律,你们觉得月亮姑娘有机会穿上裁缝师傅为她做的衣服吗?
想象一下裁缝师傅做的三件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并且给月亮姑娘设计一个时间搭配表。
2.查找“天狗吃月”是怎么回事?